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糧食生產,“九五”綱要提出,重點任務是,保證糧棉油等基本農產品穩定增長,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個新水平;而“十五”綱要則是這樣表述的:穩定糧食生產能力。以優化品種、提高質量、增加效益為中心,積極調整種植業作物結構、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業。
“兩會”期間,在《兩會特刊》做編輯,前方記者發回的稿子,有不少是關于餐桌質量的。
“餐桌”質量陡然成為熱門話題,說明了什么呢?
翻開歷史,即使在漢唐盛世,“餓殍盈野”的記載仍不絕于書。中華民族的歷史,可以說就是與饑饉搏斗的歷史。解決溫飽,一直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
新中國成立后,盡管靠樹皮、觀音土充饑的歷史已一去不復返,但食品短缺的陰影,一直如影隨形地伴著我們。記者查閱了從“一五”到“七五”的“國民經濟發展綱要”,這些綱要,無不把增加糧食產量作為首要的目標。
“七五”、“八五”、“九五”,隨著歲月的流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量不斷上臺階,終于,溫飽已經不是奢望,“十五”計劃綱要自豪地宣稱:“九五”期間,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生產能力明顯提高,實現了農產品供給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
伴著新世紀和煦的春風,人們已不滿足于溫飽。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坦代表建議: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應讓隱性污染遠離老百姓的餐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生理研究室主任高麗樸代表說:現在市場上賣的大多數農產品沒有產地標識,碰到有問題的產品,對產品怎么處理,對產地怎么處理,無法可依。應該盡快出臺“農產品安全生產法”,嚴格規定:沒有產地標識,不經過專門檢測,農產品一律不準直接進入市場。
從重“量”到重“質”這一發展歷程,無可辯駁地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中國的農業已經邁上了一個更高的臺階。(王慧敏)
《人民日報》(2001年03月26日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