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從去年下半年起急劇減速,今年初,歐洲經濟也出人意料地持續下降,已經歷了“失去的10年”的日本經濟在新世紀初更是舉步維艱。在全球經濟日益相互聯系的今天,支撐世界經濟的三大主體美、歐、日同時步入經濟不佳的局面,是否預示著世界經濟的冬天即將來臨?“9.11”恐怖事件及隨后美英軍隊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軍事攻擊,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增添了哪些變數?本刊主持人就此采訪了國內有關專家學者。
美歐日經濟現狀
多種因素造成美國經濟減速
內部需求不足歐洲經濟逆轉
持續下滑日本經濟舉步維艱
甄炳禧(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9.11”事件之前,美國經濟已處于周期擴張的強弩之末階段,減速已持續了一年半。美國GDP增長率從2000年第二季度的5.7%持續下降,今年第二季度進一步降到0.3%。
美國經濟減速主要是由政策性和周期性因素造成的。首先,面對當時的通脹壓力,美聯儲從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間6次加息,緊縮的貨幣政策影響金融市場和對利率敏感的耐用消費品等部門的生產;其次,2000年世界原油價格比1998年最低點上升3倍,使企業和個人多支付相當于GDP1.5%的費用;再次,股市泡沫破滅,其中納指暴跌近70%,導致“財富效應”逆轉;第四,近幾年企業對信息技術(IT)等產業的過度投資造成這些部門的生產過剩,存貨積壓。據統計,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存貨調整使GDP分別減少0.5和3個百分點。
今年初以來,美聯儲已多次大幅度降息,布什政府實施減稅計劃,但未能扭轉經濟減速的局面。美國經濟下滑也與結構性因素相關,如經常項目賬戶巨額逆差、私人企業財務狀況惡化、家庭債務增加及儲蓄率下降等,這些結構性問題的調整將是長期的。此外,在信息時代和經濟全球化時代,世界經濟周期的同步性加強,因而通過向海外擴張來尋找出路的辦法更艱難。
“9.11”事件無疑為美國經濟走勢增添了新的消極因素。首先,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據紐約市審計官員估計,這一事件導致直接經濟損失至少900億美元。其次,導致股市再次暴跌,股市重開的第一周,道指、納指和標準普爾指數分別下降14.3%、16.1%和11.6%,估計美國股市縮水6.5萬億美元。第三,直接沖擊了航空、保險和旅游等產業,并間接波及飛機制造、零售、汽車、娛樂等產業。第四,打擊消費者信心,“9.11”后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下跌16點。消費者開支對于美國經濟是否從減速轉為衰退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占美國GDP比重的2/3,而且是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第五,這一事件導致美國在國內和邊境強化安全措施,不利于生產要素的快速流動,將導致經營成本增加和生產率下降,等于向企業征收“安全附加稅”。
楊偉國(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博士):2000年歐洲經濟實現了10年來的最高增長3.4%,國際社會曾對歐洲寄予厚望。2000年秋季歐盟預測2001年的經濟增長將達到3.2%。但2001年的歐洲經濟情緒指標持續下降,已從去年底的103.6跌到今年8月的100.4。IMF10月份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將歐洲經濟增長的預測調低為1.8%。
歐洲經濟增長減速主要原因是虛弱的國內需求增長。部分是由于高昂的石油和食品價格侵蝕了實際收入,股票市場下降和技術部門的蕭條(特別是電信部門)以及虛弱的就業增長也都影響了國內需求。
從外部看,世界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減速對歐洲投資需求的負面影響極大。20世紀90年代,歐洲企業對美國的直接投資增長了10倍以上,從每年200億美元增加到每年2350億美元。在過去5年間,歐洲企業的相關公司和子公司在美國國內獲得的銷售額為1.1萬億美元,相當于歐洲對美出口額的4倍。歐洲的康采恩20%的營業額是在美國或者同美國的分公司一起取得的,這種現象呈上升趨勢。由于在美國市場的收益惡化,歐洲大企業相繼調低了今年的業績預測。美國股市行情的急劇下跌,直接打擊了歐洲股特別是高科技股。歐元區50家大企業組成的股票指數“道—瓊斯.歐元.股票50種”約下跌了25%,歐洲高科技股也急劇下跌了60%。股票市場的下跌意味著資金成本的上升,而且隨之而來的通常是公司的流動性困境,籌資的自由和空間受到顯著限制。收益惡化、成本上升以及籌資困難必定導致投資需求下降。
對于歐洲來說,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因素強化了經濟增長的困難,這就是歐洲正在建構一個全新的市場結構。這種結構由于沒有歷史的先例而使得市場主體預期缺乏確定的基礎,因此,當歐洲開始跨越民族國家界限而準備建立新的政治經濟實體時,歐洲的市場主體便變得相當謹慎,這可以從歐洲近20年的資本流動與歐洲企業的并購特點中得到充分證明。在資本流動方面,歐洲企業在歐洲以外的國家大量投資,資本外流現象日漸嚴重;在企業并購方面,歐洲企業要么在各國內部繼續采取行業性的集中行動,要么在歐洲以外尋求合作伙伴,并且特別偏愛美國的伙伴。
張云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步入2001年,日本接二連三傳出景氣下滑的沮喪消息,4月份起,內閣府每月發表的月例經濟報告都指出日本經濟正在繼續走低。為了刺激經濟上揚,日本多次采取松動金融的政策,同時宣布不再設定利率的具體目標,實際上恢復了零利率。同時日本政府又提出緊急經濟對策,主要內容包括加快處理不良債權的步伐,制定銀行持有股交易和持有限制的有關規定,搞活證券市場,實施土地流動化等。但日本經濟界并沒有因日本政府和央行的這些措施而樂觀起來。他們認為,由于中央和地方財政狀況的極端惡化,公共投資勢必萎縮。由于美國和東亞經濟走勢看跌,日元貶值因素趨緩,起景氣牽引作用的出口將進一步低迷。
世界經濟前景
美國經濟進一步趨緩,明年復蘇有望
世界經濟前景取決于美國經濟發展
日本謀求自立型經濟發展模式
東亞經濟應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
甄炳禧:“9.11”事件將使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進一步減緩,發生衰退的可能性更大,但美聯儲等則不認為會出現衰退。經濟界對衰退的界定為:GDP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目前看來,美國經濟第三季度負增長的可能性極大,但第四季度尚難確定。這是因為:首先,利率大幅度下調的效應將要顯示出來;其次,政府擴大開支將繼續到位,原定今年下半年減(退)稅400億美元中約一半在第四季度落實,“9.11”后政府緊急撥款550億美元中大多將在第四季度到位,這些資金總計約600億美元,相當于美GDP增長年率約2%;再次,在年底圣誕節前,盡管不會出現以往的購物高潮,但銷售和消費至少好于第三季度。
展望2002年,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如戰爭規模擴大或恐怖報復升級等),美國經濟可能在第一季度處于停滯狀態,從第二季度開始復蘇,但全年仍將是低速增長。美國經濟將復蘇的主要理由有:首先,恐怖事件本身對美國經濟產生的消極影響,如同一場大災害,是暫時性的,也是有限的。“9.11”事件沒有從根本上動搖美國經濟基礎,沒有造成經濟、金融體系的崩潰。IMF和OECD等國際機構認為:“9.11”事件對美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不超過1995年日本坂神大地震造成的損失。美財長奧尼爾宣稱:恐怖事件將僅使美國復蘇推遲一個季度。
其次,目前美國經濟存在著一些有利的因素:其一,美聯儲在事后又兩次大幅度調低利率,目前聯邦基金利率(2.5%)為39年來的最低水平。由于通脹率仍相對低,美聯儲降息還有一定的空間。其二,政府開支增長將成為經濟復蘇的一個重要拉動因素。除原定明年減稅760億美元和撥款550億美元用于救災和補貼航空業外,布什政府還向國會提交600億至75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的一攬子計劃,計劃將包括減少資本收益稅、降低公司所得稅率、加速設備折舊及增加開支等新舉措。其三,信息技術生產的過剩將有所緩和。據《華爾街日報》披露,美國聯邦、州和地方政府計劃今后每年撥款1000億美元購買信息技術設備,以強化政府安全功能。許多國內、國際會議采用“遠程會議”方式進行,也增加了對IT設備的需求。第五,美與歐、日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在利率、匯率、資金流向等方面配合,以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
談世中(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9.11”事件有可能促使美國產業結構出現新變化,并向整個世界經濟傳導。
打擊、摧毀恐怖勢力決非朝夕之事。如果恐怖活動與反恐怖手段交替升級,那么未來“反恐怖軍火工業”的規模將不斷擴大。同時幫助消費者防范恐怖災難的相關產品必將大量問世,并有可能成為一種技術含量高、前景看好、規模可觀的產業,即“反恐怖民品工業”,并逐漸形成“反恐怖經濟”。它很有可能成為比保健品業、美容化妝業更加走俏的新產業。
楊偉國:IMF最近發表的工作論文認為,美國的經濟增長對其它國家有著重要影響,其主要渠道是通過貿易聯系。過去10年里,美國在世界進口貿易中的份額達1/4。摩根—斯坦利公司的研究表明,過去5年全球GDP增長的40%來自美國的貢獻。美國經濟減速不僅直接影響到歐洲對美國市場的出口,而且影響到歐洲對其它市場的出口。從歐元區來看,雖然它的對美出口只占全部出口的8%,不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歐元區的工業生產也只有2%出口到美國,但由于它對國際貿易的依賴很大,其國內生產總值有15%—18%正是出口到一些對美國市場依賴很大的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而亞洲上半年進出口受美國經濟影響均減少20%。
張云方:日本已經把建立“自立型增長經濟”作為改革的目標。6月26日,小泉內閣通過以結構改革為宗旨的“經濟財政運營基本方針”,該方針由強化競爭機制,推進民營化;支持創業,鼓勵股份投資;加強保險機能,提高醫療服務效益;改革教育、確立IT、環境等四個戰略主攻;改進地方財政、促進地方機構改革、以及改革財稅制度和充實社會生活等7項內容組成。小泉內閣希望用3年時間使日本經濟從“停滯的10年”走向“躍進的10年”,為了實現改革的目標,小泉首相要求國民忍受失業增加的痛苦。
關于日本經濟的前景,目前較謹慎的看法是,短期內日本經濟增長率將在1%上下浮動。我認為,從長遠看,日本經濟是有望恢復到穩定增長水平的。日本一流的制造業一定會發揮其作用。關鍵在于,日本把經濟的提升點放在什么領域。從日本結構改革的重點看,它把IT產業作為發展的突破口,就這一點來說,它仍然局限于趕超的模式之中,究竟該怎樣審視新經濟,虛擬經濟的戲究竟還能唱多久,值得人們深思。
日本經濟在世界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和美國的經濟份額即占世界GDP的46%,它是世界各國主要的資金提供者,也是世界各國產品的集散地和吸收者,亞洲國家出口的15%銷往日本。即使在目前的情況下,日本對亞洲國家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3%左右。日本經濟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亞洲各國切身的經濟利益。
陸建人(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研究員):美國經濟的走向對亞洲經濟特別是東亞地區影響巨大。去年,東亞(除日本外)經濟表現十分出色,平均增長率達到7%。這主要得益于美國經濟的持續走強及國際電子信息產品需求的旺盛。但今年來,以美國為主的國際電子信息產品市場萎縮,以及東亞在出口該產品中的惡性競爭導致其價格急劇下降,使韓國、新加坡、臺灣、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經濟體飽受打擊。
美國經濟衰退將通過國際貿易、資本流動、匯率變動和市場預期等四條途徑直接傳遞到東亞。從國際貿易來看,影響最快也最大。今年來美國經濟下滑已使東亞出口大幅回落。日韓臺港新馬菲等經濟體所受影響最大。已出現了企業破產、工人失業、股市回落。新臺均已出現負增長。“9.11”后,東亞出口滑坡將更加嚴重。從資本流動看,“9.11”事件使美國國內資本流動幾乎處于停滯狀態,并直接沖擊日本,影響亞洲股市。日本投資者擔心,如果反恐戰爭引發更多恐怖事件,亞洲股市的動蕩將會趨于長期化。另外,由于安全原因,跨國公司被迫增加保險費用和貨運開支,其經營成本提高,對東亞的投資興趣將減弱。而東南亞一些地方的恐怖活動更阻礙了外國投資者的步伐。
再從美元匯率看,“9.11”后,特別是反恐戰爭打響后,美元匯率一度下跌,東亞貨幣相應升值,這對東亞出口更加不利。最后,反恐戰爭拖得越久,市場預期將越壞。時局不安,使東亞廠商無法預測產量和銷量,產需難以平衡,最終將導致東亞地區金融不穩。
“9.11”事件再次提醒東亞,過度依賴美國及電子信息產口出口,會使東亞經濟變得越來越脆弱,長此以往,風險更大。人口眾多的東亞必須加強合作,充分挖掘內部市場潛力,依靠內需來推動經濟增長,只有提高東亞經濟的自主性,才能抗御外部風險,促進經濟持續增長。
談世中:“9.11”事件將使跨國購并活動和投資減少。據今年9月17日聯合國貿發會議公布的報告預計,由于跨國購并活動減少,2001年全球跨國投資將大幅下降,而且降幅將是過去30年來最大的。預計2001年流入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跨國投資將由去年的2400億美元下降到2250億美元。其中,流入亞太地區的外來投資將從1440億美元降至1250億美元。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經濟顧問喬治.凱爾在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份報告是9月11日美國遭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前完成的,今年的實際情況會更糟。
甄炳禧:在美國經濟急劇減速并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慢的環境下,我國出口也面臨挑戰。但今年我國經濟仍以較高增速發展。IMF在最近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中預測,今年中國GDP增長率為7.5%,并指出,中國出口,特別是高技術產品出口,在GDP中所占比重低于其它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因而中國經濟受發達國家技術衰退的沖擊相對較小。更重要的是,我國政府采取了以擴大內需為核心內容的宏觀政策,減少了美國及世界經濟疲軟的影響,這是中國經濟能保持較高增速的關鍵。
“9.11”事件與國際金融
國際金融走勢在政策和技術可駕馭范圍之內
國際協調保障美元匯率穩定,預期恐慌明顯
譚雅玲(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9.11”事件后,不確定的政治軍事風險因素和悲觀預期與氛圍的逐漸加重,將進一步加大金融交易與相關產品價格的波動,加劇金融動蕩和金融風險。
“9.11”事件發生之后,國際金融市場走勢在政策與技術可駕馭范圍之內,最明顯的表現是美元匯率基本穩定,沒有出現失控與慌亂局面,美元依然是國際金融領域重要的避險支撐。而維持其支撐的重要因素在于美國的經濟份額、市場規模、政策效益以及國際主導四個方面。盡管2000年下半年美國經濟急劇減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統計顯示,國際貨幣儲備結構中美元的比重則大幅上升,美元占68.2%,歐元占12.7%,日元僅占5.3%。近期美英軍事打擊行動尚未對美元匯率形成較大的沖擊,因為全球經濟需要美元相對穩定的支持。
經過亞洲金融危機的沉重打擊之后,國際應對金融風險的意識與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美國“9.11”事件之后,國際協作協調的有效性進一步體現在金融領域,而所有這些應對舉措,如增加準備金、利率下調、干預匯率等等,都相對集中于對美元匯率有利的傾斜,這是美元匯率相對穩定的國際保障。
無可置疑,“9.11”事件也造成了全球金融恐慌。這是“9.11”以來國際金融市場突出的現象。在“9.11”事件之后至今,美國經濟衰退的恐慌逐漸加重,金融心理調整愈加艱難,進而全球恐慌心理形成金融波動連鎖性加大,預期恐慌較為明顯。這是“9.11”以來影響國際金融的最關鍵因素。主要表現在全球股市的連鎖性下跌,美國利率下調中全球的明顯跟進、金價較大幅度的上漲以及與美元相掛鉤貨幣匯率較大幅度的波動等等,均表露出國際金融恐慌所引起的脆弱性加大。目前金融實際狀況并沒有嚴重惡化,但金融恐慌卻加大金融風險的預期,金融交易與調整基本處于觀望和等待狀態。
美國未來軍事行動的不明朗使金融波動調整難有定數,相對穩定的區域與國家必然成為金融避險的重要依托。而目前國際金融的脆弱性十分明顯———美元資產的覆蓋面與美元貶值的壓力將會激化全球資產重組的恐慌;石油價格與黃金價格的急速上漲將會加劇金融價格指數調整的恐慌;投機因素的上升將會加大金融交易心理的恐慌;經濟環境的惡化將會加劇經濟信心的恐慌。總之,全球經濟陰影和金融不樂觀狀況使金融風險系數逐漸上升,金融避險范圍也將有所轉變與調整。
美元匯率將隨美國戰略與政策取向的明朗而有所調整,但美元強勢政策將會繼續顯現,拉動和維持經濟信心是最關鍵的因素。美元匯率依托的經濟基本面將會有所轉變,而美元貨幣政策的取向將愈加引起關注,兌歐元的疲軟和兌日元的相對穩定將可能繼續顯現。歐元匯率將會呈現較為穩定狀態,從長期看,歐元潛力較大,與美元競爭優勢逐漸增加。日元匯率自身將難有支撐與扶持,受制于美元匯率和美國經濟的趨勢依然明顯。
全球股市的波動疲軟趨勢將會繼續,但潛在上升的機遇也同時存在,美股引導性依然明顯。面對新經濟的劇烈波動與調整,與新經濟相關企業的不景氣將繼續對股市走勢形成打壓;而軍事行動作用的上升將刺激軍工板塊股票價格的大幅上漲,高科技股也具有上升空間。美國經濟的基本面并沒有完全惡化、且實質性衰退的跡象并沒有顯現,企業信心和心理以及結構將會出現新的契機與調整,股市將會具有依托穩定的保障。同時,由于美股對美國經濟信心的支持作用顯著,美國政府必將以穩定美股穩定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支持國內消費與投資信心穩定。
最后,“9.11”事件已經明顯引導國際金價大幅度上揚,黃金規避風險的作用較為明顯,而且未來更進一步的軍事行動,以及國際政治軍事格局的可能變化,都會擴大金價上升的空間。
甄炳禧:“9.11”事件后,美元匯率雖然保持穩定,但事件本身進一步加大了美元貶值的壓力。近年來,隨著貿易逆差的擴大和經濟減速,美元實際上已嚴重超值。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伯格斯騰認為,美元高估程度達25%以上。這次恐怖事件使美國安全問題凸顯,人們對美國的投資天堂的地位提出質疑,外資可能流出美國。不過,為防止大量資金外流和股市下跌,美國政府仍不放棄美元強勢政策;在出口疲軟情況下,歐洲和日本央行也不愿意歐元和日元升值,因此,美元匯率近期仍保持相對穩定。
“9.11”事件與油價走勢
全球性消費不足需求不旺
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走勢平穩
談世中:“9.11”事件打擊最大的是全球投資者、消費者的信心。作為世界第一大外資國的美國遭遇投資者的信心危機,必然打擊全球投資者的信心。全球消費信心指數下降到86.3點,其中美國最近公布的密歇根消費信心指數下降到83.6點,是1993年以來最低的。全球性的消費不足將導致出口的降低,這顯然將加劇全球供大于求的矛盾。
陸建人:“9.11”事件后,IMF在最近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竟坦言其無法預測該事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因為有太多的不確定性。“9.11”后,美國正在重現海灣戰爭時期“消費者全體節約”現象,消費指數已大幅下跌,購車買房的人數大為減少。支撐經濟增長的住宅建筑業已風光不再。而股市暴跌則反映出投資者意愿的下降。
談世中:“9.11”事件使原油和貴金屬價格上漲。這雖然增加出口國的收入,但也擴大進口國的支出,影響世界經濟的正常運行。值得指出的是,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因素是復雜的。從歷史上看,突發事件對原油價格的影響是短暫的,長期因素是原油的供需狀況。隨著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放慢,國際市場的需求必然會下降,這決定了原油價格不會有大的漲幅,甚至有可能有一定幅度的下跌。“9.11”事件使航空、旅游業遭受重大打擊,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石油的需求。因此,國際市場油價總的趨勢是向下走的。
甄炳禧:今年10月7日開始的美英打擊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戰爭迄今為止沒有引起金融市場和石油市場的激烈動蕩,因為戰爭僅在阿富汗進行,但這種平靜的反應是暫時的。一旦戰爭擴大到中東地區,并久拖不決,由于該地區原油產量約占全球產量的70%,油價、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將遭受新的、更大的打擊。
不過,目前的石油及油價問題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與過去相比已減弱,這是因為美國已采取一些措施來強化石油安全。首先,美國已調整能源結構,減輕對石油的依賴。石油在美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從1973年的45.3%降到1999年的40%;其次,調整石油進口來源,減少從不安全地區進口,如從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亞和阿爾及利亞等幾個產油國進口的比例已從1977年的35%降到1999年的22.4%;再次,增加國內戰略石油儲備和商業石油儲備,并加強國際能源合作,以應對進口石油中斷或油價暴漲等突發事件。此外,在目前世界經濟普遍趨緩情況下,石油供過于求近期內難以改變,而歐佩克也會加強協調以保持國際市場油價的穩定。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