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成就與治學精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3日 18:20 中評網 | |||||||||
張曙光 盛斌的《貿易的政治經濟學》是一篇高水平的博士學位論文,是我國國內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領域的一部開創性著作,填補了國內這方面研究的空白。在論文成功的背后,是作者嚴謹的學風和認真的治學態度。在世風日下和學風敗壞的情況下,這也許是比論文的成就更為重要、更為珍貴、更值得褒揚的東西。筆者的評介就從這里談起。
1, 治學精神:勤奮、嚴謹、踏實、認真 對中國貿易政策的制定過程進行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是一個難度很大的課題。這也許是在此之前無人敢于涉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貿易政策是一個公共產品,而且是一個特殊的公共產品,其制定雖由政府選擇和決策,但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關系和利益,不僅涉及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而且涉及到政府的各個部門;不僅涉及到各個不同的廠家商家,而且涉及到不同的利益集團和利益群體,諸如工會、商會、消費者等;不僅涉及到國內的各個機構和人士,而且涉及到國外的各個方面,包括國際組織、外國政府、各國廠商和各個利益團體。對于這樣一個復雜的對象能夠全面把握、深究其里、條分縷析,實在不易,能夠有所前進和有所創造就更加困難。沒有攻克難關的堅強意志,不下一番若功夫,是不可能完成的。 其次,貿易的政治經濟學是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一門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既涉及到經濟學和貿易理論,也涉及到政治學和國際關系學;既包括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問題,也包括很多重要的實際問題,有的甚至涉及到政策藝術之類的東西,要對此作出恰當和獨到的分析,既要把握有關的經濟學和政治學的理論和分析方法,又要深入觀察貿易政策的決策實際及其具體運作過程,對各個行為主體的互動和博弈情況有透徹的了解。這也是學養不深、基礎不牢、訓練不到的人無法做到的。 再次,如果說對于中國貿易政策決策進行實際描述和理論分析相對容易的話,那么,要對其進行實證分析和經驗檢驗則要困難得多,這里不僅有通常遇到的所用資料的可獲得性問題,還有對于統計分析和計量分析方法的掌握和運用的問題。對于研究中國問題的中國學者來說,這兩個問題都是不易解決的。在中國現行制度條件下,貿易問題是一個敏感的問題,這方面的資料很多還處于保密狀態,否則,我們為什么至今只能從國外取得有關中國加入WTO談判的有關資料。至于計量分析困難也許不在于對方法的掌握,而在于如何針對中國的實際選擇恰當的計量指標和計量方法。一般來說,中國學者在這方面的訓練不夠,筆者在前兩篇論文的評介(2000)中明確指出了這方面的缺陷。 然而本文的作者比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困難,作出了自己的創造。文章結構框架和條理之清楚,邏輯思路之明晰,分析論證之充分,方法運用和資料處理之純熟,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說明作者不僅具有札實的理論功底和良好的專業訓練,而且理論文獻的梳理和評述,實際資料的積累和加工,分析方法的把握和運用,做得相當精細和用心,在重讀該文時(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前曾經讀過一遍),我的確為作者嚴肅認真的治學態度所感動。這里,我想高呼一聲:此舉實不易,愿君能長久;自有后來人,更上一層樓。 對于作者治學態度的上述評價,筆者不想多費筆墨,只想舉兩個例子略作說明。 第一個例子是,為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開始自己的研究,作者對已有文獻的掌握和運用,的確下了很大的功夫。不僅注意了解本領域的中文文獻,而且更努力把握本論題的外文文獻。作者列出的中外文參考文獻達280篇之多。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列舉參考文獻之多,而在于是否真正讀過和是否與本項研究所討論的問題真正相關聯。自從國內開始實施參考文獻制度以來,有些人也在文后列出了一些參考文獻,但是,有的與其討論的問題沒有什么關系,有的還有搞錯的地方,看來在這方面也發生了假冒偽劣的問題。然而,本文的作者與此不同,所列參考文獻不僅是自己閱讀過的,而且是與本文討論的問題密切相關的。這一點集中表現在第二章的文獻評述中,就是從篇幅最短的第七章和第九章也可以看得出來。在第七章作者為了建立中國貿易保護的政治經濟模型,首先評述了Branstter和Feenstra建立的分析中國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政治過程模型,既說明了它對Grossman和Helpman方法的發展和對中國現實的解釋能力,又指出了它在制度前提假說方面存在的嚴重缺陷,認為中國雖然存在著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但貿易政策決策仍然是中央政府的權力范疇,因而模型中出現的應是中央政府而非地方政府的目標函數,從而為建立自己的模型和確定模型參數奠定了基礎。而在建立起自己的模型以后,又將其中兩個最重要的政策結構參數與已有文獻中相應的模型相比較,既說明了它們之間的同異之處,也表明了作者的前進和創造。在大約一萬字的內容中(很多是模型公式),引述有關文獻20多處。在第九章第二節展望未來需要研究的問題時,短短的五、六千字,引述的文獻將近40 處。可見,作者是以極其嚴肅的態度地對待自己列示的參考文獻的。 第二個例子是,且不說正文的分析和討論,作者為了說明自己的論題,共制作了16個專題、34個圖示,54個表格和數據附表,此外還有數百個注釋。真正可以稱得上是資料翔實,數據豐富。這項工作的完成,決非一日之功,沒有一種對學問的認真、負責和虔誠的態度,對這種事情是連想都不會想的。為了做好這些事情,作者除翻閱大量文獻外,利用各種可能的機會和手段向他人請教。例如,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教授、貿易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代表人之一R. E. Baldwin長談,請教方法論問題,與聯合國統計處Karen Cassamajor女士聯系,取得了統計標準轉換對照表,通過電子郵件從世界貿易組織Anne Jeffery女士和Peter Werner先生處獲取實證分析文獻和關于中國加入WTO工作組的報告,以及利用在哥本哈根商學院作訪問學者的機會和條件,對文章所作的多方面的補充和修改。這一切都表現了作者對待學問專心致志和一絲不茍的精神。 2, 論文貢獻:理論、方法和政策實踐 前已指出,本文填補了國內有關貿易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開創性,其作出的貢獻是多方面的。這里主要討論以下三點。 首先,關于貿易政治經濟學的文獻評述。 筆者曾經多次高度評價過文獻綜述在理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1996),但是,時至今日,在這方面下功夫的人不多,很多人認為這是"小兒科"、"初級班",不大愿意作這種所謂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因而,在國內的理論刊物上,我們很少看到象樣的理論綜述文章。其實,作文獻綜述本身就是從事研究,而且是最基礎、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本文的文獻評述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 在文獻評述中,作者概述了貿易政治經濟學的問題提出、研究現狀、基本觀點和方法、以及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的脈絡、特點和結論。不僅給尚未涉足或剛剛涉足這一研究領域的學者一個總體概貌和一個進入指引,而且成為本文創造的基礎。不論是本文框架結構的建構,還是本文創新觀點的提出和闡述,都是由此出發的。比如,作為本文中心內容的四、五、六章就是從這種評述的啟示中自然得出的,其創新之處在于,在這個框架中裝進了中國的故事,從而豐富和發展了對貿易的政治經濟學分析。這樣就描述和勾勒出中國貿易政策決策的總體框架結構,并從政府目標和權威、國內利益影響和外國政府及國際貿易制度約束等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了他們的行為動機、行為方式和行為績效。 其次,關于中國貿易政策決策因素和過程的分析 作者對于中國貿易政策決策過程的描述和分析是切合實際的。從這一描述和分析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出影響中國貿易政策決策的因素,而且可以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不僅可以發現它們在貿易政策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可以觀察它們的過去、現狀和未來變化,進而揭示了中國貿易政策決策過程不同一般和其他國家的特點。 文章根據貿易政治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和中國的實際,不僅描述了中國經濟政策的決策機制和政府過程,而且把影響中國貿易政策決策的因素分為三個方面,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深入的分析。這里有幾點討論是值得特別提及的。一是作者從政治體制的性質決定政策決策的制度結構出發,認為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典型特征是"依存市場的集權主義"和"國家戰略主義"。政府目標和國家利益在貿易政策決策過程中占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起著最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通過貿易發展規劃、貿易發展戰略、貿易控制方式、政府產業政策、國家經濟安全、國際收支平衡以及非經濟目標的確定和實施表現出來。二是隨著改革的深入和政治民主化進程的推進,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結構和利益主體,其利益表達有了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和機制,并對貿易政策決策的影響日益增大,但在目前條件下,中央行政部門和地方政府對貿易政策決策的直接影響力相當明顯,而非行政性的利益集團的影響則是分散的、間接的和邊際性的。進而明確特指出,在中國分散主義是有限度的,其協調意義重于制衡。三是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對外開放度的提高,世界貿易體系和國際集體行動對中國貿易政策決策的影響明顯增大,這種影響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即加入GATT/WTO多邊體制的談判,在APEC區域貿易組織內的復邊協商和貿易自由化進程,與主要貿易國(如美國)之間的貿易爭端及其解決,并指出這種影響是雙重的,中國貿易體制改革的方向和貿易自由化推進的程度,是與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四是把上述幾個方面綜合在一起,明確指出中國貿易政策決策的過程是一個多層面、多方位和多維度的機制,而貿易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是各方面相互博弈和妥協形成的均衡,恰當地分析和估計各個層面、各個方位和各個維度在貿易政策決策中的影響力和作用度,就能對中國貿易政策決策作出科學的實證性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盛斌的文章從理論上再現了這一豐富多彩的博弈過程。 再次,關于中國工業貿易保護結構的經驗實證 前已指出,認真的有理論假說的經驗實證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特別是在中國經濟學界,很大一部分人都喜歡宏觀敘事,不愿意做札札實實的調查研究、資料搜集、數據處理和經驗檢驗,更何況對象貿易政策決策這樣復雜的問題進行實證分析。而盛斌關于中國工業貿易保護結構的經驗實證,確有其獨到之處。 如果說前面幾章分析的結論對中國貿易政策決策過程提出了一種理論的解釋,這種解釋的真理性和解釋力究竟如何,是一種尚未得到驗證的猜想和說法,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種理論的假說,因而進一步的假說檢驗就非常重要。然而,要進行經驗檢驗,就需要把上述的理論假說模型化,構造出相應的理論假說模型。作者通過文獻評述和理論分析,認識到現有的貿易政治經濟學模型都是建立在西方國家政治體制的基礎上的,其基本特征是分權制衡原則和利益集團的專業化活動。而中國政治體制和貿易政策的基本特征?quot;依存市場的集權主義"和"國家戰略主義",它主要是從供給方面反映貿易政策的決策過程,專有要素模型和特殊形式的政府目標函數構成該模型的核心。據此,作者構造了一個新的理論模型,把貿易政策變量的"最優"決定歸結為反映國家福利分配和利益影響的一系列外生參數,并從中提練出模型中的兩個政策結構參數b和q。前者為資源稟賦(勞動和特殊要素)的收入相對于關稅轉移支付和消費者剩余的權重,表明政府對生產者或消費者利益重視的程度;后者為政府賦予不同部門i的特殊要素收入(利潤)的權數,它從政治供給方面反映了政府對不同部門發展的"戰略傾斜"程度,從需求方面反映了不同行業對政府進行游說和影響力的差別。這就為其進行數據處理和實證檢驗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框架和方法。 作者對中國工業貿易保護結構的政治經濟決定因素所做的回歸估計和結果分析是非常認真和仔細的。不僅建立了四個理論假說模型,即國家利益假設模型、利益影響假說模型、混合模型和貿易自由化模型,而且利用中國36個工業行業三個年度的實際數據分別進行模型回歸,對理論假說模型進行了檢驗。得到的結論是:促進和發展戰略產業的"國家利益模模型"最能反映中國貿易保護結構的政治經濟決定因素,而"利益影響模型"的效果則是邊際性的和不穩定的,維護社會公平、減少調整成本和改善收入再分配的"國家利益模模型"并不適用于中國的現實情況,應用后向法和合并數據法估算的"混合"模型也基本上印證了這些結果。最后,貿易自由化實證模型表明,中國削減關稅的進程比以前更加激進,并體現了在世界貿易體系中所承受的巨大外部壓力。 3, 幾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作者在論文的結論和前瞻中,對未來需要研究的問題提出了四個方面,即貿易政策的時間序列和周期變化,政府行政機構的能力與貿易政策的選擇和執行,貿易自由化的前景和結構調整,貿易保護成本的測算和分析。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值得討論的問題。筆者只想提出幾個重要的問題與作者作些進一步的討論。 1) ,關于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的關系。 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歷來是貿易理論和貿易政策的兩個緊密聯系的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徹底的自由貿易和完全的保護貿易都只存在于貿易理論的抽象中,而在經濟政策現實中,卻是二者的某種程度的結合。這是由二者的內在聯系決定的。筆者曾經明確指出,自由貿易決定了貿易利益的創造,保護貿易決定了貿易利益的分配,利益創造和利益分配的統一和均衡決定了現實的貿易狀況(1996)。不過,需要進一步討論的是,貿易利益的分配也包括有兩個方面,一是貿易利益在相互貿易的國家之間的分配,因為,貿易保護的方式和程度會通過改變貿易條件而改變貿易利益的國別分配;二是貿易利益在國內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分配,因為,不同的保護方式和程度會改變不同集團參與貿易的情況。這兩種利益分配又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國家之間的分配決定了國內不同集團之間分配的總量,而國內不同集團之間的分配又制約著貿易利益的創造,反過來又影響到國家之間的分配。所謂貿易政策決策,實際上就是對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結合程度及其具體結合方式的選擇,而參與決策的就是參與這兩種利益創造和利益分配過程的個人和集團。不同的政治體制和經濟結構決定了這些集團對這兩個過程的影響力及其在總貿易利益中所能分享的權重。從這個角度來看,作者的分析包括了上述的內容,因而是有道理的。但是,文章在作理論討論時,并未十分明確地從這里提出和說明問題。這也許是該文不足的方面之一。因為,如果能夠從這里提出問題,第三章的分析框架也許不是從一般的經濟決策出發,而是從貿易政策決策出發,一般的經濟決策只是貿易政策決策的疊加和放大而已,或者說,后者只是前者的一個重要而又相當典型的案例。這樣,本文的邏輯結構也許會更加完美和更加合理。 2) ,關于壟斷性部門和競爭性部門在貿易政策決策中的作用及其分析 在進行實證分析時,為了檢驗已經提出的理論假說模型,作者提出和設定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解釋變量。如在保護和發展戰略產業的政府目標假說下提出的自變量有工業增加值率、勞動生產率、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競爭力指數、用匯集中度、虛擬變量和非關稅壁壘的頻數比等;在維護社會公平和收入再分配的政府目標下進行回歸的自變量有非富余職工的比重、非熟練勞動力的比重、51歲以上職工比重、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職工比重、平均年報酬和就業人數占工業職工總數的比重等;在檢驗利益影響假說模型時選擇的自變量指標包括廠家數目、出口外銷比、進口滲透率、資本密集度、利稅總額、國有企業增加值占行業增加值的比重、中外方的股權比、地區集中度和最終消費的比重等。指標不能說少,也不能說不全。但是,有一些分析也許更有代表性。其中競爭性部門和壟斷性部門的關系就是其中重要一例。作者并未對此給予應有的重視。 筆者提出這一問題是從我國加入WTO的現實出發的。對入世影響的分析,給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基本結論,即在忽略我國反應的假定條件下,受影響最大的行業是那些深受政府控制和保護的行業,特別是一些行政性壟斷的行業,而有利的行業卻是那些經過競爭"洗禮"的行業。如果作出進一步的推論,那么至少從行業的層次上看,入世的后果是競爭的充分性和公平性的函數,即競爭越充分和公平,入世的有益性就越能得以體現,反之則反是(張曙光,趙農,2000)。雖然這一因素在某些方面與所謂主導產業和國有企業有些重合,但它會提供一個新的分析視角,使得在進行理論的描述和分析以及經驗實證時更能反映中國的實際。 3) 關于政府競爭 中利益的協調和制衡、以及行為的規范和創新 在中國貿易政策的決策和執行中,充滿了政府之間的競爭,這種競爭既包括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的縱向競爭,也包括地方與地方之間以及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橫向競爭,既包括正當的競爭,也包括不正當的競爭,既包括對規則的競爭,也包括既定規則下的競爭。作者在第五章中對此作了很多分析,但角度是集權和分權、及其在總體決策中的影響力和權重。如果從政府競爭的角度來考察,也許會發現一些新的故事,形成一些新的認識。 例如,關稅減免政策的制定、實施和變遷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為了鼓勵某些部門和地方的發展,國家制定了關稅減免政策。一旦此門一開,各個門紛紛提出自己的減免要求,于是關稅稅則委員會的一些會議,平衡各部門的關稅減免事宜成為中心議題,以至出現了一些互投贊成票的現象,如果將1994年關稅減免的內容列示出來,共計有19個部門的數十項內容(張曙光等,1998)。至于各級地方政府則根據各自的需要,自行決定減免的方面。于是形成了關稅減免的政府競爭。這種競爭不僅造成了中央收入的流失,而且扭曲了關稅的作用。這種競爭的不利后果積累到一定程度,特別是加入WTO的壓力,就導致了關稅減免政策的統一和進一步透明化,從一事一議的內部討價還價過渡到對外統一的關稅自主減讓。 再如,走私和反走私,作者是從特殊利益集團的角度來討論的,這也是政府間惡性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的一個有趣的案例。在一般情況下,走私和反走私的斗爭始終存在,走私是走私分子的不法行為,既無法形成特殊利益集團,也沒有普遍的政府背景,但是,在中國轉型的過程中,表面上看,走私是一些不法之徒的逐利行為,實際上,大規模地走私都有著政府間競爭的背景,黨政軍機構的一些掛靠公司成為走私主力,地方政府的保護主義行為成為其泛濫的條件。中央政府大規模的反走私斗爭,一方面是維護中央的財政利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凈化和維護貿易秩序。因而,其實施不僅要針對走私者的不法行為,而且要釜底抽薪,從規范和約束政府行為入手。黨政軍機關與所辦的公司和掛靠的公司徹底脫鉤,其意義在于建立和維護市場秩序。 參考文獻: 1, 何夢筆,2001,政府競爭:大國體制轉型理論的分析范式,《天則內部文稿系列》,第1期。 2, 張曙光,1995,企業理論創新及方法方法改造--兼評張維迎的《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收入《中國經濟學和經濟學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3, --,2000,貨幣供給:外生性和外生性的比較,寧詠著《內生貨幣供給:理論假設和經驗事實》(主編評介),經濟科學出版社。 4, --,2000,博士論文成功的要素和方法,楊建龍著《關于外商投資與外資政策的博弈分析》(主編評介),經濟科學出版社。 5, 張曙光、張燕生、萬中心,1996,中國貿易自由化進程的理論思考,《經濟研究》第11期。 6, --、--、--,1998,Measuring the Costs of Protection in China,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Washington,DC(中國貿易保護代價的測算,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出版。 7, 張曙光、趙農,邁向公正規則下的競爭性經濟:加入WTO及其應對方略,《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經濟顧問報告》,2000年第6期,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