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
“小農意識”妨礙農業結構調整的事例,發生在市場經濟相對發達的浙江(有關報道刊11月21日本報《華東新聞》第十三版),是很值得研究的現象。
“小農意識”,也稱“小農經濟意識”,是一種與小農經濟相伴隨的落后觀念。生活
在生產力低下的小農經濟方式中的人們,常常表現為滿足于自給自足,缺少開闊的視野、遠大的目光,更看重眼前利益而難有長遠打算。在當代社會,這樣的意識是社會發展的阻力。因此,黨的農村工作指導思想中曾提出“教育農民”這一重大命題,目的之一正在于以社會主義的科學思想取代“小農意識”。
革命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是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也是變革“小農意識”的革命。的確有許多農民,經過戰火洗禮,成為具有先進思想的優秀人物、黨的事業的骨干力量。然而,畢竟新中國初期生產力水平仍然低下,市場經濟不發達,這樣的“社會存在”是很難讓廣大農民一下子擺脫“小農意識”的。農民思想觀念真正發生大的轉變,是在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背景之下。許多農民在真刀真槍的市場經濟競爭中成為大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業務范圍甚至遍及世界各大洲。在他們身上,就很難見到“小農意識”的影子。
從這段簡要的“中國農民思想變革史”,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新的思想能不能取代舊的意識,同客觀實際提供的條件密切相關。誕生新中國的革命,雖然是黨領導的全體人民推翻舊制度的革命,然而對于在人數上占很大比例的普通農民來說,先進思想難以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中憑空產生。第二,一旦解放生產力的大變革啟動,驅除“小農意識”也可以是一個不太長的過程。
現在,浙江農民讓人看到的是另一種情況:他們已經走上了現代經濟的軌道,從事的生產不但早已越出自給自足的小天地,甚至與世界大市場難解難分。然而,他們的頭腦里或多或少還存有“小農意識”,有時甚至比較嚴重。
是不是50年間農民們恰如桃花源中人,始終固守著舊有的思想觀念不放?其實不然。
在新舊社會制度嬗更之際,農民的“小農意識”是真正意義上的小農經濟觀念,具有安于現狀、自我封閉的基本特征。甚至在革命隊伍中,也有人以“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為奮斗目標———一種很有代表性的自給自足的愿望。在他們身上,揣著祖上傳下來的這種奮斗目標,革命勝利只是使目標有了實現的可能,而沒有使其理想更遠大一些。眼下的“小農意識”,與之有了很大的區別。農民們不是沒有發展的愿望,擁護農業結構調整本身就是告別“小農意識”的實際行動。可是,他們在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而心中無數的時候,不由自主地被多年形成的“小農意識”支配著,一次又一次作出了與其發展致富愿望背道而馳的選擇。
為什么金華的農民“濫用激素、膨大劑,甚至出現地栽佛手、柑橘嫁接等各種速成栽培法,導致佛手果實虛胖、香味不濃……”,以致損害了素有“世上奇卉、果中珍品”之稱的金華佛手的聲譽?這是因為,他們只知道金華佛手在市場上能賣出好價錢,卻沒有認識到金華佛手的品牌價值是與產品的高品質密切相關的,因而其生產在現代方式的外表下隱藏著“小農意識”的實質,落后的思想支持了錯誤的行動,結果手中的產品只有數量沒有質量。對他們而言,促使其拋棄“小農意識”的切入點,在于讓他們獲得比較完整的而不是零星片面的市場運行規則,懂得在經濟競技場上產品數量必須以質量為基礎才有意義。當這些觀念在農民心中扎下根來的時候,還有擱置“小農意識”的地方嗎?
為什么長興縣的農民看到“價格低于去年市場價”就不與青梅加工企業簽訂單,到頭來又因為沒有訂單而“眼睜睜看著青梅爛掉”?從根本上看,是農民一開始就擔心企業會殺價坑農,因而不由自主地在“小農意識”的支配下采取了自我保護的對策。在這里,一味責怪農民是沒有意義的,重要的是及時引導他們總結教訓,懂得現代農業遠非“春華秋實”那樣年年歲歲花相似,而要突破一時一地的局限看問題,入世后還要在國際大舞臺上觀測其動態、研究其趨勢,才能勝券在握。
先進思想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是在具備了產生先進思想的環境下就一定能自動產生。這個特點,賦予“教育農民”新的內涵。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