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君 詹國強/文
五月的江城每天的氣溫高達攝氏三十五六度,著實有些酷熱難耐。而武漢餐飲業的比拼也一如初夏江城的氣溫,正競爆炙熱:一些稍有影響的“新字號”酒店,競相擴大規模,增設分店;能同時容納上千人進餐的酒店接連開張。面對武漢餐飲業這種“通過多店連鎖,試圖集團壟斷”的激烈場面。有關專家指出,武漢餐飲業面對當前的擴張熱潮應“冷靜”思
考,根據武漢的消費潛力和酒店的自身實力量力而行,切不可跟風而行,盲目擴張,否則,很容易產生“多米諾骨牌”現象。
與其它行業相比,時下的餐飲業可謂風光無限。過去有五六十個臺面,能同時容納五六百人進餐的酒店,在武漢堪稱“大酒店”了。如今,這類酒店滿街可見,有的酒店進餐規模高達一千五百人之眾。
武漢市飲食服務管理部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市餐飲業近十五年來的平均利潤增幅都在百分之十以上,去年全市餐飲銷售額更是突破六十億元,居各行業前列。這種“牛市”,使許多人都認為,餐飲業是一項穩賺不賠的買賣。據有關方面統計,一九九五年,武漢市餐飲網點達三萬余個,每千人擁有酒店十五個。業內人士指出,即使按武漢目前的消費水平,每千人擁有四五個酒店就已足夠。由于供大于求,市場競爭殘酷,近幾年來,武漢市每年酒店的淘汰率高達百分之十五。六年間,武漢已有一萬多家酒店相繼關門。盡管如此,目前武漢市的酒店仍然供大于求。由于僧多粥少,江城“新字號”之間的價格戰呈現出白熱化。最近,某家“新字號”酒店在城區開辦分店,實行全場九折優惠,與之相鄰百余米的另一家“新字號”旋即推出“八折酬賓”的招兒,每天進餐前十桌實行對折,雖然日銷售由二萬元上升三萬元,但毛利不到百分之三十五,該店經理暗暗叫苦不迭。
從表面上看,武漢的不少“新字號”酒店,是順風順水,正逐漸成為行業的“新生寡頭”,但實際上存在很大隱憂。酒店擴張實際是品牌的擴張,產品是品牌的支柱。像北京“全聚德”的烤鴨,天津“狗不理”的包子,產品不僅叫得響,而且標準化、工業化程度極高。武漢的不少“新字號”酒店,卻鮮有自己的招牌菜,八成左右的菜肴相互雷同,手工操作,經驗色彩濃厚。一個師傅一個法,同一酒店,各家分店的菜品質量差異明顯。這樣的擴張,生命力難以持久。現在有些酒店的分店在開辦之初,靠店名造勢。往往在產生幾十天左右的沖擊波后,生意很快就一落千丈。
更要命的是,“新字號”的技術人才捉襟見肘。靠原有的骨干廚師,打理一二個店問題還不大,但“戰線”拉長,難免拆了東墻補西墻。許多酒店開辦分店,通常是“臨戰招兵”、“開業點將”。有的酒店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員工是開業前招聘的,進行不到一月的強化訓練,要在短時間內達到酒店的經營、服務水平,難度可想而知。
業內人士告誡酒店業主,餐飲擴張應適度,適量組建“航母型”酒店未嘗不可,但勿遍地開花。武漢“新字號”酒店從創業至今,不足十年光景,剛剛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面臨第二次創業,苦練內功仍是當務之急。
點擊此處發送手機短信將此條新聞推薦給朋友 訂閱手機短信頂級新聞每天得新款手機大獎!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