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天津10月29日電 記者陳杰報道: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敬璉日前在“天津市長國際顧問論壇”演講中,就中國加入WTO與加快自身改革發表了系列新論:
一、機遇與挑戰不能割裂開來
吳敬璉說,常言道,“中國加入WTO,既是一種難得的機遇,又意味著嚴峻的挑戰”,這是不錯的。問題在于,很多人往往把二者截然分開,以為機遇就是機遇,可說上甲、乙、丙、丁,挑戰就是挑戰,又可說上戊、已、庚、辛,而沒有看到它們之間的聯系。
上述“一方面”,“另一發表”的理解,把加入WTO的機遇歸結為我國商品出口障礙的消除和市場條件的改善,更多的國外直接投資乃至證券投資的進入,只要一加入WTO,出口對象國消除了行政障礙,我國出口就自然而然地大幅度增加;只要進入了世界大家庭,外國投資者對中國開放市場抱有信心,國外投資就會源源而來,等等,我覺得這種理解過于簡單和盲目樂觀,不能以為加入WTO以后天上會下“金雨”或掉餡餅。加入WTO,機遇是潛在的,而挑戰是現實的。
二、加入WTO后,中國經濟將遇到嚴峻的挑戰
吳敬璉說,過去中國經濟有優勢,也有劣勢,政府用非市場化的手段來保護,使得內地的企業發揮了優勢,淡化、疏解了弱勢。加入WTO,意味著國內市場與國外“打通”,意味著我國的企業和政府都要按照國際通行的游戲規則做生意,管理國家,去玩“游戲”,中國內地企業的弱勢明顯暴露出來。中國企業要能存活、中國經濟要能自立于世界強國之林,不能靠政府的保護和屏障作用的干預,而是取決于自己的競爭能力。
根據加入WTO的要求,審視我國企業的素質、市場環境、政府對經濟活動的規制方式和監管質量,面臨的挑戰是十分嚴峻的。例如,1、農業產業化過程遲緩,廣大農民群眾貧困狀態沒有消除,生活水平提高很慢,農產品成本很高,難以應對發達國家。2、有進有退地進行國有經濟布局調整和國企改革尚未到位,地區、部門之間差別很大,已經搭起現代公司框架的國企法人治理結構沒有建立,“內部人控制的一股獨大”十分嚴重;大量下崗職工需要安置,國有經濟效率仍未有根本提高。3、金融體制比較脆弱。4、法制尚未建立,市場秩序混亂狀況和腐敗蔓延趨勢尚未扭轉。
三、機遇正來自我們正確應對挑戰
吳敬璉說,加入WTO的機遇,主要不是來自國際市場對中國出口商品障礙的消除和國外資本更順暢地進入,而是來自我們推進改革壓力的消減和動力的提高。過去20多年的經歷告訴我們,改革既有意識形態的障礙,也有利益沖突的障礙,最困難來自由既得利益產生的體制惰性。我國政府加入WTO承諾最大的好處,是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設定了時間底線:不加快改革,將是鄧小平所說的“死路一條”。
依據過去20多年的經驗,改革開放是克服困難的主要法寶,不論遇到什么樣的風浪與挑戰,依靠改革開放,總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
四、應對挑戰的主要議題
吳敬璉說,能否得到發展的重大機遇,取決于改革,特別是以下改革的實際進展:1、企業經營環境的改善和中小企業的大發展;2、盡快把社會保障體系建立起來;3、國有經濟布局調整和國有企業公司化改制的真正到位;4、現代金融體系包括銀行系統和資本市場的建立;5、政府規制的轉型;6、法制社會的建設,強化法制觀念,建立透明的法律體系框架和公正執法的環境。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