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廣東省地方稅務局宣布了對高收入行業個人所得稅開始執行一系列規范監控措施:各地稅務局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個人收入情況、征管水平以及對個人收入的控管能力,確定劃分當地高收入的行業和個人的標準,進行有效監控。其中規模較大的私營企業主、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個體工商大戶、演員、時裝模特、足球教練員、運動員、大中學教師、醫生、導游等屬于高收入個人;電力、電信、金融、房地產、足球俱樂部、娛樂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新興產業等屬于高收入行業。
廣東是中國高收入人員最密集的城市之一,這一監控措施無疑會起到調節高收入的作用;本期話題即,高收入究竟如何界定?對于高收入群體,我國是否出臺了專門的個稅監控體系?對于一些特殊的行業是否有特殊的監控體系,比如一位歌星一次出場費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美元,那么事后是否交稅,交多少?通過哪方面來監控他們的行為,而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人們是否有權了解他們的交稅情況?再比如,一個足球俱樂部,可能他們連續踢了多場臭球,但球員依舊可以拿到超過幾十萬甚至百萬的年薪,他們是否交稅?是否有透明的監控機制,而他們的球迷是否應該擁有知情權?我國對高收入者的個稅繳納可否監控,監控是否透明化,而特殊的行業(比如娛樂、足球等)交稅是否應該公開化?
訂財經短信新聞 國內外經濟動態了如指掌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