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作者 高淵
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日前在京透露,本月11日,我國代表將簽署中國加入WTO的全部文件。這意味著經過15年的談判,中國加入WTO的“長征”終于要結束了。可以預計,關于入世的話題在熱了好幾年后,又將出現一輪新的討論高潮。用一些媒體的話來說,“入世的那天將改變歷史”。
把入世看作我國經濟運行環境的轉折性“驟變”,這是目前比較普遍的一種看法。從理論上說,這或許是正確的,因為入世后須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辦事,經濟環境、政策環境都會發生很大變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這種變化其實是個漸進的過程。在入世當天,我們不可能看出太大的變化,種種變化或許要經過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會顯現出來。就像龍永圖最近經常打的一個比喻:入世帶來的環境變化,與從冬季到春天的季節轉換一樣,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其實,片面強調入世的“驟變性”,而不把它看作一個長期、深遠的“漸變”,將極大地影響我們分析研究入世對策的深度。
我們不妨回頭再看看航空業的例子。在眾多分析人士眼中,發生在美國的“9·11”事件,顯然是導致現在全球航空業風雨飄搖的關鍵因素。許多具體數字明確支持這一論斷,如“9·11”之后,英國航空公司正以每月1.8億美元的高速度虧損;由于訂單大幅減少,美國波音公司將裁員3萬人。但在筆者看來,“9·11”事件只是一個誘因,更深層的因素是年初以來的全球經濟減速和航空業本身布局、體制上的不合理性。
然而,正由于過分強調“9·11”給航空業帶來的“突變性”,目前美歐各國普遍作出的對策是政府直接救助。這引起了一些專家的憂慮,擔心會因此挽救一些“老弱病殘”的航空公司,而白白錯失了一個改革重組航空業的良機。因為當前的危機會迫使航空業進行一次必須的重組,如歐洲目前中型以上的航空公司就有10多家,而有關專業分析早就指出,在日益走向一體化的這個大陸,擁有3家大航空公司是最經濟合理的。但是,政府介入的結果會利弊共生,一個重塑航空業,使其更自由開放、更有效率的黃金機會可能因此失去。
這是一個反面例子。與此相類似,如把入世看作“驟變”,也就是把入世的影響簡單化、靜態化了。這種思路容易導致的結果,已經可以從不少媒體上看到,如一二三、甲乙丙地羅列入世利弊,把利弊完全割裂開來看。如果入世的利弊如此簡單的話,也許就根本無需談15年了。其實,由于入世后的環境變化是個漸進的過程,利弊也會隨之轉化。如果動態地看待入世,就會發現我們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觀察,觀察入世后經濟環境和經營環境的變化,進而作出自己的決定,及時調整自己的對策。
加入WTO之后,我們面對的“變數”更多了。對企業來說,面對的是市場的變化,競爭對手的變化,政策的變化;對于政府來說,是角色與定位的變化,行政方式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將有一個過程,而我們也會有一小段調整和適應的時間?傊,我們一方面不要過分夸大入世的一時作用,另一方面不要小看入世對政府和企業帶來的長遠影響。
而眼下最要緊的是,我們不能被種種變化迷花了眼。因為我們已經擁有一個相對穩定、國際上大多數地方通行的經濟“游戲規則”,應當相信只要更好地運用規則,就完全能夠在今后的國際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度嗣袢請.華東新聞》(2001年11月05日第一版)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