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家門口兒的工商銀行剛開始代收手機費那會兒,趙老爺子還曾因為柜臺前排隊的人一下子增多而認為銀行“不務正業”。如今,他每月的養老金都要到銀行去取,他覺得這很方便。不僅工行,如今京城幾乎所有的商業銀行網點都開辦了代收電話費、代收有線電視費等中間業務,因為,在他們看來,中間業務的增值潛力要大過儲蓄。
然而,日前中國銀行業協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各銀行開展的中間業務有不少
是無償的,也就是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市民和相關企業一直在吃著銀行提供的免費午餐。翻看這份“菜譜”,有不少我們熟知的項目赫然其中:代理股民轉賬金、代收醫療保險、代發養老金、代收學費等。而據了解,制作“免費午餐”,所需要的原料卻并不廉價。銀行反映,每增設一項代理業務,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要開發相關軟件,僅工行推出的代收交通罰款一個項目,前后的投入就達1億元。北京市商業銀行個人金融部的一位負責人一臉無奈地說:“都是銀行自己把這個市場做亂的。”
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零售業務處中間業務科的科長武俊杰說,5年前他們就推出了代收手機費的業務,當時和電信商談的結果是代收每筆電話費,電信按一定比例付工行手續費。“就在快談成的時候,一些銀行找到電信,表示可以免費為電信代收手機費,最后逼得我們也只有免費。直到1998年,電信公司化經營后,才開始付給銀行手續費。”武科長分析,一張地稅局監制的電信收費發票的成本就要0.21元,所以從1996年至1998年近3年時間里,銀行不僅從這個項目上沒有收益,反而要補貼。
中間業務,在國外銀行的手里早已成為一座金礦。美國花旗銀行,中間業務已經占到其零售業務的60%,其他銀行也達到50%,而中國的商業銀行如今勉強達到5%。面對這個局面,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賀力平博士認為,所謂“免費午餐”只是商業銀行的一種經營戰略,至今國外不少銀行在客戶開戶時,會免費送上一張支付卡,這不僅需要成本,更要承擔風險。“所謂免費午餐,銀行是要培養一種依賴關系——無論是對于儲戶還是企業,等到有一天你感覺到已經離不開銀行,免費午餐也就該結束了。”而且,雖然目前銀行為中間業務付出了不少成本,但它實際已從其他方面得到了回報,銀行的對公存款因此得到了進一步鞏固。本報記者馬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