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董登新:理性看待GDP躋身四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 07:13 北京商報
董登新 ●我國GDP總量位居全球第4 ●產業結構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勞動力就業結構呈畸形特征 ●今后仍須注重經濟增長質量 改革開放近30年來,中國宏觀經濟形勢日趨佳境。尤其是1996年底中國宏觀經濟成功實現“軟著陸”以來,轉眼十年間,中國經濟走過了一段持續“高增長、低物價”的輝煌歷程,從而使中國經濟徹底擺脫了十年前“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波動特征。2006年,中國GDP更是大增10.7%,GDP總量首次突破20萬億元大關。中國宏觀經濟的這一發展情勢的確令人樂觀、令人興奮,因此,有的媒體甚至喊出了“超德趕日”的口號。 是的,從總量上看,中國GDP在2005年就已超過了英、法、意三國,在人民幣升值的幫助下,也許2007年又將超過德國,甚至有的媒體已經推算出了何時超過日、美。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德、英、法、意各國僅有幾千萬人口,日本也只有一億多人口,在國土面積上,這些國家也只能算是“小國”,然而,它們卻是真正的“經濟強國”,其人均GDP高達三、五萬美元;相反,我們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即便在人民幣升值(或稱人民幣重估)及近十年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有利條件下,我國2006年的人均GDP也不過2000美元左右。 眾所周知,美、日及西歐這些發達國家是最早完成工業化進程的國家,現在它們已經率先邁入了以信息產業和高科技為主導的新經濟時代。其主要標志有兩個:一是GDP結構與勞動力結構的先進性。二是在生產效率、節約能耗、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績效。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經濟大國,但不是經濟強國。雖然我國GDP總量已位居全球第4位,但人均GDP卻仍處于全球第100位前后,居倒數水平。這一客觀的經濟發展現實,決定了我國產業結構水平目前與西方發達國家仍會存在較大的差距。 我國勞動力就業結構與GDP結構呈明顯的“非對稱”特征。目前,中國約有近一半的勞動力還在從事傳統而低效的農業生產,他們正在為中國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勞碌、奔波,但他們所創造的增加值僅占GDP的15%左右。也就是說,接近一半的勞動力僅創造了15%左右的GDP,這便是農業低效的真實“寫照”。 與此同時,第二產業GDP比重接近50%,但它所吸納的勞動力卻僅占20%左右。這又是一種畸形的“不對稱”,20%的勞動力創造了近50%的GDP!究竟是工業“產值”虛高,抑或是工業生產效率太高?我看這種現象應該叫“產值工業化”。 按理而論,高度工業化必然會推進全面的城市化;而城市化的必然結果便是第三產業的高度發達。然而,我國第三產業產值在GDP中的比重僅為1/3略多,第三產業勞動力比重也只有30%左右。這足以證明我國工業化更多地表現為“產值工業化”,因為它并未有效地推進城市化進程與第三產業的良性互動。 過去,我國工業走過的基本上是一條搶資源、拼人力、比污染的粗放式數量擴張型道路,因此,出現了工業產值虛高或“產值工業化”的現象,其必然結果是城鄉分割、兩極分化,從而不能有效地推進城鄉經濟一體化進程,更無法推動第三產業的壯大與發展。 從長遠來看,中國龐大的農業勞動力以及三農問題仍將是困擾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有效轉變的最大難題。盡管我們的工業GDP比重曾高達50%以上,但事實上我們仍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這便是矛盾的癥結所在。同時,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任務仍十分艱巨。 盡管如此,我們的國家和政府已經出臺一系列產業政策并采取相關措施,大力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在這一大背景、大前提下,20萬億GDP總量的有效突破,它標志著中國經濟將在新世紀起點上躍上一個新的平臺,我們將會更注重經濟增長質量,大力發展用高科技武裝的、無污染的第三產業,并將第三產業作為巨大的勞動力蓄水池,擴大第三產業對勞動力的吸納容量,進一步做大第三產業,從而有力地拉動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有效推動城市化進程與城鄉一體化發展,并促進和諧社會與經濟繁榮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為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教授)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