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文斗
日本的貿易盈余減少已持續了30個月,今年上半年僅為30000多億日元,同比減盈四成多,但對中國出口
則出現多年少見的高速增長。有日本企業認為,生產向中國轉移是其生存的關鍵所在
。請看—
10月22日,日本發表了4至9月份(2001年度上半年)的貿易統計。統計顯示,日本的貿易盈余為33047億日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43.1%。日本貿易盈余減少已持續了30個月,其原因主要是以IT為主的半導體、電子、機電產品的出口大幅下降。如半導體及半導體制造設備的出口下降了近60%,IT產品出口下降了50%以上。
這項統計結果給日本經濟界造成了一次震動。有人驚呼,這是日本作為世界“輸出大國”落日的前兆。有人警告,中國龍正在上升,正在威脅日本。照此下去,2004年日本就將淪為純“貿易逆差”國。在驚恐和擔心的同時,日本明智的企業家和經濟界人士鮮明地指出,如果說盈余減少43%預示著日本“輸出大國”的危機,那么大批日本企業把生產和投資轉向中國,卻是日本經濟可以擺脫緊縮和蕭條的轉機。與其費盡心機抑制日本企業向中國轉移,不如加快與中國經濟的合作和融合,在世界經濟下降和“9.11”事件的雙重打擊下,盡快找出一條新的出路,把危機變成轉機,是日本唯一可行的選擇。
日本部分傳媒在報道貿易統計時,故意隱蔽了一些客觀事實,并夸大了中國產品對日出口增加和對日本經濟增長下降所起的負面作用。據日本貿易振興會所作的2001年1~6月份貿易通關統計,由于美國經濟減速,日本對美出口急劇下降,第一季度即出現負增長。東亞地區除中國之外,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屬于對美出口依賴型經濟,美國經濟減速,同樣直接造成亞洲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對美出口的大幅減少。東亞地區出口劇減,又直接造成從日本的進口大幅減少。日本對美國和亞洲地區出口的負增長,是造成日本貿易盈余大幅減少的主因。的確,中國今年上半年的對日出口仍在增加,但日本傳媒隱蔽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在日本對外出口全面大幅度減少的同時,唯有對中國出口出現了多年少見的高速增長,1~6月份增幅高達16%,除IT關聯產品之外,連普通機床、運輸機械、建筑機械這些沉寂了多年的長線產品都出現了20%~30%的高增長。對中國出口的大幅增長,救活了許多日本企業,只因日本出口減少的總量規模巨大,單靠對中國出口的增加尚不足以填補對美國和其他國家與地區出口大幅減少的窟窿。
專家認為,像日本這樣的經濟發達國家,永久性地堅持貿易盈余政策是行不通的。對日本來說,最根本的是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經濟全球化、投資貿易自由化、經濟發展區域化的大潮中,日本企業不能再拘泥于國內生產,日本的內銷產品不一定非要日本制造,日本企業必須融入全球化、一體化經濟之中,只有這樣,日本對外經濟貿易才能走出困境。用日本企業的話來說,向中國轉移,是日本企業生存的關鍵所在。日立制作所10月22日宣布,以2005年為目標,日立將新增投資1000億日元,把在華工廠的生產能力提高8倍,把在華機電產品銷售額增加4倍。
在2001年9月日本企業的中期決算中,日本企業業績赤字成片,在少數知名的盈利企業中,有6成以上是因實施了向中國轉移的戰略而獲成功,這對日本少數中國經濟威脅論者是一個無可反駁的有力說明,同時也是對苦于經營危機的日本企業的一個榜樣示范。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