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善于理財的市民來說,2月19日B股交易對境內居民開放是近來最激動人心的事件之一。雖然此政策出臺的最初一周內,上海各銀行的居民外匯儲蓄并沒有發生“大搬家”,但隨著B股指數(新聞,行情)的持續走高,居民外匯儲蓄存款的分流跡象已漸趨明朗。那么,對于金融領域特別是商業銀行而言,這種分流究竟是喜還是憂呢?
來自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上海各銀行的居民外匯儲蓄余額為101.69億美元,同比減少7.69億元,其中定期儲蓄的減幅更大,同比減少8.02億美元,降幅均為近年來之最。專家分析認為,上海居民外匯儲蓄短期內出現升勢幾乎是不可能的。首先,今年以來,受美聯儲5次降息的影響,我國也數次下調外匯存款利率,外匯利息對居民的吸引力大為下降;其次,B股市場開放后的資本增值效應對居民的吸引力日趨加強,特別是6月1日對B股入市資金進一步開放后,外匯儲蓄還會有一個較為集中的分流過程。
外匯儲蓄分流,導致中資商業銀行存款減少了,能夠獲得存貸利差的空間自然就變得狹窄。不過,情況并不如人們想象得那么嚴重。目前上海金融機構的外匯資金運用仍然保持了平衡,截至4月末,各項外匯存款余額比上年末新增了3.53億美元。原因在于:B股投資者的部分外匯證券保證金通過證券機構外匯存款的方式回流開戶銀行,使銀行同業外匯存款增加;今年1—4月上海外貿出口繼續保持了良好勢頭,持有外匯帳戶出口企業的外匯存款也相應增長;同期上海金融機構的外匯貸款比年初有所下降,使全市當年新增外匯資金繼續保持存差。
即使銀行全部儲蓄下降了,也不一定是件壞事。單從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來看,贏利空間來自于對資金的高效利用,如果存款的量很大,貸款不足,大量存差帶來的只能是虧損。同時,從國際經驗來看,中間業務已逐漸取代資產負債業務成為新的利潤來源,如果存款分流能促使商業銀行開拓中間業務,也頗有些因禍得福的意味。專家指出,隨著金融改革的日趨深化,兩個趨勢值得關注,一是資本市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漸超出了商業銀行,二是跨業經營已是大勢所趨,就此來看,儲蓄分流正好應和了這兩個趨勢。(楊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