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公平與效率可以互促并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9日 08:17 人民網—人民日報

  胡培兆

  自從資本主義私有制出現以后,公平與效率就往往脫節了,高效率不一定就會給社會帶來高福利,甚至高效率要以犧牲勞動者的利益為代價。兩者的對立關系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當今時代才得以緩和,高效率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社會福利,并終將在社會主義社會得到和諧統一。

  從五種關系中理解和把握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效率一般是指包括勞動生產率、經濟增長率、投入產出率等的綜合概念,屬于生產力范疇;公平有競爭公平、買賣公平、分配公平等,這里主要是指分配公平,屬于經濟關系范疇。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經濟理論界常常討論的猜想性難題之一。如果我們拓展一下思路,從以下五種關系中去理解,就比較容易把握二者的關系。

  手段與目的的關系。人類的一切經濟活動,最終都是為了生活消費。古往今來的經濟學家都不否定這一點。斯密說,消費是一切生產的唯一目的。凱恩斯說,消費乃是一切經濟活動之唯一目的。馬克思對二者的辯證關系講得更明白,生產和消費“表現為一個過程的兩個要素,在這個過程中,生產是實際的起點,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費,作為必需,作為需要,本身就是生產活動的一個內在要素”。所以,兩者有“直接的同一性:生產是消費;消費是生產”。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只有通過發展生產的途徑才能解決。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生產力是創造社會財富的物質和精神力量,是一種由勞動、資本、土地、技術、管理、自然等因素有機組合成的創造力。生產關系采取何種模式,由生產力決定。反過來,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歷史上各種生產方式前后嬗變替代的原因,就在經濟利益關系的公平性與生產力性質是否相適應的問題中。嚴重不公平而不再有效率的生產關系,必定要被比較公平而又能促進效率的生產關系所淘汰。

  生產與分配的關系。生產所得如何分配,是決定公平的根本。當生產者的生活因合理的分配得到改善時,就會出現新的生產力,既有效率,也有公平。不公平有正常的不公平和不正常的不公平,不正常的不公平分配才沒有效率。

  積累與消費的關系。要發展生產、提高效率,就需要擴大投資和進行技術改造,因而積累就是必需和必要的。積累來自國民收入。國民收入是用于生產的要素的所有者如資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及勞動者等國民一年收入的總和。其中一部分用來消費,一部分用來積累。積累多了,消費量就少;消費量大了,積累就少。如何合理劃分積累與消費的比例,要由社會和自然的各種因素而定,但最根本的是要看國民收入的狀況,豐年多積累,歉年少積累。合理確定積累與消費的比例,是處理效率與公平問題的關鍵。

  優先與兼顧互換的關系。效率與公平誰先誰后的次序,不是單憑人們的偏好就可以決定的,否則就會受到客觀力量的反彈壓制,既無效率,也無公平。我們應當堅信,人類社會必定是越發展越合理的,人們共享社會進步成果的公平度會逐步提高。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社會發展的較低階段,一般應當優先重視效率提高。當經濟發展到相當規模以后,就要重視提高公平的權重,讓社會成員更全面地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公平與效率既然是手段與目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生產與分配、積累與消費的關系,兩者在本質上就不存在對抗性矛盾。效率是為了公平,公平需要效率。有效率才有公平的基礎,有公平才有效率的意義。適度的公平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只有在處理不當的情況下,兩者才會對立起來。

  社會主義能使公平與效率和諧統一

  美國經濟學家奧肯說,要使效率和公平間取得平衡,不能用政府干預的辦法,將富人的部分財富轉移到窮人手里,因為這樣做會傷害富人的積極性,就像水桶里挖個洞會使社會財富減少一樣。可行的辦法只能是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平等,讓更多的人就業。按他的計算,降低1個百分點的失業率能使GDP增長率提高3個百分點。這固然是個好辦法,但他有所不知,即使這樣,仍然會有失業人口(西方叫自然失業率)以及就業者的勞動報酬與社會保障問題。水桶挖洞當然會使社會財富流失,但如果從滿溢的水桶里舀一點出來給窮人,不也兩全其美嗎?讓富人多交點稅來支持窮人,以增進社會公平與和諧,是大大有利于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的。國泰民安是最能促進效率提高和財富增長的社會環境。

  在我國現階段和今后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公平的目標不可能是消滅收入差距,而只能是擴大經濟發展成果的受益面和共享度,努力做到老有所依、壯有所用、幼有所養。簡單地要求縮小收入差距是脫離現實的,也不符合當今世界財富生產和分配規律。關鍵是要保障好窮人的基本生活。只要使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和教育得到保障,矛盾就會緩和。

  社會主義中國的長遠目標是建成高效率、高福利、高和諧的社會。這是能夠做到的,現在已有端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功地構建了效率與公平可以并進的模式,GDP以年均9%以上的高速度在增長,2006年GDP總量突破20萬億元,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由1978年的57.5%和67.7%降低到2006年的35.8%和43%。美中不足的是,在90%以上的居民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的同時,一小部分人的生活還相當困難。按照今天的發展水平和財政收入狀況,我國已具備“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的條件。只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就一定能使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一些,使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人民日報》 (2007-04-28 第10版)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