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今年首期憑證式國債第二批目前已基本發行完畢。至此,國家今年已順利發行了800億元的國債。
北京市朝陽區一家儲蓄所的工作人員說,“這期的國債特別好賣,開門后16分鐘就賣完了100多萬元。附近的工行金臺路儲蓄所,也是不到1小時就賣了300萬元。”
據了解,到4月1日中午,僅半天,中行、工行、交行、市商業銀行等京城各主要銀行的國債均已售罄。并非只有北京是這樣,其他省市情況也大都如此,在青島甚至出現了市民為買國債擠破銀行大門的火爆場面。
國債為什么這樣火?
究其原因,中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前景看好,老百姓手里有錢,有信心,社會資金充裕、國債具有的較高的收益率和安全性,是其大受青睞的主要原因。
根據央行的統計數據:2月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6.73萬億元。老百姓手里的錢多了,自然要尋求更多的投資渠道。購買國債,無疑是較具吸引力的渠道之一。
從收益來看,本期國債3年期年利率為2.89%,5年期年利率為3.14%,分別高于同期銀行儲蓄存款0.19和0.26個百分點。若將對個人儲蓄存款征收20%利息所得稅的因素考慮進去,則本期國債利率平均高于同期銀行儲蓄存款27%。以1萬元為例,買3年期國庫券可獲利867元,而儲蓄存3年的利息交了稅后是648元。二者相差219元。
從承擔風險的程度來說,國債作為一種“金邊債券”,比炒股票、炒匯的風險要小得多。盡管國債的收益率低于股票的平均收益,但其風險小、收益穩定的優勢正好吸引了眾多的穩健型投資者。此外,國債還可以進行抵貸變現,申請抵押貸款十分方便。
國債發得出,也還得起。這也是本期國債熱銷的原因之一。首期國債發行期間,也恰是幾筆國債到期兌付的時期,不少老百姓又將兌付的錢購買了新的國債。
在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財政部長項懷誠說,2001年,國家將繼續發行1500億元國債,其中特種國債500億元,加上原來發行的3600億元國債,中國政府發行的長期國債達到5100億元。承受這么多的國債,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償還。目前我國的國債余額為1.2萬億元(包括了歷年借的國債),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4%。這個數字離國際公認的警戒線還差得很遠。并且,我國財政收入也在逐步增多。從去年的實踐看,財政收入一年增加了1960億元。
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統計局局長張塞有句話說得好:“政府發行5100億元國債,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必然要走的一步棋,老百姓是最終受益者!”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