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虧損0.31元,每股凈資產0.88元,這就是寧波華通2000年成績單。更令投資者“大跌眼鏡”的是,寧波華通前兩年頗似漂亮的業績乃虛增所得,此次追溯調整后,公司1999年和1998年的每股收益“搖身一變”分別成了虧損0.24元和勉強盈利0.08元。由此,寧波華通被特別處理,成為ST甬華通。ST甬華通業績之所以一滑到底,追根溯源,是1998年公司發生了股權轉讓,引進了所謂的“戰略大股東”。當初中物投資有限公司入主之時,為在傳統產業徘徊的ST甬華通帶來了發展高科技的希望,于是,公司先是積極出資1500萬元,受讓中物投資持有的中軟軟件的股權,隨后又出資3000萬元,與中軟軟件以實物資產合資成了信聯訊網絡投資有限公司,從而邁出了走向高科技的第一步。然而,這場頗為引人注目的資產重組和戰略轉型,實際上沒有給ST甬華通帶來任何益處,反而讓公司遭遇“陷阱”。
這一跡象最早公開顯露,是ST甬華通披露1999年報,在這份年報里,注冊會計師出具了有保留意見和帶解釋說明的審計報告,主要針對公司的資金使用和中物投資對其的資金“運用”。時隔不久,在ST甬華通的股東大會上,又爆出新聞,公司六項議案有五項遭否決,而投票結果顯示,這是公司其他幾大股東與中物投資“政見”不一而致。至此,ST甬華通所存在的內部矛盾和一系列問題開始徹底暴露。
當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ST甬華通當地的大股東就開始“反戈相擊”。隨著寧波輕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競拍取得中物投資所持ST甬華通的股權,公司股權“外流”問題終于徹底得到解決,而以輕工控股總經理為首的一批人馬,也隨后進入了ST甬華通的董事會和經營班子。新一屆董事會和經營班子,第一個動作就是對遺留問題進行處理。
揭開“蓋子”才發現不得了,ST甬華通不僅前兩年的收入由虛增所得,而且當初投資的所謂高科技的公司--信聯訊網絡管理混亂、經營狀況惡化,未給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并因舉債投資,導致公司財務費用劇增。與此同時,因ST甬華通未對這項長期投資計提減值準備,注冊會計師在2000年報中,對此出具了保留意見。
遭受重大打擊的ST甬華通,何去何從?從年報披露來看,今年公司一方面將繼續發揮現有的倉儲、運輸等資源優勢,另一方面,重點研究調整產業結構,尋找新利潤增長點。ST甬華通能否真正換新顏?尚存在諸多變數。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