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趙永平
自1979年歐盟對中國糖精和鬧鐘提起反傾銷指控以來,截至目前,已有29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422起,涉及五礦、化工、輕紡、土畜、機電等4000多種商品,涉案金額累計超過百億美元。如何應對反傾銷成為我國企業走出國門的一大課題。
就鋼鐵行業來看,盡管最近寶鋼集團在應訴加拿大熱軋鋼板反傾銷中獲勝,但目前我國仍有10多種鋼鐵產品受制于國外的反傾銷調查。據了解,今年4月25日,美國海關根據美國商務部作出的“傾銷幅度認定”,開始對外國鋼鐵企業的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關稅。中國的攀鋼、寶鋼、鞍鋼、武鋼、本鋼等被美方列入反傾銷黑名單。攀鋼國際貿易公司貿管部經理曾秈說“美國的臨時反傾銷關稅始征,從5月份開始,攀鋼的熱軋板被征收44.47%的高額臨時性反傾銷稅。由于價格太高,已經不可能進入美國市場了”。
為打贏官司,攀鋼、寶鋼、鞍鋼、武鋼、本鋼五大鋼鐵公司開始聯合參與反傾銷應訴。然而,并非所有涉案企業都能積極應訴。據統計,在對華反傾銷案中,我國至少有一半的企業不去應訴,造成80%反傾銷案件的敗訴。由于無人應訴,歐盟對我彩電征收44.6%的最終反傾銷稅。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劉建偉副主任認為,我國商品被反傾銷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我們的產品有勞動力資源、自然資源等這樣那樣的優勢,部分產品的出口數量或其增長趨勢引起了進口國有關生產商的關注或不滿,隨著世界關稅水平不斷降低,非關稅壁壘逐步減少,反傾銷自然演化成各國最普遍采用的保護本國產業的手段。
國內企業不積極應訴,主要原因一是缺乏WTO《反傾銷協議》相關知識和專業人才,對國際慣例和指控國有關法律不了解;二是對發起國實施反傾銷措施的后果的嚴重性認識不足;三是應訴費用高昂,單個企業不堪重負,非應訴企業的“搭便車”行為。一些企業抱著“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想法,這里反傾銷,就往別的國家和地區出口,事實證明這也是行不通的。近年來經常出現一種中國產品被反傾銷,其他國家也很快對同一種商品提出反傾銷。比如中國的鋼板、草干膦、硅錳、糠醇等一系列產品都曾在兩個或多個國外市場先后遭到反傾銷調查。歐美國家明文規定要以個案審查為前提,從根本上來說,只有企業積極應訴,向法庭提供有利證據,逐步加大勝訴比例,反傾銷問題才會逐步好轉。
從五礦化工商會組織企業參與反傾銷應訴的情況看,劉建偉認為,盡管國外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過程中廣泛采用不公平的“替代國”等辦法,但各國的法律規定也同時為我們提供了不少應訴的“突破口”。例如,即使我國某一產品被裁定“傾銷”,但如果我們能證明這一產品沒有給對方國家的同類生產商帶來“損害”,就可以免于被征收反傾銷稅。近年來我方取得勝訴的很多案子就是在這個問題上取得突破的;另外可以被我們利用的法律規定還有“相似產品”的標準、“傾銷和損害因果關系”等等,這也就說明了為什么在目前國外對我采取不公正的反傾銷調查方法的情況下會有1/2的案子勝訴或者是取得較低的稅率,可以維持出口,保住市場。
另外,在談到部分企業的“別人應訴我也可以沾光”的想法時,劉建偉認為,目前除歐盟外,其他國家已經比較普遍地采取了給予中國應訴企業分別裁決待遇的做法,比如說在美國對我國金屬錳反傾銷案件中,參加應訴的幾家企業分別獲得了3%、5%和20%的反傾銷稅,而其他未參加應訴的企業一律被裁以超過100%的高額反傾銷稅,“沾光”的想法已經越來越不現實。
“誰應訴,誰受益”是外經貿部這幾年一直高舉的大旗。如果以“終止協議”或“價格承諾”的方式結案時,只有應訴企業才能參加出口數量限制的分配,而其他未參加應訴的企業再出口時則必須交納反傾銷稅。1995年韓國對我出口的純堿反傾銷案中,經過雙方談判,裁定只有兩家應訴企業可以在限額內免稅出口,其他公司如再對韓國出口,則要被征收66%的反傾銷稅。這實際上等于對其他企業宣判了“死刑”。另外勝訴企業還可以申請其他權利來落實受益問題,在今年勝訴的檸檬酸案中,應訴企業就獲得了出口的優先權。
站在WTO門前的我國企業必須從全球競爭的角度出發來制定和實施產品競爭戰略,積極應對反傾銷已經沒有退路。《市場報》(2001年10月19日第一版)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