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貿易大國日本的成功轉型之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 10:43 21世紀經濟報道
大連報道 本報記者 滕曉萌 直至今日,日本仍然有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外向型經濟轉型實例。上世紀80年代中,為巨額順差和外匯儲備所苦的日本提出了從出口國向進口國轉變的目標。日元升值、低端制造業向海外轉移、國內發展高新產業、提高人民收入以刺激消費……盡管此后經歷了“泡沫經濟”破滅和10年經濟的停滯,日本仍然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對于這一段歷史,外界一直褒貶不一。 在日本之后,這一模式似乎成為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宿命。隨著國家產業鏈在勞動力廉價地區的不斷轉移,“亞洲四小龍”也在上世紀90年代經歷了相似的轉型。如今,中國也正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中國之后,也許還有越南等一批國家將在10年內達到這樣的階段。 為了實現經濟轉型的目標,日本官方貿促機構——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職能也一變再變:從促進日本出口,到促進日本進口,再到現在以促進日本企業對外投資為主。日本振興機構副理事長冢本弘(Hiroshi Tsukamoto)日前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介紹了日本轉型的經驗。冢本弘在進入貿易振興機構前,曾在日本通產省任職多年。 日元升值并未影響宏觀經濟 <21世紀>:目前亞洲新興經濟體,尤其是中國,普遍面臨對出口過度依賴的問題。中國也和戰后的日本一樣,一開始通過鼓勵出口來吸引外資和儲備外匯,但是在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后,經濟暴露出了順差過大、外匯儲備過多、引發國際貿易爭端,日本大概是什么時候開始認識到這一問題的? 冢本弘:這要說到1986年,日本當時的首相中曾根的私人咨詢機構“以實現國際協調為目標的經濟結構調整研究會”發布了“前川報告”。這份報告提出,日本要努力改變經濟結構、減少貿易順差,實現收支平衡,這份報告對于日本非常重要,表明了日本政府調整的決心,提出了全面的政策,是日本經濟的一個轉折點。 <21世紀>:那么當時日本國內對于這一問題是否存在爭議,削減貿易順差和讓日元升值,是迫于歐盟和美國巨大的壓力嗎? 冢本弘:當時日本國內對日本應該減少順差、促進經濟轉型沒有爭議,我們所討論的只是如何做到這一點,應該采取一些什么政策,我們沒有懷疑過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21世紀>:那么當時日本的主要做法是什么? 冢本弘:當時日本的政策可以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宏觀上,日本1985年簽署了“廣場協議”,改變了匯率,讓日元對美元升值,這對于減少順差是很重要的。 <21世紀>:但是很多中國專家并不贊成貿然讓貨幣升值的做法,他們認為,“廣場協議”的簽署沒有給日本帶來好處,反而嚴重損害了日本的出口行業甚至整個經濟。 冢本弘:我想對“廣場協議”的評價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因為貨幣升值本身就會帶來兩方面的影響。是的,日本的出口行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他們失去了價格優勢。但是另外一方面,日本的購買力增強了,我們可以到國外去購買更多的資產。所以總體來看,我不認為日本的宏觀經濟受到了損害,主要影響的是出口部門。 <21世紀>:在外向型經濟的國家,對出口部門的影響會直接影響到龐大人口的就業,而就業在中國和日本這樣的人口大國,是非常敏感的問題,你們當時有沒有這樣的擔心? 冢本弘:確實調整是痛苦的。我們也明白,中國政府也正在很嚴肅地考慮調整自己的經濟結構。在日本,當紡織這樣的部門進行調整時,確實有很多人失去了工作,但是我們做了很多努力,來幫助他們在新興的高新技術行業找到新工作。 中國已到轉型階段 <21世紀>:除了貨幣政策之外,另外還有哪些旨在促進收支平衡的政策? 冢本弘:除了宏觀貨幣政策外,我們也鼓勵日本企業到國外去投資生產。之前我們在日本生產,然后出口到美國,令美國非常不滿。但是如果日本企業直接到美國投資生產,再在美國當地銷售這些產品,就不會有這樣的糾紛,這也是減少順差的一個好辦法。 再次,在微觀方面,也是JETRO參與比較多的工作,就是促進日本從別國的進口。 <21世紀>:中國政府現在也表示希望促進進口,但是由于中國本身是一個制造業大國,所以,似乎我們能夠從國外進口的產品非常有限,在這方面,日本有一些什么樣的經驗? 冢本弘:基本上,進口主要不依賴于政府的努力,而是取決于私人企業,但是我們會做很多細致的工作,去幫助其他國家的企業開發日本市場。以汽車行業為例,美國和中國的行車規則是一樣的,都是車靠右行駛,方向盤在左邊,但是日本恰恰相反,方向盤是在右邊的,所以歐洲車當時在日本市場上銷售情況好于美國車,1991和1992年,我在紐約任職期間,做了很多工作幫助美國的汽車廠商了解日本市場,根據日本人的需求開發產品。 <21世紀>:但是談到汽車市場,我想進口的增加也是因為日本政府更進一步開放了市場吧? 冢本弘:是的,之前我們對于汽車進口有很多限制,但當時為了減少順差,我們除了汽車市場之外,還開放了半導體等市場,讓日本消費者接觸到更多國外產品。 <21世紀>:難道你們不擔心對日本本土產業造成沖擊嗎? 冢本弘:產業轉型不可避免地會給一些企業帶來痛苦,但是我們認為這是值得的。就以紡織業為例,中國的紡織品因為出口過多,傷害了美國和歐盟等國相關產業,所以現在歐美對中國出口的紡織品實行配額管制。但事實上中國紡織品出口到日本的也很多,為什么我們沒有提出抱怨?因為我們早就進行了相關產業的改造,很多日本的紡織品公司都到中國投資生產,再從中國進口到日本,而在國內的生產企業,則以發展高新技術為主,所以中國進口的紡織品不會對日本經濟產生困擾。 <21世紀>:中國現在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日本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時,已經是一個發達國家了,這會不會令中國有一些特殊的困難? 冢本弘:當然,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在某一些產業,就比如說紡織業來講,中國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實力和水平,所以這些行業應該到了產業升級的階段。 <21世紀>:但是可能和日本企業不太一樣的是,中國企業大多數是做加工貿易出身,缺乏自身的品牌和技術,也缺乏創新能力,這令很多人都擔心中國企業能否成功進行產業升級,以及是否能成功地進行海外投資。 冢本弘:我想還是以汽車制造業為例,中國和日本的汽車制造業不同的地方,是中國的汽車廠商大部分由外商投資,沒有自己的品牌和技術。但是現在有一些民營的汽車廠,他們也開始生產經濟型汽車,并出口到中東這樣的地方,所以我想企業還是有能力的。 至于海外投資,我想中國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公司,比如海爾、華為等等。我相信現在已經到了中國公司海外擴張的階段,JETRO也在做工作,幫助更多的中國公司到日本去投資,我們非常歡迎中國公司。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