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派記者楊得志 袁鐵成
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國加入WTO這一歷史時刻之時,作為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最重要的議題——發起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卻進展緩慢。截至當地時間11日下午,各方代表依舊為發起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討價還價,互不退讓,一位印度代表告訴記者:“依然處于僵局之中。”
從1948年至今,全球已經進行了8個回合的多邊貿易談判。最后一輪就是自1986年開始的烏拉圭回合談判,它所達成的協議就是目前的世貿規則。然而,自從1995年1月1日世貿組織正式成立以來,尚未成功發起任何新一輪的多邊貿易談判。
今天,坐在多哈會場白色涼棚下的世貿組織成員的部長們,依然不會忘記兩年前發生在西雅圖的一幕:會議廳中,由于各方分歧嚴重而沒能發起新一輪談判;會場外,持各類觀點的示威者造成了街頭騷亂,第三屆部長級會議不歡而散……
有關專家認為,新一輪談判能否成功發起,主要看兩個方面:第一,會議能否就談判議程達成一致;第二,對烏拉圭回合協議執行情況的評價。來自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和49個最不發達國家就提出,必須先解決現有協議的實施問題,否則就談不上發起新一輪談判。
新一輪談判中的既定議題是農業和服務貿易的談判,其中農業談判的難度很大,其結果取決于歐盟等成員能降低多少關稅和減少多少補貼。對于歐盟的農業品補貼政策,美國是最堅決的反對者。澳大利亞、泰國等15個農業出口成員組成的凱恩斯集團,則要根據歐盟等國在農業問題上的讓步程度,來決定自己在服務貿易和其他方面是否讓步。而歐盟、日本等成員則要視貿易與投資、貿易與環境等新議題能否納入新一輪談判,才會決定自己在農業問題上是否讓步,以求在新議題的談判中找平衡。
在貿易與投資、貿易與競爭規則、貿易與環境等新議題的談判中,各方也很難達成一致。目前,基本上形成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大陣營。總體說來,歐盟等發達國家要求進行既定議題和新議題的一攬子談判以制訂新的貿易規則。而發展中國家則不想把這些新議題與農業和服務貿易談判糾纏在一起。因為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發展中國家由于對一些議題和規則了解不夠,它們的利益未能得到應有的維護。因此,一些發展中國家吸取過去的教訓,提出“不懂的一律不談”原則,以免由于談判手段和能力上的缺陷而受到利益上的損害。由于雙方觀點相去甚遠,目前很難協調一致。
此外,發達國家對烏拉圭回合協議的執行情況也令許多發展中國家不滿。烏拉圭回合協議要求世貿組織成員在一個無歧視的貿易體系內進行貿易。但發達國家總是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來解釋和執行世貿規則,積極推動對自己有利的協議的履行,拖延實施對發展中國家有利的協議,特別是在農產品貿易和紡織品貿易方面,仍繼續保留高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這也是發起新一輪談判的重要障礙。
在農業方面,發達國家對農業的補貼始終沒有減少,每年的補貼高達3000億美元,這使其在競爭中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同時,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出口還常遇到發達國家關稅升級的影響。而在紡織品貿易方面,烏拉圭回合的紡織品協議要求發達國家從1995年到2005年逐步取消對紡織品貿易的數額限制,但現在時間已經過半,發達國家只取消了1/5的限制。此外,烏拉圭回合協議要求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實行的特殊待遇和援助等也都沒得到落實。此外,發達國家還經常利用反傾銷規則的漏洞,濫用反傾銷調查,限制了發展中國家優勢產品的出口。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勞工權利和勞工標準問題上分歧嚴重。美國認為,發展中國家的某些制造業通過低工資戰略取得成本優勢,應被視為不公平的貿易措施,建議WTO應將實現公平和對等的勞工待遇作為一項基本目標。但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對此極為反對,認為這并不符合自由貿易的原則。據有關專家分析,這原本就是發展中國家所具有的惟一優勢,因此絕不可能讓步。
為了促成此次會議成功,世貿組織總干事穆爾特意在會議開幕式上指出,在此時促進新一輪談判對提振全球低迷的經濟是極其重要的。“我們需要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充滿信心,最重要的是世界各國要緊密團結起來,在此次多哈會議上作出我們共同的承諾”。
歐盟和美國也都表示要爭取在多哈會議上發起新一輪談判,然而實際上,正是因為它們之間的立場沖突以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種種嚴重分歧,才導致西雅圖會議最終失敗。因此,多哈會議的成功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歐盟和美國所表現出的靈活性。(本報多哈11月11日電)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