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不愛股票愛債券? 投資者還應擦亮眼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05日 09:51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獲得QFII資格的境外機構已達到6家,而且先前5家的額度達到7.75億美元,但是,市場反應并不強烈。出現如此態勢,一方面與QFII入市已不再像瑞士銀行那樣敲鑼打鼓,而是悄悄地進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媒體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了QFII購買債券以及開放式基金的熱情高漲。這是不是從一個側面宣告了A股缺乏投資價值? 媒體為何炒作QFII投資債券、基金的熱情 從目前來看,財經媒體一改當初競猜QFII買哪只股票的熱情,將此番感情轉移到了債券市場,之所以出現如此現象,一方面是因為當前市場低迷,再度炒作QFII投資何許股票似乎有點熱臉碰上冷屁股之嫌疑;另一方面也與當前的市場背景有關系。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前期"國有股減持新方案"風波之后,我國證券市場的股權割裂導致的系統性風險再次被市場所認識,而債券市場則由于缺少這樣的系統性風險,于是乎,媒體就像炒股票一樣將熱情迅速轉到無風險的市場中去。 二是因為近來有關人民幣升值的爭論成為媒體的焦點話題,而人民幣一旦升值,自然債券市場是一片高歌猛進的態勢,所以,熱炒QFII買債券也的確是順乎QFII投資思路的。而且QFII不能夠直接投資企業債券,但基金可以,更為重要的是,今年以來,基金加大了對債券的投資力度,二季度的投資組合報告顯示,債券超過基金凈值10%以上的基金達到13只,從而使得QFII可以通過基金來達到購買企業債券進而分享人民幣一旦升值所帶來的收益的目的。同時,由于開放式基金中的債券投資力度大,所以,QFII也就有了購買開放式基金的沖動。 三是QFII中的不少研究人員甚至主管通過各種渠道向市場灌輸了QFII的投資思路------不僅僅只會主動投資,而且還會被動投資。主動投資就是直接進入A股市場買賣股票,被動投資就是享受基金的研究成果,通過購買基金達到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目的。而在QFII進入之前和進入之初,媒體一直熱炒的是主動投資,而被動投資則相對報道得較少,因此,此時媒體風向變化只不過是媒體報道的一種自發的內在平衡而已。 QFII的投資思路可能是不偏不倚的 由此可見,媒體對于QFII投資債券以及開放式基金的報道并非是捕風捉影,只不過力度超出了可供投資者作出正確判斷的度,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已左右著投資者的判斷。 其實,QFII投資債券和開放式基金的力度可能并沒有媒體報道的那樣夸張。 一是QFII投資債券有著一定的限制,只能投資國債、可轉債,而不能投資企業債或通過國債回購放大資金。那么,國債的優勢也就有所喪失,債券市場只剩下了可轉債。但我們知道,可轉債歸根結底還是要轉為股票,也就是說系統性風險,通過投資可轉債并不能達到完全化解風險的目的,既如此,我們又怎么能夠認為有著充分研究能力的境外機構連這點都看不出來的,所以,QFII投資可轉債,同樣看好的是A股市場的前景,看好的基礎還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景。 二是QFII通過購買開放式基金雖然可以達到間接投資企業債的目的,但目前純債券基金并不多,只有華夏債券、招商債券兩只債券型基金和偏債型基金的南方寶元、中融融華等基金。那么,這就意味著可供QFII投資的對象就并不多,這對于資產總值不斷增長的QFII而言,并非是最佳的投資選擇,充其量是QFII將開放式基金作為一個投資對象而已,并不是如某些媒體所宣稱的QFII們愛基金不愛股票那樣愛憎分明。 開放式基金、債券與股票,各有各的特點 話要再說回來,對于QFII而言,不論是開放式基金,還是債券抑或是股票,只要能夠帶來預期收益就會介入。因為據一份調查顯示,當各種QFII被問及為何看中中國資本市場時,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及持續能力是他們的首選,而被問及他們投資中國資本市場最大障礙時,并不是股權分裂,而是信息披露的不透明度。由此可見,QFII到我國來,并不是為作秀的,也不是成為媒體熱炒對象的,他是來中國淘金的。 他們最擔心的不是國有股減持或者全流通,而是信息披露不透明。如此一來,也就顯現出開放式基金、債券以及股票均有著不同的優勢,從而均有望被QFII相中。 既如此,投資者不能因為當前媒體對QFII一些報道而被其左右著自己的投資思路,而應堅定一種投資思路,那就是要符合自己的投資思路。如果你是穩健型的投資者,可以將資金重點傾向于開放式基金與債券,一些可轉債就是不錯的選擇,比如茂煉轉債、國電轉債、桂冠轉債等。如果你是激進型的,不如像封閉式基金一樣,重倉于股票,而投資思路則可以學習QFII,選擇信息披露透明的、業績穩定增長的大公司,比如機場類、港口類、電力類的股票,均是不錯的選擇。 江蘇天鼎秦洪 本版作者聲明:在本機構、本人所知情的范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上的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的證券沒有利害關系。 本版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責自負。讀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