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湯還得換藥
這個春天,因倪潤峰出任長虹CEO而使這個話題再次熱了起來。此前,已有海爾的張瑞敏、春蘭的陶建幸、康佳的陳偉榮改稱CEO。CEO在傳統企業的出現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種變化能為企業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內容?企業“老總”改稱CEO是炒作還是意味著企業治理結構方面的變革?
為何要改名
CEO全稱為chiefexecutiveofficer,通常譯為首席執行官。CEO的盛行始于80年代的美國,其主要職能是監督落實董事會通過的各項經營決策。在CEO之下,還有COO(首席運營官)、CTO(首席技術官)、CFO(首席財務官)等等。這些稱謂逐漸成為國際上慣用的對企業高層人員的稱謂。
海爾集團張瑞敏是我國家電企業中第一位CEO。他曾解釋說,設立首席執行官是國際上通用的一種企業管理方式,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絕大部分企業都設有這一職位,海爾設立CEO也是為了與國際大公司保持一致,防止決策層和執行層脫節。這是海爾全球化戰略中的一步。
長虹的說法與海爾很有些相似。倪潤峰對媒體表示:設立CEO是一種國際通用的跨國大企業集團的管理方式,便于明確職責、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陶建幸出任春蘭的首席執行官則與春蘭的產權改革緊密聯系在一起。去年秋天,春蘭集團拿出十幾億資產量化配股賣給員工,陶建幸在取得一定股權的同時出任CEO。按照春蘭當時對CEO職能的定位,從企業的治理結構上講,陶建幸擁有了更大的決策權。
CEO在我國最早出現在一些網絡企業中,在那里,CEO往往是自封的,曾有十六七歲的學生當上CEO的新聞。當時很少有人去研究這樣一個稱謂對企業意味著什么。但對于一個大型的傳統企業來說,高層人員稱謂的改變不是件小事,當然不會是為了趕時髦。這不免引起諸多議論,不少人在肯定這些企業積極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同時也發出疑問,會不會僅僅是稱謂上的接軌。
職能變沒變
從前的總經理、總裁如今成為CEO,其職能權限有沒有變,是縮小還是放大?
對這個問題,海爾負責宣傳的人員回答得很有意思:“當然不可能這個月改成CEO,下個月整個集團的組織結構就變了,張總管的范圍就不一樣了。過去怎么干現在還怎么干,別人怎么說我們不管。”
倪潤峰在去年6月辭去長虹總經理職務,當時很多人認為他退出長虹第一線,相隔8個月,倪潤峰一變成為CEO。有媒體稱倪潤峰為“復出”,但長虹對外宣傳負責人在接受一些記者采訪時強調:“倪潤峰本來就是老總,不存在復出不復出的問題!
這兩家企業的說法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一種觀點:在我國存在這樣一類企業,其由弱變強、發展壯大,某一個具體的企業家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梢哉f,沒有這個企業家,就沒有這個企業的今天。長期以來,其個人威望在企業中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不管給他的稱謂是什么,把他放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上,企業有幾套班子,設立了怎樣的約束制衡機制,他始終是企業事實上的“一把手”,干的也是“一把手”要干的事。從這個角度講,CEO與過去的總經理、總裁相比,在權限上并沒有什么變化,可以說是“換湯不換藥”。與設立CEO相比,更有實質意義的事情,是產權制度的改革,是組織體系的調整。
在經濟學家鐘朋榮看來,在國外,CEO是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已建立并運轉成熟的基礎上出現的,有其合理性。但在我國,所有者缺位的問題還未解決,董事會還不能完全代表出資人的利益,產權改革在許多企業剛剛開始,內部人控制的現象還大量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CEO不可能是完全意義上的CEO,反倒是多設一層利益主體,甚至有可能使經營層大權獨攬,為內部人控制找到了合適的理由。(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