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郎咸平質疑顧雛軍 > 正文
 
“郎現象”淺釋:之所以出現 說明有它的土壤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0日 10:35 瞭望東方周刊

  文/方亮、范無鹽

  郎咸平現象之所以出現,說明有它的土壤

  破壞總比建設易,郎咸平顯然深諳此道。以個人學術之名對現有經濟制度的缺陷進行批判,成了郎咸平進一步提高自己名氣的終南捷徑,也使得經濟學界的其他名士無不忿忿
中行抵債資產網上營銷 精彩手機賽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懸賞 大獎新浪iGame免費抽

  但是,郎咸平所提的問題又確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一言以蔽之,這種現象就是少數人以產權改革之名,行掠奪國家財富之實,侵害多數人利益。

  郎咸平現象,即是他橫刀立馬、東突西撞引起天下大嘩的現象,也是他的這一不安分所暴露出來的中國經濟和社會現象。

  不患寡而患不均,乃是千百年文化傳承烙印在中國人骨子里的公平理念。郎咸平抓住這個問題大做文章,自然是得民心者得名聲,在公眾中獲得極高的支持率。存在并非合理,總要有人出來指出真相──其實有人動了我們的財富。

  良心與真話

  利之所驅,資本意志已經屏蔽了很多學者說真話的頻道。經濟學家為誰代言,是《望東方周刊》曾經提出的疑問。當郎咸平也面臨同樣問題時,他放棄了第一個選擇,“就是每天混了,放棄我過去幾十年的積累,和企業家一起吃吃喝喝,一團和氣,還可以有不錯的回報”。

  郎咸平選擇了認真地做研究,然后把結果告訴大眾。在最后一個環節上,郎咸平顯示了自己作為曾經的新聞記者對大眾傳媒嫻熟的操控技巧。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對一個已經成名的教授,繼續提高名氣,會不會出現邊際效用遞減?但是,郎咸平不管這個。

  其實郎咸平的觀點不新。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經濟系錢穎一教授在2000年就發表了學術論文《市場與法治》,提出了好的市場經濟和壞的市場經濟的概念,指出市場經濟有好壞之分,而其根源在于是否有好的法治基礎。這一觀點獲得吳敬璉教授的推崇,隨即在國內廣為人知。

  郎咸平現象之所以出現,說明有它的土壤。毋庸諱言,中國確實有少數人能夠以各種名義各種手腕聚斂國有資產,使公眾資源向個人集中,向利益集團集中,迅速完成財富的重新分配。“違法亂紀,胡作非為”,是郎咸平給問題民企的八字斷語,雖然顯得尖刻,但是直指核心。

  在沃頓商學院受過嚴謹學術訓練的郎咸平自稱他的結論都有數據支撐。學術研究是郎咸平說話底氣所在,但是他的結論中卻有價值判斷,這也讓一些學者詬病。

  作為國際著名的金融專家,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的名譽院長汪康懋博士明確表示:“學者不能把企業家作為敵人。”在這方面,郎咸平似乎犯了大忌。

  復旦大學張軍教授認為,郎教授的公開演講似乎不能認為是純粹的學術活動,從演講的題目到內容已經是有強烈的價值和政治取向、具有很強的和超出學術討論范疇之外的表述方式。

  還有人認為郎咸平弄錯了。國資委所屬職業經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開發指出,郎咸平關于國企改革中資產嚴重流失的觀點不符合事實。按照郎教授的理論,國有企業出售時操作要絕對公開才可以保持公正與透明,才能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然而企業在出售轉讓過程中,信息公開化是最大的禁忌。

  甚至有人認為郎咸平干脆就是個投機分子,對民企的態度是“前恭而后倨”,又從個案研究基礎上隨意引申,隨口發表政策感言,把良心體驗和政治見解混入到學術報告中,“令一般的嚴肅學者無法茍同”。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王松奇則肯定郎咸平,“我覺得郎咸平他應該是看得比較準的。尤其是在德隆這個問題上,3年前他就提出來了。其他經濟學家為什么不提,我覺得可能不會是水平問題,而是中國經濟學界比較復雜,經濟學家可能會考慮到很多種因素。”

  郎咸平顯然見過大風大浪,應該不會太在意這些毀譽。作為一名八步螳螂拳好手,戰斗著,并快樂著,是郎咸平的生存狀態。不要期望他會軟弱和讓步,“西門町之虎”的年少經歷已注定他會成長為一個叛逆。

  有人說:郎咸平離事實的真相越近,就離學界圈子越遠,但是這樣一個游離學界的叛逆卻成了大眾所愛。然而,他又到底能走多遠呢?既然一切要用數據來支持,那么又有多少數據,能證明他又確乎每時每刻代表著社會正義和學界良心呢?

  但好在,他令對手們也要承認的是:他對明星企業的個案研究“的確甚中要害”。

  空中產權與制度性根源

  “這個資產是誰的?是你跟我的,是我們大眾的。兩個單位在我們不知情情況下自己定價格,就賣掉了,而且賣掉的是屬于老百姓的資產,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我們是要解決這個問題。要作為一個法律的問題來解決雙方包括國有企業跟購買者之間的自我定價。”郎咸平如此言。

  簡言之,郎咸平意即兩個人賣了第三者的資產。國有企業性質是全民所有,而上市公司性質是股東所有。但是,對這種所有權,普通公民和一般股東卻無法行使,就如同空中樓閣般可望不可及。所以,國有企業賤賣及上市公司大股東或管理層侵害小股東等現象亦尋常可見。

  “郎咸平提出的要害問題,比如MBO異化成為MBI的問題,這也給管理層提出一個警告。”南開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強評價郎咸平觀點時稱,“我覺得他所提出的‘國有資產是怎么流失的’這個問題實際上也從側面反映出國家監管部門在監管工作上存在失誤。”

  是不是政府監管到位就夠了呢?在郎咸平眼中,答案并非如此。他認為問題出在法制缺位,必須有一個法律框架來進行約束,才能夠避免官商勾結、席卷財富的局面的出現。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后還是要歸結到錢穎一教授在文章《市場與法治》中提到的法治(rule of law)。

  公眾利益是怎樣受到侵害?少數人是怎樣侵吞了多數人的財產?這當中都可以看到某些政府部門的身影。如果無政府部門許可,民營企業家或者國企管理層如何能夠化公為私?根據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研究”課題組的調查,社會資源正在向上層集聚。

  郎咸平稱這種現象與當年俄羅斯的私有化有驚人的相似。俄羅斯確認了已經形成的利益集團,奉行國有資產誰管理就歸誰占有,結果俄羅斯有超過10000億美元的500家大型企業最后賣了72個億。權貴資本主義顯然不是一種好的資本主義,無數平民的利益被踐踏,少數人成為經濟寡頭。

  錢穎一教授后來又發展了自己的理論,發表了論文《政府與法治》,認為政府是市場與法治相互關系中的核心紐帶。錢指出,“現在雖然強調法治了,但是限制政府任意權力的法律還遠遠不夠。法治的實質是政府和經濟人都應該受到法律的約束。”

  吳敬璉教授主編的《比較》在評論錢穎一《政府與法治》觀點時指出,“如何造就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如何建立一個法治國家,是走向好的市場經濟或壞的市場經濟的制度性根源。”

  “作秀”的價值

  經過幾年來的連番惡斗,郎咸平教授已名利雙收。他已經以案例方式編寫了《整合》、《運作》和《操縱》3本暢銷書,“還打算出一本《揭底》,或許不叫這個名字,但大概是這個意思”。

  郎咸平雖善于炒作自己,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無一點真貨,僅放空炮不可能有如今聲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張文魁近期撰文反對郎咸平觀點,但他也表示,“至于學術問題,我對郎咸平在公司財務及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還是比較尊重的,他的確在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郎咸平在學界并沒有太多支持者,學者多半與郎咸平意見不合。經濟學家鐘朋榮就認為,“他所提出的觀點沒有抓住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流,中國經濟當前的主要問題是政府對企業的管制過多,是國企改制的問題,是產權流失還是消失的問題,而不應對民營企業掄起大棒。”

  然而,“朗咸平的出現確實給內地經濟學界一個震動。震動在哪呢?在于他實事求是、憑數字說話。這種學風是我們很多經濟學家所缺少的。郎咸平提出一個‘公有制與私有制’這樣一個世界性的問題。”韓強教授對郎咸平頗多贊許。

  他說:“有的經濟學家認為朗咸平沒有看準中國經濟的大方向。其實,我倒覺得,甭管大方向不大方向,人家確實看出來問題了。”

  有人說,郎咸平對明星企業的“炮轟”,有些用詞的確是情緒化了。但拋開枝節不談,這段公案實際上暴露出了社會制衡力量和保護監督機制的缺席。繼李金華審計風暴后,郎咸平被戲稱為“民間審計長”,這的確是個人的悲哀。

  但無論如何,郎咸平舌戰十大投行、炮轟德隆、調停仰融案、三叩TCL、四問海爾、七敲格林柯爾,讓世人看到了一個善于制造新聞事件的財務學者如何成為名揚天下的公眾人物的軌跡。郎咸平每次“作秀”都為他贏得了更多美譽,也讓公眾知道了更多真相,甚至讓其他學者看到學術原來可以這樣傳播。

  梁啟超曾言,“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既然身為男人,郎咸平想必也有治國安邦的情懷。怎么做事不是最重要的,做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郎咸平“作秀”除了體現他個人的價值,從客觀上講,也使得大家猛然一震,幡然一悟,皆去關注自己利益是否受到侵害,中國經濟制度是否存在缺陷,這正是許多著名的經濟學家至死也沒有做到的。-

  郎咸平“炮轟”中國知名企業

  ●三叩TCL

  今年1月6日,TCL集團整體上市,總共融資額達到25億元,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持有5.59%的股權,按照發行價,李東生身價達到6.1億多元,成為TCL改制的最大受益者。

  郎咸平認為,TCL2003年的財務指標矛盾重重。他在8月14日發表的《缺乏信托責任,中國股市最大的問題》一文中提出了“TCL的高凈資產收益率何來、高風險低收益不合理、股票收益率低較合理”的三點疑問。

  郎咸平表示,回首TCL的歷程就會發現,這實際是一個國有股權稀釋的過程,進一步說,是以股權激勵為招牌,以證券市場為渠道,使國有資產逐步流向個人的過程,也是TCL的管理層獲取國有資產的過程。

  ●四問海爾

  郎咸平盯上海爾,是在今年4月。在海爾中建4月6日的公告中,海爾集團向海爾中建注入洗衣機資產,在這條公告中,一家名為海爾投資的企業浮出水面,它直接和間接地控制了海爾中建35.84%的股份。

  緊接著,7月28日,香港上市公司海爾中建(1169,HK)發布公告,稱海爾中建將延期認購海爾集團所持有的飛馬青島公司35.5%的股權,其相關認股權行使日期將延長至2005年12月31日。這個看似平常的公告,吸引了郎咸平懷疑的目光。

  7月31日,郎咸平拋出4條尖銳質問,矛頭直指“海爾職工持股會”。郎咸平認為,海爾此舉,是為了完成借殼和實現國有股權稀釋。

  ●七敲格林柯爾

  郎咸平指責顧雛軍的“罪名”和張瑞敏、李東生同出一轍,即席卷“國家財富”。 

  近年來,格林柯爾在中國資本市場可謂長袖善舞,科龍、美菱、亞星客車、ST襄軸四家上市公司在不長的時間內相繼被顧雛軍納入囊中。

  郎咸平認為,顧雛軍號稱動用的41億元收購資金,實際的投入不過3億元。顧雛軍用“安營扎寨”、“乘虛而入”、“反客為主”、“投桃報李”、“洗個大澡”、“相貌迎人”、“借雞生蛋”的“七板斧”巧取豪奪了大量國有資產,在“國退民進”中演繹了一個“民企神話”。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郎咸平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千張即時奧運圖片報道
竇文濤侃奧運(視頻)
奧運場館瘦身風波
高校招生現丑聞
機動車負全責遭質疑
北京地鐵美食全攻略
二手車估價與交易平臺
出國辦護照完全攻略
新浪連載:70派私人史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