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創新機制 打造一流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 16:23 《中國金融》
景學成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深化和金融市場開放加快,中外銀行間的競爭和中資銀行間的競爭也日趨加劇。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形勢,我國商業銀行進行了背水一戰的改革,交行、建行、中行、工行已陸續改制上市,農行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我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發展進入新階段,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在諸多方面仍然與國際一流銀行存在著較大差距,并由此產生了與國際一流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差距。我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與國際一流銀行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公司治理結構、業務創新、風險管理以及企業文化等方面。要提高核心競爭力,我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仍需向國際一流商業銀行學習,創新機制,積極打造一流銀行。 優化公司治理結構,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 現代銀行業的競爭關鍵是銀行制度的競爭,而公司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的核心結構,也是現代銀行制度的核心,其優劣成敗直接決定了銀行的市場競爭力。在東南亞金融危機后,一些國際金融監管機構通過研究也得出重要結論:商業銀行薄弱的管理與治理結構會引發儲蓄和信貸危機,從而給政府造成巨大的成本負擔;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則會給銀行帶來良好的回報。根據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的排名,我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總資產規模和一級資本與外資銀行相比并不遜色,都已進入世界大銀行的前列,但其經營效益不僅低于國內一些股份制商業銀行,更與外資銀行存在著巨大差距。產生這種差距的一個重要根源就在于: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缺乏科學的公司治理結構。出此造成信貸約束軟化、資產質量低下和激勵機制弱化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其經營效率。對我國商業銀行而占,公司治理結構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徹底解決,那么銀行效益的提高、競爭力的增強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們必須從戰略的高度重視公司治理結構問題,通過學習國際先進銀行的經驗,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的公司治理框架,并使之得到有效的運作,從根源上解決我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問題。 國際先進銀行一般擁有較為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它是以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管理層為核心,它們之間有明確委托——代理關系,同時又形成有效的權力制衡機制,這對公司正確決策和業務健康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既防范了內部人控制的風險,降低了代理成本,又保證了其經營運作的高效和效益。借鑒美、歐先進銀行經驗,交行、建行、中行、工行已經產生了“三會一層”(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的新的公司治理結構,并進入了機制運行的磨合期。 我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境內、境外上市與其公司治理結構改革相銜接、相呼應,是一套連續的改革推進步驟,也是一種依靠外部監管、市場監督和強化公司治理結構的必要措施,對于已改制上市的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來說,上市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把公司治理置于一個透明的、受到股東和市場監管的環境下,促進其不斷完善和真正發揮作用。改制上市對其公司治理結構的促進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改制上市基礎上,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才能夠引入現代企業制度所需要的基本制度框架。首先,改變了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過去國有資本虛置的情況,國有資本通過國有投資公司投入成為控股股東,并派出股權董事進入董事會。其次,經過財務重組、解決歷史包袱后,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具有了相應的市場地位和價值,可以吸引戰略投資者加人,這些戰略投資者又可以派出股權董事加入改制公司的董事會,為進一步提高治理結構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經驗。最后,借鑒西方公司治理結構經驗引入的獨立董事制度,也從與公司沒有直接利益聯系的角度,增強了董事會決策的獨立性。這些無疑都有利于在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層面上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衡的態勢,強化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在公司治理中的主導作用。二是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上市,引入了眾多新的投資者和外部的監督,能夠從市場的角度增大對其改善經營管理的壓力,特別是在對經理層的選擇與監督方面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運用市場化的標準進行。并將有條件打破經理層的收入水平與業績水平基本不掛鉤的狀況,擴大了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在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方面的自主權。三是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上市后可以通過特定的制度設計(如認股權等等),促使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盡可能對稱,給予員工更恰當有效的激勵。這些具有內在連續性取權和剩余控制權盡可能對稱,給予員工更恰當有效的激勵。這些具有內在連續性的綜合改革步驟,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但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由于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制上市后,依然會保持國有股東的絕對控股地位,從外部環境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依然會面臨與當前國家控股的境內上市公司一樣的制度環境和市場條件,因此當前在國家控股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中存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會在上市后的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中存在。可能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國家股主導銀行股權結構中,國家股權的目標往往是多元化的,既有盈利目標,又有社會發展等目標。這種多元化的目標取向難免影響對上市后的公司的管理和運作。二是在治理機制的磨合期,治理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的股東大會的質量不夠高,董事會獨立性不夠強,監事會權威性比較弱,管理層的執行力也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會一層”的權力制衡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三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上市后仍處于經營轉型階段,需要逐步提升商業化程度和市場化運作的程度,需要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四是需要逐步解決公司經營利潤和資本分紅與經理層個人利益不對稱問題,進一步通過適當的市場化方式選擇高管人員,引進重點崗位稀缺人才。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措施,未雨綢繆。 一是優化董事會結構。真正發揮董事會的決策作用并對管理層切實起到監督管理的作用是實施新公司治理機制的核心。董事會提高運作效率要充分發揮各個專業委員會,如戰略與發展委員會、風險與審計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的作用。同時董事會要充分發揮股權董事的作用,股權董事作為股東代表,必然關心公司運作中股東價值最大化取向,而獨立董事在維護小股東利益方面,要發揮突出作用。只有充分發揮包括執行董事、股權董事和獨立董事的作用,才能從整體上維護公司、股東、債權人及其他社會公眾的利益,達到促進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二是要處理好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關系,在公司治理的運作中既要使股東大會發揮真正的權力機構的作用,又要保證董事會的獨立決策作用。根據新的公司治理結構在磨合期間的運行情況,股東大會在保留最終控制權力的前提下,可以逐步授予董事會更多獨立運作的權限,以提蒿公司董事會決策的效率。同時董事會也要對股東大會和股東保持較高的透明度,還要積極發揮股份制銀行中監事會對股東大會和董事會運作依法合規的監督作用,使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這“三會一層”真正能相互制衡,相互促進。 三是注重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由于其國有股占控股地位的特殊股東結構,在公司治理中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中小股東的利益是否能得到充分保護。董事會既要向大股東做好經營方針的解釋溝通工作,又要符合法律法規中關于平等地對待所有股東無歧視地進行信息披露的要求。要逐步建立能使眾多中小股東利益得到更加切實維護的機制。比如建立股東分類表決機制,控制關聯交易等可能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交易。 四是必須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使管理者和員工的行為與銀行的經營成果相結合,并與責任追究機制相結合的績效評價制度,是完成銀行經營目標的有效保障。要建立董事、經理人員、員工的薪酬與公司績效和個人業績相聯系的激勵機制,并確保與銀行的戰略目標、管理環境和企業文化的一致性,以鼓勵董事勤勉盡責,吸引并保持經理人員的穩定。 加強戰略導向的業務創新,改善銀行盈利結構 商業銀行的創新是國際銀行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競爭力提高的重要途徑,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國際先進銀行在戰略創新、觀念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手段創新等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而我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在業務發展上還停留在單方面側重存貸款業務上,產品單一,同質化競爭狀況較為突出,銀行的盈利結構較為單一,利差收入占比較大。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利率風險日益加大,這樣的業務拓展模式和盈利結構不足以支持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長遠穩健發展,因此,必須加大對業務創新戰略的研究力度,適時推出適合市場需要的創新業務和創新產品,引導業務創新發展。 第一,制定適合本行的業務發展戰略。明確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找準市場定位,以避免向市場提供服務時盲目跟風、提供的產品同質化,在制定發展戰略時應當明確銀行自身的戰略愿景、市場定位、轉型階段、創新目標,并制定明確的區域戰略、客戶戰略、產品戰略以及綜合化經營戰略等子戰略。 第二,繼續加大開展資產和負債業務創新的力度。一是要做好信貸業務創新,擴展貸款運作的范圍,加強和貨幣市場、資本市場聯動的業務創新,發展短期融資券、資產證券化等業務。二是積極發展中小企業貸款業務。我國大型國有控股銀行傳統上側重于對大型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的貸款業務,但從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中小企業具有很強的市場靈活性,其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已達到60%以上,只要加強風險防范,恰當定價,對中小企業貸款有望成為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三是大力發展消費信貸業務,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廣泛開展市場調查,細分市場,開發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的信貸品種,大力發展汽車金融、住房金融、助學貸款等貸款業務,并根據貸款消費者個人的具體情況安排貸款和償還方式。四是積極創新銀團貸款、并購貸款和保理貸款(應收賬款抵押貸款)等新型貸款形式,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發展的需要。 第三,大力發展中間業務。一是要擴展和其他融資方式的聯動,例如代理保險、代理基金等。二是發展個人銀行業務,推動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的發展,以先進的轉賬支付手段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務。三是量力開展多種經營,例如融資租賃、證券投資基金等。四是開展各種咨詢業務,利用專業優勢和不斷發展的信息網絡對企業和個人開展有關資產管理、負債管理、風險控制、投資組合設計和家庭理財等多種咨詢服務。 第四,全面提升業務創新產品開發設計、銷售和售后服務水平。在創新產品的開發設計和銷售階段,遵循“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任何創新產品都要做到有市場、有客戶、有效益。創新產品的售后服務是業務創新的重要內容,要注意跟蹤調查和質量改進,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并對客戶的建議和投訴設立有效的接納渠道和快捷的處理程序。 強化風險內控管理,實現風險控制和盈利的雙贏 國外銀行風險管理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和實踐,積累和總結了許多風險管理的先進理念和方法。掌握和吸取這些方法和理念,對于提高發展中國家的銀行風險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國際先進銀行風險管理強調以下一些原則:全面的風險管理范圍,全球的風險管理體系,全程的風險管理過程,全員的風險管理文化,全新的風險管理方法。 而我國商業銀行在以下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一是尚需要進一步樹立全面的風險管理理念;二是尚需要建立完全獨立的風險管理體系;三是尚需要提高風險管理工具技術的運用水平;四是健全內控機制。因此,我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發展方向將體現為六個方面的轉變: 第一,由單純“控制風險”向風險收益平衡的理念轉變。對風險內控的認識,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已經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克服歷史包袱時期所形成的“控制風險”的概念較重,還沒完全轉變到風險收益相平衡的理念上。在控制手段上,側重審貸分離制度,還需要向構建風險管理體系轉變。在控制范圍上,還是重信貸資產輕非信貸資產,在控制深度上,還是偏重微觀經營風險,對宏觀經濟變動和政策調控影響重視不夠。從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的經驗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應是風險管理戰略、偏好、構架、過程和文化的統一,通過建立清晰的風險管理戰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構、全面的風險管理過程和良好的信貸文化,最終實現風險管理效率和價值的最大化。 第二,風險管理內容由特別注重信用風險向信用、市場、操作性風險等全面性風險管理轉變。我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不僅加強信用風險管理的有效性,而且隨著業務的復雜應更加重視市場、操作、法律、聲譽等各類風險。同時風險管理范圍也要根據經營范圍、方向由國內管理向全球管理轉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我國銀行業將逐步融入國際金融市場,風險管理正在由只重視國內經營風險轉變為形成全球的風險管理體系,在全球范圍內對所承擔的各種風險進行統一的計量和管理。 第三,風險管理技術由定性分析向定性、定量分析相結合轉變。國際先進銀行更加強調定量分析,但在短期內,由于我國風險管理技術落后,以及缺乏歷史數據等客觀因素,風險管理技術還是以定量、定性分析相結合。充分運用模型與定量分析工具,進行國家風險、地區風險、行業風險、企業風險等分析,通過對市場、行業變化趨勢的分析,憑借與客戶的深入接觸和持續跟蹤對風險因素進行及時的發現、甄別和計量,形成分析結論。 第五,風險管理對象由單筆貸款風險向企業整體風險轉變,由單一行業、單一產品風險向資產組合管理轉變。目前商業銀行以審核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為主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防范控制風險的要求,子公司、關聯公司、跨國公司等復雜的資本運營模式使風險的表現形式更為復雜和隱蔽,風險管理不僅要對財務情況進行審查,還要關注企業整體的經營管理、股權結構、對外投資以及全部現金流。同時,要把風險管理的視角從一個企業擴大到整個行業、市場和宏觀經濟的變化,在微觀分析的基礎上強調系統性風險和宏觀風險的研究,最終過渡到資產組合的風險管理和資本制約下的組合模型的管理。 建設企業文化,為員工提供最好發展機會 巴塞爾銀行治理準則要求董事會必須建立一個清晰的銀行發展戰略目標和具有指導性的企業文化價值觀。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和形象的集中表現,是企業的靈魂和思想。重視搞好企業文化建設,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客觀需要。國際先進銀行中許多“百年老店”之所以能保持強大而持久的競爭優勢,其中關鍵的一點就在于擁有優秀并富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我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己經形成了一些理念和口號,但在深層次的制度設計和具體執行上,還與國際一流銀行有一定的差距。 企業文化建設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名牌效應。我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在建設企業文化方面必須首先要明確“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通過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逐步形成自身的名牌效應,大力開拓和穩固市場。一個企業擁有自己的名牌,就等于擁有了無價的商譽,就等于擁有了市場和客戶,也就有了自下而上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名牌首先是一種品牌,一種文化的積淀,通過企業文化的培育、浸潤、滲透和打造,然后才成為名牌。 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不僅要從外部考慮樹立名牌,更要在企業內部尊重和和實現員工的價值,為員工提供最好的發展機會,形成強大的凝聚力,使員工有相同的目標、共同的追求,以及相似的價值觀和文化核心理念。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吸引并留住人才,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度越高,就越會衷心地為企業服務,作出自己的貢獻,而通過良好的機制運行,企業又會給有貢獻的員工提供優越的條件,為員工創造盡可能多的機會。 作者系中國建設銀行董事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