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財經11月28日消息 人們記憶猶新,中國在1998年中國內受通貨緊縮困擾,外受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突出表現在社會需求不足,經濟增長速度緩慢。為了應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避免中國可能出現的經濟下滑,保持國民經濟繼續快速健康地向前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果斷地做出了擴大內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這一重大戰略選擇決策。
風險有幾多
據中國經營報消息,對于積極財政政策的地位和作用,已無需過多渲染,大家都已十分明了。但是,積極財政政策作為特定背景條件下的應急措施,人們對近期是否繼續實施,其爭論到最后的一個焦點,就是這一政策到底有多大的財政風險。
——從國際比較看,我國債務還處在相對偏低的水平上。所謂財政風險,指財政面臨支付危機的可能性,集中表現為赤字和債務的膨脹,其主要衡量指標為赤字率(即財政赤字與GDP的比率)和債務負擔率(即國債金額與GDP的比率)。2000年中央財政赤字約2600億元,比1997年財政赤字1130億元翻了一番,赤字率由1.5%提高到2.9%;國債余額達1.3萬億元,比1997年的6075億元翻了一番,債務負擔率由8.2%提高到14.6%。如以國際公認的“馬約”標準,國債負擔率60%、赤字率3%作為安全線標準計量,我國目前財政赤字率和債務負擔率仍還處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內。何況,馬約的國債規模標準是按當時歐盟各國平均值計算的,主要目的是要求達不到目標的國家必須努力達到相關標準,完全反映的是歐盟當時經濟發展程度下的一個平均水平和經驗數字。從我國國債規模合理性看,如要比照這一標準,筆者認為還應進一步放大。也就是說,在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繼續增發一定數量的國債,是有一定空間的,不會引發通貨膨脹,也不會引發債務危機。
——從目前我國財政實力看,政府有能力承擔改革成本。經過20年的經濟改革和發展,一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的經濟發展的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已基本形成,“九五”期間,全國財政收入年均增加1428億元,2000年國家財政收入達13380億元,年均增長16.5%。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的不斷增長,使得政府有能力承受國債負擔,并把赤字和債務規模控制在國民經濟和國家財政可承受的范圍內。
——從金融方面看,較大的存貸差為國債發行騰出了空間。銀行目前存貸差較大,2000年全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12.4萬億元,貸款余額9.94萬億元,存貸差2.46萬億元,這種趨勢在2001年仍未改變。所以,銀行存款大于貸款的差額,有利于商業銀行發行一些長期國債,將一部分儲蓄轉化為投資,這既有利于提高銀行資金運行效率,也不會導致貨幣發行量增多。從某種意義上說,只要國債有人買,就存在著發債的空間。事實上?國民儲蓄率高的國家更有條件擴大赤字水平和債務規模。例如希臘1989~1991年赤字率曾達到15%~23%,90年代前期赤字率在10%左右,但沒有出現財政危機。日本20世紀70年代以來,除兩年財政盈余外,其他年份都是赤字,目前赤字率達到8%,債務負擔率達到120%,也出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財政危機。
——從市場供求關系看,我國有一個龐大的內需市場。“九五”以來,我國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狀況基本結束,市場物價持續在低水平運行。顯然,積極財政政策不會導致通貨膨脹。加上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內需市場十分龐大。只要有一個寬松穩定的投資環境,老百姓對政府有信任和信心,即使國債余額大些?筆者認為不可怕也沒什么了不起。目前俄羅斯的債務危機主要因公眾對政府失去信心,首先是一年期國債發行出現困難,政府不得不大量發行3個月短期國債,接著政府表示到期債務需要延期支付,從而引起國際市場盧布大幅貶值。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前景看好,老百姓對政府充滿信心,這些都是支撐持政府發債的積極因素。
——從當前形勢看,積極的財政政策還不能退出。當前世界經濟增速下滑,隨著美國“9.11”恐怖事件影響和近期美阿戰爭發生,2002年不確定因素增加,世界經濟沒有擺脫緊縮的趨勢,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將會進一步顯現出來;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通貨緊縮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抑制,供過于求的總體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物價水平仍然偏低,國內消費增長短期不會有大的提高;在今后相當長的經濟調整期,內需不足的狀況將經常性的存在,通貨緊縮的壓力將取代通貨膨脹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刺激經濟的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唯有靠擴大內需,而更多的籌碼又要押在“投資”身上,即通過積極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發展。所以,四年的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我國國民經濟才剛剛出現走向良性循環的重要轉機,但這種轉機的基礎還不牢固,如過早讓積極財政政策淡出,可能會出現前功盡棄的局面。
花好血汗錢
政府動用積極財政政策這一“殺手锏”,使得中國經濟從2000年年中開始,逐漸擺脫了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然而,進入2001年,由于全球經濟的持續放慢,特別受美國“9.11”恐怖事件的影響,使得我國外貿出口增幅逐月遞減,經濟增速不斷放慢。美阿戰爭目前還在激烈搏斗中,給未來經濟發展增加了變數。所以要鞏固我國目前來之不易的發展態勢以及經濟回升的好形勢,近期中國必須保持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和必要的力度,通過增加政府投入帶動民間投資,促進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那么?當務之急究竟如何用好國債這筆人民的血汗錢呢?
——在政策效能上,要進一步強化國債資金的導向和帶動作用。我國目前財力還不寬裕,國家能用于投資建設的預算內資金和能發放的政策性貸款數額也有限。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能用于投資建設的財政性資金,僅約3000多億元左右,約占全社會投資總量3萬億元的十分之一左右,即使加上每年發行的1000多億元的建設債券,也不過占全社會投資的七分之一左右。目前國內的高儲蓄率不能在國內充分利用轉化成投資,其原因是民間投資增長顯著低于國有投資增長。所以如何發揮國債資金的導向和示范帶頭作用,是我們制定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政策趨向上,要進一步突出國債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為解決當前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要增加對農業項目投入,稅收政策要考慮調整農業稅和稅費改革的新途徑,提高農民收入,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要適當提高國債資金在西部地區使用的比例,制定和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引導和帶動各類投資主體對西部地區增加投資;應加大國債資金對社會保障的支持力度,穩定城鎮居民的支出預期;要加快前幾年開工在建國債項目,包括基礎設施、環保和生態建設、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國家儲備糧庫等,力爭盡快完成在建國債項目的收尾工作,使之盡快發揮效益。
——在政策構成上,要進一步控制國家的赤字規模。由于長期以來,我國財政體系內部積累了大量問題,財政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爛賬壞賬一大堆,需要我們不斷調整稅制、增加收入。還要規范政府行為,加強預算,減少赤字。事實上,如果不是90年代中期以后經濟增長出現滑坡現象,以及貨幣政策實施效果不明顯的話,擴大赤字水平和國債規模本不應成為政策上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們應加快調整和優化我國的財政支出結構,逐步建立公共財政框架。在加入WTO的背景下,要注意按照WTO的規則調整財政政策,包括利用財政政策支持出口和優化進口,以防止加入WTO對中國經濟的沖擊;要積極探索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新方式,減少直至停止財政對一般性競爭性領域的投資,切實保證重點支出的資金需要;要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切實加強管理和監督檢查,有效解決國債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虛報項目,騙取、挪用國債資金,項目管理不嚴,工程質量不高以及損失浪費等問題,并盡可能壓縮不必要的開支,努力控制國家赤字規模,防患于未然。
——在政策后續上,要進一步探索積極財政政策逐步淡出的可能性。從近期看,我國的國債政策主要還是一種應急性的操作措施,主要功能是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和為基礎設施籌集資金,而隨著經濟穩定健康地向前發展,我們還應未雨綢繆,為積極財政政策逐步淡出,做必要的準備,這就需要我們努力重點要做好相關政策的協調與整合這篇大文章。即要加大貨幣信貸、匯率等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共同促進經濟發展。一方面要全面落實擴大內需和調整經濟結構的各項措施,進一步改善金融服務,保持金融對經濟增長的必要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又要密切關注經濟運行特別是物價走勢,注意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還缺乏必要的依托,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缺少國債市場的配合。
因此,應把目前有限的國債回購業務擴展成為公開市場業務,這樣有利于化解金融風險,便于民間投資組合多元化;要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形成企業自主決策、自擔風險、銀行獨立審貸、政府宏觀調控的新機制,減少政府對企業和社會投資的行政審批,采取多種措施擴大社會投資,鼓勵各類社會投資者增加投資,引導他們對基礎設施和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事業進行投資。 (完)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