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國際游資對中國經濟構成的威脅不必高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 10:13 《財經》雜志網絡版
全球經濟失衡與中國國際收支失衡并非一個嚴重問題;國際游資對中國經濟構成的威脅不必高估 陸磊/文 【網絡稿專欄·金融改革】 經濟學家總是一群理想主義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帶有強烈的宗教信仰色彩。比如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國際經濟學界熱衷于探討國際經濟失衡以及這種失衡的代表性現象——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 在一邊倒的認識和各種情緒化的觀點面前,這讓我們不得不冷靜思考兩個基本問題:一是國際經濟在歷史上是否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平衡?二是國際收支失衡是否構成一個值得大驚小怪的問題? 如果我們從13世紀以來的近800年近代經濟史看,全球經濟幾乎從未出現過平衡:最初,1400年-1700年的“海上馬車”荷蘭取得巨額貿易盈余和歐洲最高的人均收入增長。1676年,古典政治經濟學鼻祖威廉·配第的研究發現,荷蘭的人口只有當時的農業國法國的十分之一,但外貿總額是法國的4倍,商船數量是法國的9倍,利率只有法國的二分之一; 自1700年-1913年,英國崛起。以1820年為界,前一階段英國年均出口增長2%,后期出口增幅為3.9%,且通過取消《航海法》、取消所有關稅和貿易限制,發展起全球性的金融和資本流動體系; 在兩次大戰后則是美國的崛起。恰如國際經濟學泰斗麥迪遜(Maddison)在其《世界經濟千年史》中所寫:“美國是國際資本市場全球化的主要獲利者”(2001:127)。 可見,世界經濟發展史給了我們如下基本判斷:第一,全球經濟從未出現過真正的平衡,而這種不平衡恰恰是現代經濟學創始人亞當·斯密在《國富論》(1776)中所倡導的比較優勢學說必然形成的后果;第二,就單一經濟體看,越是具有經濟發展潛力的國家越希望經濟自由化,而所有的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在短期內有效,但在長期一定失靈。 盡管我們在經濟史上觀察到了貿易自由化乃大勢所趨,但是支持貿易自由化的經濟理論卻并非完全正確,其代表是比較優勢理論。比較優勢決定了分工,也因此決定了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但是,至少從世界近現代經濟發展看,比較優勢始終處于變動期。比如我們的東亞鄰國的崛起就是一個悖論,勞動力優勢似乎并沒有真正決定分工,其經濟優勢很快從勞動力變為物質和人力資本。 此外,如果依照比較優勢,中國沒有必要開發大飛機項目,也沒有必要建立完備的產業體系,甚至沒有必要建立金融市場,廉價勞動力決定的加工貿易就足以支撐中國的經濟增長。在產業競爭力上,一個真正值得關注的決定因素還是儲蓄和投資水平。如果說,東亞經濟(包括中國經濟)有什么競爭優勢的話,較高(甚至可以說是過高)的儲蓄率決定了近50年來世界產業中心的東移。 從歷史回到現實,如果上述判斷正確,那么當前的兩點擔心是多余的: 第一,全球經濟失衡與中國國際收支失衡并非一個嚴重問題,這是經濟發展中的必然現象,甚至可以斷言,只要中國經濟依然保持高增長,經常賬戶順差就必然持續。因此,中國需要堅持的是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反對——如果我們對自身的競爭優勢有足夠的信心的話。 第二,國際游資對中國經濟構成的威脅不必高估,關鍵是中國自身的儲蓄率是否依然保持高水平。值得擔心的倒是,一旦真的出現國內消費高潮,中國有可能引起全球性通貨膨脹。 作者為本刊首席研究員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