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個老太太臨死前關于置業的對話,很多時候都用在個人消費貸款的報道中。為什么連美國快要死的老太太都敢貸款,我們中國的老太太卻死也不敢貸?許多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最近記者有幸與國外的銀行界人士進行了交流,請他們介紹了國外的個人消費信貸的情況,并請他們對我國的消費貸款情況進行分析。
專家針對銀行方面、媒體方面以及老百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專家指出,國內各商業銀行所推出的貸款種類缺乏對市場的了解。從住房到婚喪嫁娶都有,表面上來看極大地滿足了各種消費群體的需要,但是實際上這些貸款種類并不全是消費者所需要的。也就是說決策者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有點想當然了。國外的個人消費信貸主要用于住房、購車、創業投資和教育。國外的消費者貸款大部分都帶有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取不同形式的回報。為了享受而貸款的僅屬于少數。由于國外耐用消費品的價格占工資比例比較小,雖然有些商店也推出分期付款,但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一次性付款。旅游消費一般都是用年底花紅或積蓄,貸款旅游的也少之又少,貸款娶媳婦的與我們一樣也屬鳳毛麟角。因此,對照國外的情況,我們有些貸款項目無人問津也就不為奇怪了。
從媒體的報道來看,專家認為我們的報道帶有很大的片面性。最為突出的就是兩個老太太的對話。屬于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給人的印象是銀行提供了非常豐富和方便的貸款,好像是個人都能貸款,而且對于貸款所具備的各種條件避而不談,誤導了消費者。專家談到為什么美國老太太敢貸款買房,是因為具備了貸款買房的資質,或者已經有值錢的動產、不動產做抵押,或是有有錢的親戚朋友做擔保,或是有穩定的職業和預期收入,所以她敢買房,銀行也敢貸款給她。而我們中國老太太既沒有抵押也沒有擔保,職業又不穩定。不要說她不敢貸款,就是去貸款,銀行也不會貸給她,所以她只能臨死前才住上新房。因此專家建議我們的媒體在介紹個人消費貸款時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一定要特別強調貸款所要具備的資質和條件。要讓消費者知道銀行的貸款只貸給符合銀行貸款要求的特定人群,并不是說是每個人都能貸。專家開玩笑地說,如果中國老太太具備條件的話,我相信她也一定敢貸款。由此看來僅僅說中國老百姓思想保守就有些牽強了。
對于老百姓普遍認為貸款手續太復雜的問題,專家認為辦理個人消費貸款必須履行一定的手續,這在國外也是要做的。要從銀行貸款就必須符合銀行的要求,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不過貸款的種類不同,手續的復雜程度也不同。國外有比較完善的信用體系,凡是有良好信用記錄的人,貸款很方便。如果是平生第一次貸款,復雜程度也不比國內簡單多少。只是國外的中介機構比較發達,很多貸款事宜都是由中介機構參與辦理,比如購房貸款就是由房屋經紀人幫助辦理,會使消費者感到大大的便利。(孫強 本報記者馬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