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人民幣貶值的看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1日 18:57 《WTO經濟導刊》 | |||||||||
林毅夫 一月三日出版的《亞洲周刊》封面專題,報道我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系列活動紀念講座上,發表題為《我國通貨緊縮的成因與對策》的演講時,談到“以人民幣貶值來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以改善大陸持續不斷的經濟緊縮“,并認為“人民幣貶值似乎是勢在必行“。但這一報道沒有全面準確反映我的觀點。
由于中國大陸的通貨緊縮已經持續了兩年,除了貶值之外,各種通常可以用來刺激需求的手段,有關部門都已經采用了,但均未取得預期的效果。近來,有些國內學者和國外來訪專家建議以貶值來治理通縮,因此,當被問及人民幣是否會貶值時,我認為通貨緊縮如果繼續惡化,政府以貶值做為治理通貨緊縮政策的可能性將會增加,但我個人一向反對這種主張。 首先,外貿出口雖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左右,但中國的出口以來料加工為主,出口總值中有一半必須抵扣進口的中間產品和原材料的價值,因此,即使貶值能使外貿出口增加10%,對總需求的增加也只有GDP的1%左右。但中國目前的通縮的原因是各個產業部門生產能力過剩30%甚至更多。因此,貶值即使對出口有刺激作用,也將如已經采行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和收入政策一樣無補于事。而且,中國主要的出口產品如紡織品,在歐美市場有出口配額的限制,貶值對出口的刺激作用不如預期的高。再者,外貿出口的增長率在1998、1999年急劇下降,是對東亞地區出口萎縮所致;而對東亞地區出口的減少,則是受金融危機影響、該地區國民收入銳減、消費需求下降引起。如果人民幣貶值太少,對出口的刺激作用微乎其微。如果貶值太大,可能引發東亞地區新一輪的競爭性貶值,既抵銷了人民幣貶值對歐、美、日等地出口的刺激作用,又可能延緩了東亞地區的復蘇,而使對東亞的出口難于恢復到往日的水平。 人民幣貶值與否,不僅應該考慮對出口的影響,而且還應該將其他可能產生的副作用計算在內。中國的外債水平已達1400億美元左右,人民幣貶值將增加還本付息的負擔。人民幣一貶值,也有可能影響一般人對香港貨幣當局維持聯系匯率能力的信心,而使香港剛剛恢復生機的金融市場再蒙陰影。人民幣貶值如果引發東亞地區的競爭性貶值,延緩了東亞地區的復蘇,將使中國政府在過去兩年中,由于維持人民幣不貶值而取得的國際信譽付之一炬。所以,人民幣貶值對中國來說將是得不償失。 我在《我國通貨緊縮的成因與對策》的演講中,指出當前的通貨緊縮是由于1991到1995的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投資冒進,生產能力在這五年增長了將近3倍,但消費才增加50%。因此,中國經濟在“八五計劃“完成以后,突然從過去的短缺變為過剩。目前,各個制造業部門的生產能力普遍存在30%甚至更多的過剩。在生產能力出現普遍嚴重過剩時,經濟容易出現惡性循環。因為,在此情況下,一般企業將很難找到好的投資機會,整個社會的投資需求必然下降;同時,企業開工不足,設備閑置,利潤下降或虧損,職工將面臨企業破產和失業的危險,導致職工的永久性收入預期下降,整個社會的消費需求也跟著下降。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雙雙下降,將使生產能力的過剩更為嚴重。 一般經濟學教科書上所講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收入政策和匯率政策在出現生產能力嚴重過剩而引起的通貨緊縮時將失去效用。因為,只有在國民經濟的供給和需求大致相等,社會總需求或總供給只要發生一、兩個百分點的變化,供需的平衡就會從天平的一側傾斜到另一側時,使用這些政策才會發生顯著作用。但是,在各個行業生產能力普遍過剩30%甚至更多的嚴重情況下,這些政策不管是單獨使用或是下猛藥同時使用,都達不到把天平從過剩的一端抬起的作用。要解決生產力嚴重過剩所引起的通貨緊縮必須另辟蹊徑,創造一個足夠大的需求來消化過剩的生產能力,經濟才有望恢復到正常的增長。在人口占全國總人口70%的農村,同生活有關的基礎設施十分落后,因此在上述的那次講演中,我提出“新農村運動”的構想,建議政府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一場以實現農村自來水化、電氣化、道路網化為核心的新農村運動,加快農村地區和消費有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有限的財政支出必須用在能夠四兩撥千斤的地方,才能有效啟動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