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建立債券投資者利益代表制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 15:35 《中國金融》
包香明 劉翔宇 公司債券市場是一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和完善的金融市場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其發展完善與否深刻地影響著一國的投融資體制及金融市場的資本配置狀況。近年來,我國以國債為主的政府信用級債券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6年底債券托管量達9.26萬億元,占當年GDP的44.22%,其中國債和中央銀行票據等政府信用級債券所占比重達94.21%,但是,公司債券所占比重微乎其微。面對我國公司債券市場發展相對緩慢的局面,在200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中央再次作出了“大力發展公司債券”的決定。 公司債的信用風險問題是公司債券市場能否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在現有環境下,要大力發展公司債券,必須建立和完善公司債信用監督機制。 國際成熟債券市場中投資者利益代表制度的主要做法 出于對投資者利益保護的考慮,英美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設有債券持有人代表制度,一般由在金融界有一定影響力的公司擔任,且自身利益與其作為受托人所承擔的誠信義務不能有沖突。 投資者利益代表制度的作用 投資者利益代表制度的作用主要在于,對債信情況作出預警,并及時提示給持有人,當債券發行人出現違約時,代表全體持有人從維護權益的最終目的出發,根據實際情況提出采取行動的建議并參與執行,譬如債權的加速行使或延緩行使以及提出集體訴訟等。債券持有人代表的主觀目的是保護持有人利益,但從客觀效果看也有利于發行人在遇到暫時困難時避免因債權人的不理性追索而導致其信用的全面崩潰,對保持金融穩定也有一定作用。 投資者利益代表的主要職責 英美法系國家的信托法規定了債券持有人代表應當為債券持有人的利益承擔以下主要職責: 盡職調查的義務。持有人利益代表不必主動進行調查,而主要是被動地收受經過信用評級公司等信息中介機構審查后的各項資料。 通知發生違約可能的義務。當債券發行人有可能違約時,持有人利益代表應將有關情況通知債券持有人。但是,在發行人的有些相關事件可能是純技術性的、暫時的或微不足道的時候,持有人利益代表一般可不通知投資者。 行使決定加速到期的權力。持有人利益代表可以不征求債券投資人的意見自行決定加速到期。在英國,發行歐洲美元債券時,信托合同中往往規定,當發生違約事件時,有以下三種處理辦法:一是受托人有權自由裁量決定加速債券的到期;二是受托人應根據違約尚未得到清償的債券本金五分之一以上比例的債券持有人的書面要求,宣告債券加速到期;三是受托人應根據債券持有人特別會議的決議,宣告債券加速到期。 代表債券持有人提起訴訟。為防止個別債券持有人搶先提起訴訟以優先于其他債券持有人得到清償,防止眾多的債券持有人提起多頭訴訟和防止逐個債券持有人單獨起訴在強制執行判決時引起沖突或麻煩,一般在信托合同中均規定債券持有人自身是不能單獨起訴的,而由投資者利益代表統一提起起訴。 組織召開債券投資人大會。有些大陸法國家的公司法授予占一定比例的債券持有人要求召開債券持有人大會的權力,并可在債券持有人大會上提出決議案,如果這些決議案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的,即對全體債券持有人有約束力。 投資者利益代表的法律基礎 發達國家的債券持有人利益代表的作用發揮是建立在健全的法律基礎之上的。這些義務與職責的履行需要有更為健全的《信托法》和明確債權行使方式的《債權法》的支持,而這些健全的法律基礎是發達國家債券市場經歷數百年發展的重要成果。雖然我國《民事訴訟法》已規定有訴訟代表人制度,但從總體上講,在這方面我國還存在明顯欠缺 培育我國投資者利益代表機制的意義 按照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大力發展公司債券的戰略思路,債券市場中的公司債等信用產品數量與品種將會逐步增多,及時培育我國投資者利益代表機制,對市場內部制衡機制的形成、投資者利益的保護、信用評級機構信譽的培育、發行體誠信的樹立和主管部門監管壓力的減輕等都有積極的作用。目前我國相關環境已有了較大的改善,已經具備建立投資者利益代表機制從而提高信用風險管理水平的市場基礎和初步條件。 盡快培育我國投資者利益代表,不僅有利于維護投資者的正當利益、促進信用評級機構的健康發展,還有利于完善市場內在制衡體系、減輕主管部門管理壓力,是符合我國公司債券市場發展方向的一項創新性制度安排。 第一,有利于彌補市場機制性缺陷,保護投資者利益。目前,我國信用體系尚不成熟,債券市場制度及機制建設也處于完善期,無論從市場強制信息披露的制度執行情況,還是從信息披露的質量上看,均不盡如人意。隨著公司債等信用產品的快速發展,從市場內部培育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為宗旨的投資者利益代表,來監督籌資者信息披露的真實性與充分性,聘請市場信息中介機構監督中介機構的盡職情況,同時,使投資者形成統一的話語權,既有利于彌補我國現階段債券市場發展的機制性缺陷,又有利于切實維護投資者利益。 第二,有利于信用中介機構良好信譽的培育。目前,信用評級機構等信用中介機構為籌資者和投資者提供中介服務的業務報酬是由籌資者來直接支付的。這樣雖然可以大大減少付費環節本身包含的交易成本,但帶來的后果是信息中介機構無法真正獨立,尤其在我國現有的信用體系薄弱的情況下,使得信用中介機構的“中立性”嚴重扭曲。培育市場投資者利益代表,監督債券市場信息披露,由投資者利益代表向發行體收取一定的信息服務費用,并轉由投資者利益代表去聘請信息中介機構,來進行持續、公正的信息披露,這樣既不會增加發行體的成本,又能真正確保信息中介機構的中立性,為信用評級等信息中介機構信譽的培育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第三,有利于發行體信譽的樹立。作為債券市場的長期參與者,一些發行體也期望能樹立良好的信譽,以便能持續地通過債券市場籌集資金。但有礙于目前我國的信用環境不佳,缺乏持續、公正的信息披露的狀況,使得市場魚龍混雜,難以在證券市場真正有效地樹立起良好的企業信譽。有時甚至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一些信譽較好的企業離開國內證券市場,而參與境外證券市場進行融資。通過樹立投資者利益代表,嚴格市場信息披露、監督中介機構的中立性與專業性,盡可能地確保投資者能得到真實、充分的信息來進行投資決策,讓廣大投資者有渠道真正認識一個信用良好、經營穩健、運行健康的發債體,從而有利于樹立市場品牌。 第四,有利于主管部門建立市場內在管理和制衡機制。隨著信用產品大規模發展起來后,如長期缺乏相應的市場內部管理與制衡機制,一旦出現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事件(如“倒債”)后,可能還會對主管部門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培育投資者利益代表,能將那些本可由市場內部實施的信用監督職能交給投資者利益代表來辦理,從而避免投資者由于缺乏正當的申訴渠道而給主管部門造成壓力。這樣,不僅有利于市場自主創新潛力的發揮和市場需求的體現,而且,有利于市場自身來承擔相應的投資風險,避免給政府部門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有利于市場內部制衡機制和自身良性循環運行機制的形成。 培育我國投資者利益代表機制的現實可行性 隨著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中公司債等信用產品逐步增多,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應高度重視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各類市場機構不斷成熟,已具備了培育投資者利益代表的可行性。 第一,投資者日漸成熟,風險意識大大增強。經過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投資者關心盈利和風險的機制及利益主體意識已基本形成。銀行間債券市場幾年來的運行更是培養了一批了解債市風險的機構投資人隊伍,信用產品進入市場后,他們要求改善和強化債券信用風險的管理條件與力度的呼聲很高,特別是對發行體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充分性和及時性的需求十分強烈。 第二,信用產品逐步增多,信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日益加大。隨著債券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進一步發展,自2005年以來,以企業短期融資券為代表的非政府信用級債券正式登陸銀行間債券市場,且規模呈現出迅速擴大的趨勢,因而,建立信用風險管理機制的應用前景廣闊,可吸引諸多相關專業機構的積極參與。 第三,市場的技術操作條件已有根本改善。我國債券市場目前已形成銀行間和證券交易所兩個不同交易類型的市場,相比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集中化程度要高得多,更重要的是目前已全面實現了無紙化的統一登記和集中托管,這對于聯系發行人和投資人提供了極大便利。 第四,市場機構投資者主體及中介服務體系已基本形成。隨著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機構投資者隊伍的種類和數量不斷擴大,業務能力也不斷增強。截止到2006年底,銀行間債券市場已有各類機構投資者6439家,有能力開展債券市場中介服務業務的信用評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的數量有了新的增長。各類機構都立足于自己的主業,希望分享債券市場發展所帶來的好處,并有進一步推動債券市場健康發展的強烈愿望,這為培育債券市場投資者利益代表制度奠定了良好的組織基礎。 我國公司債券投資者利益代表模式的現實選擇 英美法系國家的信托法都規定受托人應當為受益人的利益承擔繁重的信托義務,持有人代表須履行所規定主要職責。但由于我國法律環境的支持力度不足,因此不可能完全復制國外的運作模式,而應采取分步實施的策略,先從最緊迫和最簡單的事情入手。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債券市場實際,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為核心,首先應將提高中介服務機構的“中立性”作為突破點,改變中介機構直接受雇于發債主體的現狀,建立由投資者利益代表出面聘請評級等中介服務機構進行跟蹤評級和審計并及時披露的機制,以提高披露信息的公正性和客觀性,最大限度地克服承銷商和發行人的干擾和防范中介機構的“道德風險”。 主要原則 建立這一機制的主要原則有以下幾個: 一是責權明晰原則。所有相關各方的責、權及行為規范均界定在現有法律框架之內,法律不明確或缺乏法律保護的事情不做,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應由發行體和信息中介機構負責。 二是經濟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做到投入成本最小化。 三是簡單、有效、透明原則。使投資者利益代表能真正反映投資者的心聲,代表投資者的利益。 基本運作模式 根據上述原則,初步設想的模式如下: 第一,主管部門明確規定對公司債等信用產品存續期內的跟蹤評級和審計要求,使發行評級與存續期內評級相分離,投資者利益代表負責組織存續期內的信用評級、審計及其披露工作,促進“雙評級”、“雙審計”制度的形成(此安排對現有評級運作模式沖擊最小,同時能滿足債券存續期內信息披露薄弱的要求,還能對發行評級和審計形成有效監督。若此模式運作成功,不排除將其延伸至發評級和審計的可能)。 第二,投資者利益代表由債券市場直接參與者投票產生,候選人包括投資人、中介服務機構、基礎設施提供者及信息供應商等,但基本條件應具有中立代表性、有一定影響力和公信力、了解投資人、有條件聯系投資人和發行人并熟悉債券市場,具有專門從事債券業務專業能力等。 第三,發行人在其債務工具發行成功后,一次性向投資者利益代表交存跟蹤評級和審計費用,納入發行成本。 第四,投資者利益代表招標或組織投資人評選建立中介服務機構名單庫并簽訂一定時期(如一年)的服務協議,明確權責利關系。按照一定順序確定對存續期內債券開展跟蹤評級或審計的具體工作安排,對做同一債務工具發行評級和審計的機構盡量避免其參與跟蹤評級或審計。 第五,每次工作完成后立即在網上披露結果,投資者利益代表按服務協議用發行人預先交存的費用支付服務費。一旦發現所委托中介服務機構的調查不夠盡職,即可從名單庫中刪除并終止服務協議和公告。每年對名單庫中的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由債券市場參與者進行一次跟蹤評價,可考慮建立末位淘汰制。 完善的信用管理體制是公司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重要基礎,我們在規劃公司債券發展藍圖之時,應充分吸取國際成熟經驗,結合我國債券市場發展的現有特點,發揮后發優勢,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監督機制,以確保公司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