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和他的老板兄弟(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9日 17:47 《商界》雜志 | ||||||||
女人和友誼
1977年,19歲的張偉平從沈陽來到北京,頂替去世的母親進入北京第四人民醫院,做了一名藥劑師。 藥劑師一做就是10年。此后外資企業蜂擁進入中國,張偉平跳槽至西門子公司北京代表處,任商務部經理。隨后他娶妻生子,呼朋喚友。與生俱來的豪放性格,令其在諸多領域人脈廣泛,信息通達。 信息通達的人常常感到很痛苦,因為眼看著“海”里漂著浮財,而自己卻天天在岸邊喝酒。1990年張偉平終于頂不住了,他拿出因外企高薪所得的積蓄十幾萬,與兩位朋友合資40萬,撲通“下海”成立公司,做房地產。 這是一段虧錢比賺錢還難的歲月。張偉平告訴記者:“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全中國的房地產都是草寇式操作,同時絕對暴利:首先拿土地不要現金,你有一個計劃書,完成一個審批手續,你的地就可以批下來;拿到土地使用證后,就可以請設計師,設計師的錢也是秋后結賬;圖紙一畫出來,你再蓋一個樣板間,就可以賣樓花收錢了。” 資金像滾雪球一樣滾了起來,此后張偉平還投資了諸如航空食品、醫藥代理一類的企業,也是不聲不響穩穩當當。1993年,有錢人張偉平開始想為自己置辦一點固定資產,于是拉著一個貼心貼肺的“哥們兒”陪同,來到正在賣樓花的北京陽光廣場樣板間看房。“哥們兒”溜達來溜達去地搖頭:真正的房子肯定修不到樣板間這樣好,細節做不到。張偉平沒顧上他的提醒,而是忙前忙后地排隊交定金——瞧這盛況,說不定一個星期后就得漲價。房子買了下來,3年后,它成了兩人共同的公司所在地。 這“哥們兒”就是張藝謀——當時已經因《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等電影紅透全世界的大陸導演。此時距他們的相識,已經4年時間。 10年后張偉平就在他買下的房子里,給記者回憶他和張藝謀是如何因女人而相識的: 那是1989年吧,那時候我是個地地道道的電影盲,在外企工作的太太卻是電影迷,《紅高粱》全國播映后她就成了鞏俐的影迷。有娛樂圈的朋友舉行家庭PARTY邀請我們參加,同時還說邀請了國內一大幫明星、導演什么的,其中包括張藝謀和鞏俐。 我對電影沒興趣,不想去;據說藝謀不愛湊熱鬧,當時也不想去。后來我是陪太太去了,他是陪鞏俐去了。兩個大男人在場合上都沉默寡言,顯得很不入流。吃完飯后,藝謀要提前告辭,我正好無聊就開車送他,奇怪的是我們在車上卻聊得十分投機。10天之后,鞏俐打來電話,請我和太太到他們家打麻將。 交往就此開始。女人拉家常,男人侃社會,“性格脾氣秉性,做人做事,一聊起來就發現在一個平臺上”。張藝謀話少,張偉平話多;張藝謀常有藝術家的偏執和激情,張偉平常拿些世俗生活的常態來調劑;張、鞏二人在生活上都呈“白癡”狀,而且行蹤不定,于是在北京一有什么問題就趕緊找“偉哥”(鞏俐對張偉平的稱呼)。而“偉哥”總是熱心熱腸神通廣大,讓人信任和放心。 這為他們此后關于電影的合作打下了基礎。 但僅有這樣的基礎顯然并不夠。多年來中國電影圈呈現的生態是,制片人和導演沒有合作之前是朋友;但合作之后出現矛盾甚至成為“仇敵”的,達90%以上。導演是花錢的,制片人是給錢的;花錢的總是希望花得越多越好,給錢的希望給得越少越好——天生的角色矛盾,一個心態和細節處理不好,擦槍走火就在所難免,整部電影甚至整個公司就會砸鍋。 所以更重要的是,從1989年到1995年,張偉平和張藝謀長達6年的純粹友誼,令彼此將對方看得非常清楚——從人格上,利益上和做人做事的方式上。于是1995年至今近10年的時間,張偉平和張藝謀才有可能成為中國電影界合作時間最長,最令人眼紅的“黃金拍檔”。 而合作的緣起卻是張藝謀的“情變”。1995年,張藝謀和鞏俐拍完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之后,鞏俐突然提出分手,并很快下嫁香港商人黃和祥。張、鞏之變引起業界大嘩,因為多年來張藝謀所致力打造的就是鞏俐的品牌,品牌就是票房焦點。票房焦點消失了,張藝謀的電影還有市場嗎? 果然,海外投資商迅速對新籌拍的《有話好好說》2600萬元的投資提出異議,準備只給1000萬了。張藝謀經過痛苦思考,斷然和投資商解除合作協議。 此時張偉平已經是北京小有實力的房地產商,看見“老哥們兒”受委屈,拍案而起:“我投這部電影!” 張藝謀聽見這個從不看電影的人說這話,吃了一驚,說:“這事你行嗎?再考慮考慮吧!” “不用考慮,我幫你。” “那,我給你劇本看看?” “不用,你是專家,你認為行就投。” 半個月后,張偉平說服合作伙伴,停掉一個房地產項目,將2600萬元現金劃到了《有話好好說》的名下。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