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初闖世界只有80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9日 11:49 世界經(jīng)理人 | |||||||||
38年前,潘石屹出生在甘肅天水麥積山附近的一個貧困的村子里。恢復高考后,他考上了北方一所“不頒發(fā)學位”的大學。1984年畢業(yè)分配到石油部某局工作,1987年下海經(jīng)商。在海南島,潘石屹與6個人合伙成立了海南農(nóng)業(yè)高技術投資聯(lián)合開發(fā)總公司——今日萬通的雛形。1992年,他受命回京,創(chuàng)辦北京萬通。對于當年初到北京的情形,潘石屹至今記憶猶新:“1992年,我連北京那幾座大立交橋的名字都叫不上,就到處去找地。后來有人介紹塊地,一看,不錯,就拿下這塊地,開始做萬通新世界廣場。”萬通新世界的成功銷售,使潘石
一人有兩件襯衫是老潘對富人的最初定義 坐在記者眼前已經(jīng)身價億萬的潘石屹,最初對富人的定義僅僅是能有兩件襯衫。如果身上穿著的襯衫該洗了,能夠隨時再拿出一件來。因為家境貧窮,小時的他還完全感覺不到貧困、疾病等有多可怕,后來長大一些,到縣城去逛了一圈,回來后才能夠讀懂母親眼神中的無望和父親沉悶的嘆息,一種特別強烈的反差第一次沖擊了他的頭腦。“那是西北最荒涼最苦的地方,因為家庭成分不好,媽媽又長年癱瘓,家里有五個小孩,我是老大,兩個妹妹因為養(yǎng)活不了,只好送給了山里的農(nóng)民……”潘石屹很坦然地談起自己的童年,語氣很平淡。 正因為過去苦,老潘形成節(jié)儉習慣。幾年前他與幾個人在北京保利大廈前一條小街道上吃飯,吃一盤菜,記得是一盤土豆絲,就為到底是八元還是五元錢,和飯館的服務員爭起來了。可那時他正大筆大筆地往外投錢,動輒上億、上千。 即使是現(xiàn)在,潘石屹乘坐飛機一般情況下都是坐普通艙。記得一次他同愛人與美國華爾街大老板(美國前十大富翁的兒子)一起去上海,秘書照章辦事,就給他一個人訂了普通艙,其他人都是頭等艙。后來到機場一看坐不到一起,美國人特別客氣,說你還是換個頭等艙吧,這個航班沒了,一起乘下一個航班,結果讓人家一大幫人在機場坐了兩小時。 初闖世界手里只有八十元錢 像普通的創(chuàng)業(yè)者一樣,潘石屹歷盡艱難。當初潘石屹辭職離開北京去深圳時,把自己所有家當變賣了,也只有八十多元錢。 當時他在一家咨詢公司工作,深圳天氣熱得不得了,加之語言也不通,還經(jīng)常加班加點,他感覺非常壓抑。1989年,潘石屹到了海南。當時他和一個朋友第一次沿著濱海路海邊往前走時,看到有的海南人當著別人的面就在海邊“方便”,那邊有人“方便”,這邊有人就在進行手表交易,手表販子把袖子一拉開,胳膊上全是各種各樣的手表。他朋友挑中了一塊,那賣表的說不賣給你。朋友問為什么不賣?他說,沒錢你買什么?你的錢包已經(jīng)被人偷走了。朋友不信,一摸錢包真沒了,才發(fā)現(xiàn)那小偷偷了錢包也不跑,就在附近蹲著。 1990年春節(jié)前后,一場臺風令海南經(jīng)濟一度低迷,很多人都選擇離開,但潘石屹沒有走。他的老板當時在那里承包了一個磚廠,讓他當廠長,帶著三百多個民工。那時所有工程都停了,民工就在那里餓著,他們是計件工資,沒人要磚,他們就一分錢沒有。老潘那時年輕,責任心也強,就把自己的錢掏出來,讓民工買上一袋米,吃完了掏錢再買一袋。 看孩子是他人生中大事 無論工作多忙,老潘總要拿出一些時間留給家人,照看孩子。在張欣生孩子時,他一個月時間完全脫離公司工作,就是侍候老婆孩子。他說,生孩子對母親與孩子都是特別大的事,一個新生命要出來,別的事都可以慢待一些,唯有這事太重要。看孩子非常辛苦,但跟孩子接觸也可以讓你平靜下來。這社會有時會不斷讓你往前跑,人家官職比你大,做的事比你大,掙的錢比你多。孩子卻能讓你感覺到人的一種原始狀態(tài),令你周圍的一切回到一種單純的狀態(tài)。 把自己變成容器 老潘崇尚大氣包容。人的最大的弱點是“遷怒”,一個機構、一個人反復遷怒,就像病毒一樣傳染,社會就會變得浮躁,大家沒信任感,沒安全感,一點也不能和善。人應像一個容器一樣,把“遷怒”過來的怨氣承載下來,不讓它再傳播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