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和他的老板兄弟(7)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9日 17:47 《商界》雜志 | ||||||||
對話張偉平
記者:你和張藝謀自從轉拍商業片以來,尤其是《十面埋伏》播映之后,可以說這些天你們是經歷了一場“投槍和匕首的戰斗”,當然也有“堅決捍衛”的聲音。然而看上去你似乎并不在乎這些說法? 張偉平(以下簡稱張):不是,我很在乎,但在乎有用嗎?媒體一批判,第三天票房就嘩嘩嘩下跌,從遠遠高于《英雄》到遠遠低于《英雄》。再創國內票房奇跡的想法不可能了,已經是既成事實了。 張藝謀的電影好不好,是一個人的認識能力的問題,有時候也是一個人的文化習慣和價值觀的問題。國外的院線老板沒有聽見我們的宣傳,都是看了片子再買版權,比國內賣得還好。難道他們如此豐富的票房經驗,會眼睜睜看著一部爛片下叉?所以今后我們會堅持我們做電影的原則:觀眾、票房才是硬道理,而不是媒體或某某專家是硬道理。 記者:現在看來人們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從拍攝上,有人認為張藝謀背離了電影的藝術精神和藝術追求;二是從營銷上,有人認為你透支了張藝謀的電影信用…… 張:先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講一個故事:有一個藝術家狂熱地愛上了一個“完美的女人”,可是有一天他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情,幾乎要瘋掉。原來他的愛人要上廁所,而且,天哪,太難以置信了,她居然要拉屎。這就是人們的心態:張藝謀居然這么庸俗這么商業,拍電影竟是為了阿堵物(錢)?墒俏乙磫柕氖,沒有阿堵物,你藝術得下去嗎?我認為張藝謀敢旗幟鮮明地拍商業電影,這恰恰是他長遠的藝術責任感,同時還包括他的勇氣。 關于透支電影信用,首先這個說法不專業,它根本就不懂市場對于電影的重要性。如果我們不采取這種大規模的市場推廣方式,大家都看見的,中國電影市場還有救嗎?全球都知道,電影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表達、文化名片。好萊塢大片一般要拿出總投資的40%以上作為宣傳費,它透支了嗎?沒有,它繁榮了。韓國政府為了抵制好萊塢“文化侵略”,規定全國電影院每年162天必須放國產片,于是韓國的電影也繁榮了。 如果你很優秀,照中國的傳統美德,是要收斂,而不能放開大嗓門吆喝。可這是商業社會,“酒好也怕巷子深”。而且從大藝術的高度,藝術的目的是提升、影響和娛樂民眾。你高高在上離民眾那么遠,你的社會意義就實現了嗎?這就是我的看法。 記者:據說中國電影集團共有2000多人,而你們新畫面公司是16個人,創造的產值卻不相上下。所以國家電影總局對你們贊賞有加,評價你們是中國電影的一個新的出路。但又有人說,你和張藝謀這種合作的模式可復制性很差,你認為呢? 張:這種模式是否能夠復制,那要看緣分。但觀念是可以復制的。我和藝謀共同的認識是,電影要成功,你必須是一個藝術家與計算器的綜合體;或者換句話說,你必須明白藝術轉化為商品的另一門藝術。我認為這就是中國電影的出路。 記者:概括來講就是走向市場,走向商業? 張:是。 記者:那么從操作上怎么去做? 張:觀念的問題解決了,操作的思路就很清楚了。無非是用商業的手段進行中外文化產品的角逐,首先打破國外大片無對手的狀態,然后逐步樹立本土電影的本土強勢地位,以及走向世界的問題。同時還要學會打一場行業與行業的戰爭,就是用電影的魅力和電影的營銷,去擊敗同質化的生活方式——什么電視、游戲、麻將、旅游、夜總會等等,把觀眾重新拉回電影院來。 電影營銷是一個很專業的課題,《英雄》和《十面埋伏》都只是剛剛開始。比如好萊塢很多大片票房收入只占總收入的20%,80%來自非銀幕營銷,就是電影的“后產品開發”。所以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 記者:你現在的主要精力都在新畫面嗎? 張:是的。 記者:其它產業呢? 張:運行很平穩,不需要太多精力。 記者:你如何評價你現在的角色? 張:應該說我更喜歡我現在的角色,這也許是我的天性。 嚴格來說,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因為我很性情,對商業利益的判斷有時候并不是很準確,喜歡憑感覺,喜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地去決策。我也沒什么大志,只想好好和藝謀合作做點事情。有時候也感到自己很累。電影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它的風險非常之大,需要整合方方面面的資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這部影片就可能全歇了。而且做電影和做房地產不一樣,房地產做砸了,房子還在那里,8000元賣不出去我5000元賣;電影做砸了,幾千萬資金就只剩下幾卷拷貝,除了放給自己看,一文不值。 記者:現在是不是很后悔當年你太太拉你去參加那個PARTY﹖ 張(大笑):不,我很幸運,是張藝謀讓我成為了中華文化全球復興的參與者。 記者:中華文化全球復興?這倒是一個很激動人心的概念。 張:是的,中華文化全球復興,你會在我和藝謀接下來的一系列影片中,看到我們如何不斷地用商業的手段,去推動這一高尚的訴求。 記者:祝你成功,祝你和張藝謀的合作健康長壽。 張:謝謝!一定會的。 (北京電視臺徐薇女士,本刊記者徐雷、鄧娟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王福生)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