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生
“肯德基”土豆泥斷檔原因,終于在上周末水落石出:斷檔不是因為“運輸銜接上出了問題”,“肯德基”眼巴巴地把特色產品撤下來,是另有難言之隱———來自美國的專用土豆泥粉,因漂白劑嚴重超標被我海關退貨處理。這樣的結果,雖然對“肯德基”快餐的消費者有些失望,但無論是對“肯德基”還是我國的農產品,都有值得思索的地方。
“肯德基”是全球最大的快餐跨國公司,遍布全球百余國家和地區,有1.1萬多家連鎖店,其中在內地有450家。在國外許多著名大學的MBA專業課程中,就經常選用哈佛商學院的“肯德基在中國”作為管理學教案。然而,擁有全球化銷售和采購網絡的“肯德基”,這次卻偏偏在關鍵的食品衛生方面出錯,這至少說明,企業內部管理不可能一勞永逸,時時處處都需謹小慎微,如履薄冰。
土豆泥斷檔引起國人關注,恐怕還在土豆本身。“肯德基”每年需要從美國運來數萬噸土豆泥粉供應中國消費者。有人算過這么一筆賬:“肯德基”一家連鎖店每天賣出的土豆泥不低于600份,每份土豆泥的價格是3元人民幣。這樣,450家連鎖店一年光土豆泥的銷售額就達3億元。而與此同時,我國土豆年產量居世界首位,達4800萬噸,每年農民和地方政府為了消化這些土豆傷透了腦筋。對于“肯德基”在中國市場的3億元土豆泥的商機,大家自然是躍躍欲試。
但是,“肯德基”寧愿其拳頭產品“土豆泥”斷檔一兩個月,也不肯輕易改用中國農民從地里刨出來的土豆。何故?
有人把農產品的這種尷尬簡單地理解為農產品加工能力不足和營銷手段缺乏。一邊是產品出不去,一邊是國外產品不斷地涌進來,筆者以為,我們更應當正視的是經濟全球化給農產品出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過去,人們一講走向世界,就以為是拿著產品周游世界。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這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提籃小賣”。筆者認為,在許多跨國公司已經辦到家門口的情況下,農產品走向世界要著力消除的,應當是與國際營銷網絡“咫尺天涯”的隔膜。或許,借助這些跨國公司的營銷網絡,主動調整自己的種植結構,長期困擾農民的產品出路問題,就可能迎刃而解。試想,每年數萬噸來自美國的土豆泥,除了種植是由農民操縱以外,從加工、流通到上快餐桌,哪一個環節是農民自己操作的?
總是眼光向外,卻忽視了就在家門口的“國際市場”,或許就是錯失“土豆泥商機”的深刻教訓。
短信發送,浪漫搞笑言語傳情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