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琦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刊登文章指出,世界經濟的低速增長已令人憂心忡忡,“9·11”恐怖襲擊對于全球市場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亞洲金融市場前景無疑也為此蒙上了一層陰影,很多人不禁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亞洲正在第二次金融危機的邊緣上風雨飄搖嗎?
一般意義上講,這個問題顯得有些可笑。因為同其它地區相比,尤其是南美洲、亞洲經濟看上去處于穩定和健康的發展狀態當中。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迫使整個地區的宏觀經濟結構進行重組,也使該地區經濟有更大承受能力來應對當前的種種外部打擊。
大部分的亞洲國家現已采取了流動性的貨幣體制,這主要用于償清巨額的外部債務以及重建貨幣儲量。因此從目前情況看,在多數領域,大量的資本外流和固定匯率體制崩潰導致的上一次的金融危機已不太可能重演。
但是,GoldmanSachs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亞洲地區經濟依然脆弱,并未擺脫可能陷入又一次金融危機的處境,即所謂如當前日本經歷的“償還”危機。報告認為,從財政余額上看,在亞洲的金融體系還不如上一次的金融危機前強大。
首先,投資銀行方面指出,亞洲宏觀經濟此次所受到的打擊比1997年的那一次更為嚴重。據估計,到今年年中,整個地區的GDP增長率與最近的頂點相比回落了7.4個百分點,這比1997年年中下滑5個百分點還要令人擔憂,而亞洲經濟的資金流動無疑將大受影響。
其次,由于債務上漲和銀行不能償清貸款劇增,許多亞洲國家的金融系統愈加脆弱。公共部門的平均債務比率已從1997年占GDP的27.6%上升到今年的45%,同期的不能償清的銀行貸款在GDP中的比率也從11.3%上升到14.5%。
經濟低速增長的壓力迫使各國政府紛紛求助于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但這不僅會增加公共債務,還會加大地區銀行的壓力。目前亞洲面臨的風險就是將經受一場深入和持久的國內債務通貨緊縮,而貸款增長和經濟活力將受其壓制。報告最后在結論中列出了陷入金融危機可能性最大的亞洲國家和地區: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臺灣地區、泰國和菲律賓。當然,亞洲地區上空是否會再次布滿金融危機的陰云最終要取決于目前這段經濟低迷期的長度和影響力。
PimcoMohamed的管理者EL-Erian也認為,危機主要在于經濟低迷期將在美國、日本和歐洲之間同時進行,而希望就在于美國對貨幣逐漸的放松也使亞洲國家采取降息政策。他指出,經過上次的金融危機,投資者對亞洲地區更為謹慎和有選擇性,處于困境中越需要資金流入的國家越難得到資金。并且,亞洲國家中公債和資本市場的分歧也顯示了投資者對國有和私營兩個領域的不同態度。他總結說,從市場角度看,這次亞洲國家之間的表現會有很大的差異,好的依然好,而壞的只能更壞。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