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稅門檻頻頻降低
剛進入21世紀才半個月,我國政府就接連兩次自主降低進口關稅和削減非關稅措施:2001年1月1日起,我國關稅總體水平從先前的16.4%下降為15.3%,平均降幅為6.6%,共涉及3462個稅目,占我國稅則總數的49%;1月15日,我國再次自主削減22個稅號的機電產品進口非關稅措施。
據了解,自從1992年開始,我國已有七次自主大規模地降低關稅和八次自主削減非關稅措施,使我國關稅稅率總水平由1992年的42.5%降至目前的15.3%。
據稱到2005年,我國關稅稅率總水平將降至10%以下,每年約降一個百分點,有些產品關稅可能降至為零。也就是說,在今后五年內,我國進口關稅稅率還會接連不斷地下調。
2、關稅降低仍有空間
這兩次降低或削減進口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的直接起因是:我國加入WTO在即,降低關稅是世貿協定的要求,同時也實現我國領導人1996年在第四次APEC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宣布的“中國在2000年把關稅總水平降低到15%左右”的莊嚴承諾。暨南大學財稅系副教授沈肇章說,這是降低關稅的必要性。
減免稅政策留下空間
沈說,其實,我國降低關稅稅率或削減非關稅措施,并不象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會對我國產業造成傷筋動骨的影響。沈分析,在開放之初,我國為吸引外資、促進外貿和重點發展某些地區及項目,出臺了不少減免關稅的政策,以致我國實際的關稅收入與名義上的關稅收入差了一大截,也就是說我國名義關稅稅率比實際關稅稅率要高得多,比如1997-1998年,我國名義關稅稅率為17%,而這兩年的實際稅率分別只有3%與7.9%,在目前減免關稅的積極效果逐漸消失的狀況下,過去減免關稅的政策實際上可為現在降低關稅留下巨大空間。
調整稅率結構將騰出空間
有人統計,在1997年10月1日關稅調整后,我國具有競爭性?紡織品的平均關稅稅率為32%,而我國一般很少進口的商品關稅也很高,如一次性打火機的關稅稅率為25%,桑蠶絲機織物的關稅稅率為27%,對這些有競爭性?或實際也很少進口的商品征收過高的關稅,實際上就拉高了我國的名義關稅。因此,1999年1月1日與2001年1月1日這兩次降低關降,降幅最大的也就是這類實際沒用的關稅保護。沈說,今后合理調整我國進口商品稅率結構,還會為降低關稅騰出空間。
國內稅增收減輕降關稅壓力
沈分析,這幾年我國稅收收入大幅上升,2000年繼1999年突破萬億元大關后達到12660億元,這就使財政對關稅的依存度降低,這就為降低關稅減輕了外部壓力。同時,自1998年以來,國家加強打擊走私、騙匯、騙取出口退稅等,也客觀上為降低關稅擴展了外圍空間。
3、降低關稅,誰人歡喜誰人愁
盡管我國降低關稅仍有空間,但中山大學財稅系教授楊衛華說,按我國入關承諾,隨后幾年,不僅一些具有競爭力的行業要降低外國產品入關?門檻,而且一些不具競爭力行業或幼稚工業的進口關稅也將大幅下降,如此次關稅降得最多的前三名依次是交通工具、農產品、紡織品,除后者在我國還有一定的競爭力外,其它兩種都是我國的弱勢產業,不得不降低的關稅勢必對相關產業產生影響。
農產品受影響最大
可能影響最大的就是農產品,去年我國農產品的平均進口關稅還在40%,但到2004年要降至17%,一些重點產品還可能降至14%左右。楊教授分析,盡管我國糧食、棉花、植物油、食糖、羊毛5個農產品在關稅配額制度下可獲得適度保護,但占居民日常消費大頭的蔬菜、水果、漁產品等將放開競爭,這對尚未形成規模生產的這類農產品將產生較大沖擊,進而有可能引起農村剩余農動力大批涌向城市。
短期對汽車影響不大
自去年年底以來,我國接連有五、六個轎車新品種下線或投放市場,我國汽車商在“入世”最后期間搶閘入市,自有苦衷。據了解,隨后幾年,我國進口關稅降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汽車工業,據稱我國加入WTO后,汽車進口關稅稅率將由目前的80%-100%降至2005年的25%,汽車零部件平均進口關稅稅率將降至10%,并取消進口配額,對我國尚處發展階段的汽車工業影響不可低估。但也有專家分析,此次交通工具的進口關稅稅率?降幅最高,達24%,反映在車價上可降5%-10%,對幾十萬的車價看來影響不大,況且我國還對汽車進口要征收17%的增值稅和5%的消費稅,短期內對我國汽車工業產生影響不大。
醫藥業競爭將加劇
2000年醫藥業也是十分熱鬧,但我國藥品開發和生產素質低,恐怕在“入世”后,當藥品進口關稅稅率降至6%左右時,與國外同行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金融電信商業受挑戰
對降低關稅稅率,國內消費者和經營者心態反差最大的恐怕就是金融、電信和商業。在加入WTO后若干年內,將允許外資在電信領域中占49%的股權,在增值性服務和尋呼等服務業中占50%的股權,這將迫使同類企業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效率和經營模式,并降低收費價格。加入WTO后,我國在2年內允許外資金融機構經營人民幣業務,這對管理水平較低的國內金融企業將產生新的挑戰。在商業領域,加入WTO后,我國將在5年內取消對分銷市場的限制,這將使商業企業的批發和零售業務面臨激烈的競爭。
關鍵行業應予保護
楊教授說,有國外相關產品競爭,當然對國內消費者享受更多的優質產品和服務以及刺激國內同類行業的發展有必然的好處,但對國內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產業或幼稚產業,我國在遵守“入世”協定的前提下,還是要想方設法加以保護。楊說,隨著進口關稅稅率的降低,非關稅措施也會隨之減少,但可發揮內地稅的調節作用,如征收增值稅或消費稅等,來彌補關稅降低對關鍵行業的過大沖擊。(本報記者謝孝國實習生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