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藥業上市后的風風火火,一下子刺激了有關民營企業的“上市情結”,張口雙高認證、上市計劃,畢口二板。說白了,雖然民營企業是目前中國各種經濟成分中最活躍、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平均利潤率相對而言比較高一些,但是還是有一種“身份”未被認可的焦慮感。
眾所周知,民營企業長時間以來是爹娘不待見的主兒,如今憑著機制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敏感性,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自然也就萌生為社會所承認的想法,上市成為其中一個主要的途徑。但非常現實的問題是,上市不一定就是英雄,不上市并不一定是狗熊。其實,作為一個企業家完全沒有必要有這種身份憂慮,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
當然,上市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改善企業的財務結構,可以拿來大把的容易錢(Easymoney),但是蘿卜還是蘿卜,土豆仍是土豆,對于真正建立現代企業治理結構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上市對于民營企業家而言,第一個考驗首先是,能否舍得別人分一杯羹的股權稀釋問題。對于這個問題,大多數的企業家會大度地拍著胸脯說,沒問題。稀釋股權意味著割肉,尤其是占絕對控股權的大股東要出血。對于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民營企業家而言,要和上市后的股東一起瓜分自己汗珠子摔八瓣掙來的利潤,確實是一個絕對現實和痛苦的抉擇。一個赫赫有名的家電企業老板毫不含糊的說,為什么要別人和自己一起分享勝利的果實?現實的股市中,能掏出真金白銀分紅的上市公司實在鳳毛麟角。
即使解決了這個問題,能迅速建立起保證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管理機制嗎?未上市之前,老板在企業里面說一不二,決策效率相對于開會討論、再開會再討論的其他成分的企業效率要高得多,現在什么事情要開股東大會、發公告,一切決策事宜總會有人指手畫腳,要按照章程、規矩辦事。隊伍是找到了,但是也多了公眾股東這個認利不認人的婆婆,凡事要按照定下的條條框框來辦,從前“一言堂”的管理方式變成了民主化決策。這套管理機制如果連影子都沒有,就先別奢談上市的美妙感覺。如果企業并沒有在管理機制上有脫胎換骨的改造,股民選擇的方式只能是“用腳投票”,最后反而會因為上市拔起蘿卜帶起泥,把本來可以掩藏的很深的管理問題暴露得一覽無余。
上市的另外一個困境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是企業的決定性問題。上市后面臨著一系列全新的資本市場問題。上市從人的角度而言,是人力結構的一次重組,尤其是一些外來的和尚要來廟里主持一部分工作。老板的“山大王情結”和外來和尚的“林沖情結”、老員工打天下的老臣情結和新員工的“還是看我的”的自大情結,是公司很難解開的小疙瘩。
既然社會能不以成敗論英雄,那么對于民營企業而言,也就沒有必要以上市論英雄。哈耶克指出,一個生機勃勃的社會,它的制度的基本原理是鼓勵一切個體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生活。套用這句話,我們可以說,一個生機勃勃的企業,它的制度的基本原理是鼓勵所有員工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創新。民營企業二十年的創新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如果拋棄上市的身份情結,猛回頭我們會發現,創新才是我們最大的財富,這是做企業的另一層境界了,其實這也是已經上市的企業所追求的。或許這就是企業層面的異曲同工吧。文/冷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