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不久參加一個勞動學會主辦的研討會,一位教授在會上說過這樣一句話:下一批大款將可能在下崗人員中產生。乍看起來頗覺新鮮,想一想覺得不無道理。是的,很多時候,路是逼出來的。王永慶、李嘉誠、松下幸之助的成功故事莫不如是。下崗大嫂通過奮發成功的事例已不在少數。
21世紀是自己當老板的時代。為什么要讓自己一輩子固定在一個單位、一個崗位上?為什么不嘗試著自己當老板?下崗,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悲慘的結局。然而,對有些人來說,下崗何嘗不是為人生提供新的發展機遇。為什么不逆向思維想一想?啊,原來天地如此廣闊。
秦末的項羽有破釜沉舟的故事,同時代的韓信也以致之死地而后生名聞天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樸素真理,人在享樂的環境中,往往喪失斗志,而放到艱險的環境,努力掙扎,苦心奮斗的潛力就會發揮出來,反而能做到原來根本沒有想過的事情。
再看看周遭的不公平競爭,聯想曾經的下崗經歷,不都挺過來了嗎?上一次我是被迫下崗,這一次,我要選擇主動下崗。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得不到提拔,說是沒經驗;當我們有了經驗時,卻又說年齡偏大。反正,體制問題、計劃經濟時代的官僚主義依然沉重。不如投身到市場經濟進程中去學游泳。美國的一流人才在商界,中國未來的趨勢也應當差不離兒。
我參加工作已5年,未來的5年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世紀之交,中國經濟進入快車道,深圳提出到2005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呢?是否也應該馬上行動起來?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切都迅速地進行變革。我還坐在機關里固守著傳統的論資排輩?算了吧,還是大膽主動出擊一回吧,人生能有幾次主動選擇?
記著教授的話:下一批大款是下崗人員。說不準真的成了老板。(蔡可)〈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