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紅/文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受亞洲開發銀行研究課題委托,在“中國民營經濟發展與前景”論文中表示:中國的民營經濟還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到1999年,民營經濟就業8300萬人,產值占全國GDP的13%以上,而且1996年~1999年
國有企業、三資企業的企業數都是負增長率,只有民營企業數增長率超過20%。民營企業主要聚集在第三產業,高達69%,這主要是私企融資困難,而第三產業所需的資本相對較少。私企在東部的發展明顯地比其他地區更快。這是東部經濟比較活躍的原因之一。
需要完善的社會環境
民營企業的發展是在很多障礙下的發展,要想完全煥發他們的活力,茅于軾認為還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而這其中大多是政策、市場環境的問題。
首先民營企業是在與軟約束競爭。過去三年中國企脫困,通過債轉股國家免除了國企每年幾百億元的利息負擔,去年民間有1400多億元的資金流入到股票市場,其中95%以上都到了國有企業。換句話說,國企仍然享受軟約束的優惠。在同一個市場中具有硬約束的企業和軟約束的企業競爭,前者必然處于不利地位。
在法律上國企和民企使用不同的法律條文。在法律的執行上,對國企和民企也不一樣。私營企業在市場進入上有許多限制。政策規定私企不得參與使用稀缺資源的生產;不得從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的活動;不得參與可能對公共安全產生影響的活動。大城市對外來打工人員設置各種障礙,使得私企在尋找合適的工人時增加了困難。
私企最大的困難還在于獲得投資或銀行貸款。中國上市公司中只有百分之一二是私企,所以私企幾乎不可能從股票市場上得到融資。四大商業銀行主要是為國企服務的,而不是為最能有效運用資金的企業服務的。根據人民銀行年報,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企業貸款是用于流動資金的,而其中不到1%是借給私營經濟的。此外,社會保險的設計更多考慮的是國企,由于社會保險的不健全,使得勞動者在私企間的流動發生困難。
塑造健康的肌體
當記者問到:民營經濟發展的可操作性現實方案時,茅于軾說:“除了以上社會環境方面的障礙外,民營企業自身的現狀也約束著他們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最明顯的是私企的公司治理非常薄弱。大部分私企都是家族制。根據1997年的調查,將近一半的業主由自己對重要決策負責,不到15%交由董事會去決定。把經營權交給雇來的經理的不到1%。這是小企業發展開始時的普遍現象,但是如果不加改變,這將限制企業的成長。
私企的研究力量是不足的。只有22%的私企自己或者委托咨詢公司做過市場調查。由于私企福利不完善,私企很難得到技術精良的工人。由于財務不透明,私企往往做三本賬,一本給稅務局,一本給銀行,一本給自己用,這樣私企很難吸引外來資金,也不容易得到大的合同。市場上的假冒偽劣產品很多,大部分是民營企業所為。這種信用環境大大地縮小了企業的活動空間,降低了經濟效益。私企的勞資糾紛比其他企業的增長快,經常性的勞資糾紛增加了企業成本,限制了它的發展。80%以上的私企都沒有工會組織,因而職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勞資雙方缺乏溝通的渠道,對勞資雙方都是不利的。
面臨三大機會
茅于軾在研究民營經濟發展的前景時,認為當前民營經濟面臨著三大機會:第一,加入WTO的規定肯定對民營經濟會有良好的影響。有些雙邊或多邊合約直接涉及民營企業。國家計委已經宣布,凡是對外開放的行業也都將對內開放,這也給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入世以后,由于降低關稅,國內的經濟結構會經歷較大的變動。基本形勢將是原來的國有壟斷行業和資本密集型行業會經受強烈的競爭,但是民營經濟大多數在勞動密集行業,所以對他們是利大于弊。
第二,國企改革成功也直接關系到民營企業的發展。其實國企改革的前景是和民營經濟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首先,國企改革必然有大量職工下崗,能夠吸收這些下崗人員的唯一地方就是民營企業。國企改革如果成功,它必須是有效率的,有競爭力的。它必須是和民營企業來競爭。從更大的范圍來看,國企和民企又是互補的。它們的經理、職工、資金、信息都應該和民營企業有充分的交換。此時國企和民企的行為是相似的。西方國家有許多辦得很好的國企,正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相反,如果國企和民企永遠在兩條軌道上運行,互相不交換,不溝通,國企不參與競爭,靠軟約束支撐,國企永遠也不會變得有效率。
第三,西部開發給民營經濟帶來的機會。西部有豐富的土地和自然資源,也有很大的市場。而且西部經濟落后的原因并不是缺乏資金或人才,西部落后的真正原因是市場沒有發展起來。民營經濟注入西部,無疑會促進西部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給民營經濟帶來機會。
關鍵是政策的突破
茅于軾最后談到民營經濟突破軟約束,歸根到底還是政策性的突破。
首先是保護私有產權。從西歐的歷史看,自從提出了保護私有財產的口號以后,個體工商業才能免于特權貴族的侵犯,逐漸繁榮起來。在目前保護私有產權可以避免大量的資本外逃。第二是改善投資環境。主要是指投資的軟環境,包括政府管理部門對企業的服務,法律糾紛的公正審判,企業之間互相關系競爭或互補的處理,勞資關系的規范化等等。第三,發展中介組織,改進企業治理。第四,改善社會信用,減少資金流動的阻力,擴大經營范圍。資本和勞動不能結合,是當前中國最大的經濟問題。第五,改善私營企業的融資,發展民營銀行。
點擊此處發送手機短信將此條新聞推薦給朋友 短信發送,浪漫搞笑言語傳情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