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剛思辯
人們對APEC的理解有些似是而非。它名為“組織”,實際上卻對成員沒有任何硬性約束,和WTO性質完全不同;但它又不是一個只尚空談、不解決任何實質問題的純論壇俱樂部,它提出的貿易自由化目標和經濟技術合作目標具有相當的魅力。到底怎么給APEC定性?有專家稱它為“有相當權威并且起一定引導作用的官方論壇”。
約束機制是APEC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APEC領導人會議上發表的宣言,作為一種政治承諾,當然是具有一定的嚴肅性的,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期望作出承諾的經濟體政府會踐履他的承諾。但是又不得不承認,政治承諾并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的法律約束力。說白了,他說了不算,你拿他一點轍都沒有。現在為難的地方也就在這里:如果APEC勉為其難,過早進入硬組織階段,設立起嚴厲的約束懲罰機制,那么由于成員間巨大的差距和多樣性,這樣的硬組織反而可能會迅速解體、消亡。
約束以監督為前提。說起監督,按經濟學家汪丁丁的說法,可分為三種,“第一方監督”,就是自己監督自己,“憑良心辦事”;“第二方監督”,就是當事人互相制衡,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第三方監督”,就是若有指控爭訟,公正的法官出面來裁判誰是誰非。在國際經濟關系上,嚴格奉行“第三方監督”的是WTO;按“第二方監督”原則行事的典型是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戰,那么這“第一方監督”呢?不知道APEC成員們是否會自動執行?
也許這并不完全是玄想。“有相當權威并且起一定引導作用的官方論壇”,“權威”從何而來?“引導”何以有效?應該說,主要就在于APEC在眾成員中強化了某種共識,換言之,世人可以寄望于某種信念的作用,它會促使APEC各成員出于自身福祉的考慮而自動地顯示合作、開放的姿態。你不這么做,沒人強迫你;但是APEC愿意提醒你,如果你這么做,對你自己有好處———APEC的“單邊行動原則”,無非就是這個意思。
人類的某些信念是與生俱來的,而另外一些信念則需要以長時段的、大量的慘痛教訓為代價才會被廣泛接受。薩繆爾森挖苦貿易保護主義,說它必然導致愚蠢的兩敗俱傷:“你的鄰居在自己家里挖了一條溝,以為這樣會損害你,你是不是也要在自己家的地板上刨一條深溝來報復他呢?”而APEC每年一度的系列會議,則似乎是成員們一年一聚互相提醒:你要開放、合作、交流、協商,因為這對你有好處。
這也許就是沒有約束機制的APEC仍然保有魅力和生命力的原因吧。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