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盛名”下的苦澀 牛群與蒙城的故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6日 19:23 現代快報 | ||||||||||
蒙城因牛群而名聲遠播,蒙城也因牛群而飽嘗苦澀! “我去申奧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我是‘牛縣長’,去韓國世界杯,去海外招商,大家都知道蒙城。”在牛群宣揚要將蒙城帶向世界時,蒙城卻已無法承受牛群帶來的痛。 牛群商貿城、五子牛特校、五子牛礦泉水,在牛群“三大杰作”演變成“三大敗績
相信造成如此后果并非牛群的初衷,想必牛群本人也是痛苦的,沒有人愿意讓自己的名望遭受如此大的損傷,除非有人對“媒體聚焦”的嗜愛達到癡狂的地步。 相信蒙城的官員中沒有人愿意讓自己“造福于民”的能力被否定,相信蒙城的民眾能夠意識到所有失誤造成的損失最終都將轉嫁到他們的身上。 整個蒙城人都是痛苦的,因為誰都知道“有污點的名聲,還不如沒有名聲”的簡單道理。 如果所有的這一切都緣于“策劃”的話,那么蒙城人的喜怒哀樂被拿捏,蒙城人的財富資源被浪費,策劃者心中是否裝著蒙城人民? 在蒙城和牛群鬧哄哄的背后,蒙城人民得到了多少實惠?蒙城政府官員答不上來,牛群也答不上來。 在蒙城,牛群“圈地”可以“先征用后報批”,牛群“缺錢”可以“財政資金先墊付”。雖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牛群在蒙城謀取了多少實惠,但因牛群而給蒙城帶來的損傷卻鮮活地存在,這樣的后果該由誰來負責? 在采訪中,蒙城的政府官員最怕記者提“科學發展觀”,因為用“科學發展觀”的精髓來解析蒙城的“牛群經濟”,蒙城與牛群三年來的“努力”其實是在制造一場場鬧劇,鬧劇演繹出的是制造“面子工程”的政績觀。 經濟上的損傷已無法彌補,法治上的損傷卻還在繼續:“牛副縣長”享用了蒙城人民賦予他的權力,卻不需要對蒙城人民負責,“牛副縣長”相對于蒙城人民而言,已不再是“公仆”,于此,“牛副縣長”成為一個特權符號。 如今,這個“特權符號”依舊橫亙在蒙城成為法紀無法逾越的屏障,“牛副縣長”在制造蒙城人認識上的混亂:在客套中,法紀成擺設,公正被遺忘。這種“認識上的混亂”正隨著牛群的名人效應影響著更多的人。 在蒙城連同牛群一并遭受外界責難的時候,在牛群“負債消失”的時候,蒙城縣委縣政府在默默采取“積極的行動”,“欠老百姓的錢一定要還”“知道錯了就立即改”,蒙城官員的開明放在“牛群經濟”一大敗局的背景中顯得難能可貴而又令人心酸。 在梁副縣長禁不住放聲痛哭的那一瞬間,記者渾身戰栗,熱淚幾欲奪眶而出,蒙城官員擺脫貧困的強烈意識糅合著蒙城所發生的一切讓記者百感交加,當時窗外陽光明媚,記者真希望一切都沒有發生! “盛名”下的苦澀太重,蒙城已不堪“盛名”!蒙城之恙不應被遺忘!楊明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