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這個階段上,對于我們多數的地區和企業來說,要想發展、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在我們國內市場上的競爭,以后也就是國內市場上的國際競爭)中不被擠垮,而且還能發展壯大,主要還是要靠國內的一些相對優勢,然后逐步才能過渡到那種“比較高級”的優勢。
此刻全球經濟的低迷,令全球的生產能力大大富余,制造業產能有30%—40%是過剩的
。如日本汽車的生產能力可以供給全球、中國玩具的生產能力供全球也沒有問題。加入WTO后,中國也將成為全球市場的一部分,對此我們要及早做出準確的把握,從而發現自身優勢便極為重要。
我們對國際市場不能抱過于樂觀的態度,過去那種過于依賴出口的發展戰略需要調整。要想像當年“四小龍”那樣到國際市場上擴張會越來越難了。我們的貿易順差正在逐年減少,一個重要的政策結論就是要更多地重視國內市場的開發。我們的國內市場也是國際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外國人高度重視,我們則更應該張化競爭力概念,鞏固在自己的市場上的既有一定優勢。
講到競爭力,多數人很容易就想到西方發達國家和那些國際大公司,人家有技術、有資本、有人才、技術創新、管理又好、具有競爭力。按這個道理,我們競爭不過人家,
中國人均GDP只有800美元,而美國是30000多美元,你怎么追?當時算的是我們增長8%,美國增長3%,需要68年才能趕上;如果我們是7%,美國是4%,則需要118年。追上去的含義是指人均GDP要相等。怎么增長呢?就是你得賣得出去東西,你得有競爭力,才能賺錢,才能持之以恒地發展,才能實現資本積累,提高教育投入,才能一步一步發展上去。如果競爭力單單就是指有資本、有技術、有人才,那么我們就永遠也追不上去了。
在當前的這個階段上,對于我們多數的地區和企業來說,要想發展,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在我們國內市場上的競爭,以后也就是國內市場上的國際競爭)中不被擠垮,而且還能發展壯大,主要還是要靠這些相對優勢,然后逐步才能過渡到那種“比較高級”的優勢。中國目前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三大優勢,這就是: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本土市場優勢以及后發優勢。
經濟學上的競爭力概念,就是怎樣以較少的成本生產出同樣的東西,或者是以相同的成本生產出更多的東西,或者是物品,或者是服務,這是經濟學競爭力最基本的核心概念。
中國的三大優勢
一是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具體講,就是勞動力成本低。我們在國際上出售的主要是勞動力密集的產品,包括我們的商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勞動力成本比較低。
二是本土市場優勢。中國也是國際市場一部分,外商要在中國進行投資。但這塊市場畢竟是我們的本土市場,對人文地理的把握、風土人情的把握,吃穿偏好以及對當地政府、環境的了解比較清楚,這就比國外競爭者具有一定優勢。
三是后發優勢。你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學習別人的經驗來提高我們的競爭水平,包括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這樣你可以節約許多時間和成本,也就是說學費低,減少了我們的成本。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