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濟學家:消費占中國GDP比例下降的真正原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 19:36 中國網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10月13日一期文章】題:中國工人宣言 中國很快將擁有全球最大的10家購物中心中的7家。但中國家庭并不是些熱切的購物狂,消費支出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47%,下降到了2006年的36%。在所有大經濟體中,這一比例是最低的。例如,美國家庭消費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高達70%。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需要重新平衡其經濟,從重視出口轉向重視消費。但在努力提高消費比例前,必須搞清楚消費比例下降的原因。通常的解釋是,由于養老、醫療和教育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中國家庭正在把更多的收入儲蓄起來。這一解釋使經濟學家把重點集中在鼓勵家庭增加支出上。 但問題是,在過去10年中,中國的家庭儲蓄率不升反降。據世界銀行駐北京經濟學家路易·奎伊斯說,中國家庭儲蓄在GDP中所占比例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21%下降到了2006年的15%。涉及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儲蓄率已經從超過30%下降到了25%。奎伊斯先生說,自90年代末以來,中國的國內總儲蓄率有了強勁增長,但所有增長均來自公司和政府。 消費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并不是由儲蓄增長導致的,而是由于家庭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例急劇下降,其中工資所占比例下降幅度最大。與此同時,公司利潤和政府收入所占比例卻在上升。據世界銀行估計,工資收入在GDP中所占比例已經從1998年的53%下降到了2005年的41%,而且來自產業領域的數據顯示,這一比例在2006年還會進一步下降。在美國,工資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高得多,達到了56%。 近年來,許多國家的勞動力收入所占比例都有所下降,但中國下降幅度最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對工資的增長有所抑制。工作崗位的增加也十分緩慢。 奎伊斯先生強調了一個導致工作崗位增加緩慢的更重要的潛在原因:資本密集型的增長模式。低利率政策鼓勵了資本密集型的制造業生產。國營公司不給政府分紅,可以將所有利潤都用于固定設備投資,從而進一步刺激了投資。 在美國,近年來勞動力收入所占比例的下降得到了投資收益的彌補,使家庭總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維持相對穩定。但中國的家庭投資收益十分微小。 這一切意味著,如果中國的增長構成要向消費轉移,單純敦促家庭增加支出是不夠的。政府應該將國民收入中更大的份額分配給家庭。奎伊斯先生認為,這需要將增長構成從資本密集型的制造業向勞動力密集型的服務業轉移。 更多的勞動力密集型增長將增加家庭收入和消費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有助于減少貿易順差。但也許更重要的是,允許工人更多地分享快速增長的成果還有助于防止未來的社會動蕩,當經濟減少對耗能巨大的制造業的依賴時還會減少污染。 文章來源: 參考消息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