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生VS韋爾奇:中國優勢如何轉為全球勝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3日 13:08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茅以寧 北京報道 年近古稀的“全球第一CEO”身體前傾,在沙發上努力探過去半個上身,露出嚴肅認真的表情,宛如參加一場重要的董事會。 在他的對面,同樣坐著一位可能是未來中國最重要的CEO,李東生,他正在用快速的
“收購是雙刃劍,存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別人絕不會送一個香餑餑給你。但是如果我們不這樣做,風險只會更大。中國企業國際化是必然的趨勢,未來我們可以看到,在一個區域內打天下的企業將很難生存。”李東生對記者解釋道。 “我想向韋爾奇請教的就是TCL擴張中如何保持持續的穩定增長。”李說。 6月22日,本報記者獨家專訪并獨家記錄了李東生與韋爾奇的對話。 李東生(以下簡稱“李”):TCL是目前中國最有競爭力的企業之一,同時TCL也在努力嘗試走向國際化;可是,另一方面,我們在國內的競爭對手們,比方摩托羅拉也在走本土化。 韋爾奇:貴公司能否與摩托羅拉做一對比? 李:去年我們銷售了1000萬部手機,占據了12%的國內市場份額,相比之下,摩托羅拉有25%。可是,前幾年他們的優勢遠遠大于TCL。同時,在中國,其他的領域也正在發生同樣的事情,面對跨國公司們,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取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韋爾奇:為什么呢? 李:我認為,就目前來說,中國企業在制造領域的比較優勢還是很明顯,它們對中國市場了解得比較多,另外,中國企業有更好的供應鏈和成本優勢。 韋爾奇:但就我看來,摩托羅拉越來越不像西方公司,它也正在本地化,是個中國公司,而且它們對中國市場的了解也在不斷加深。 李:可是它也不可能像中國企業一樣深入到中國市場的最低端。 韋爾奇:有例子嗎? 李:諾基亞就是如此。它可能更在意的中國市場是,包括香港,臺灣這樣的大中國區域市場,它不會把它的手機賣到鄉鎮或者農村去。 韋爾奇:摩托羅拉、諾基亞,它們雇傭的管理層是外國人還是像李先生這樣的中國人? 李:可能主要還是洋經理們。 韋爾奇:這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笑);您剛剛曾提到中國企業的優勢? 李:對,我們在供應鏈管理、成本控制、對市場的感覺、領會消費者的需求方面能抓得比較準,而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在做產品規劃的時候,它們會更著眼于全球市場。 韋爾奇:如果你要走向國際市場怎么辦,同樣這會是一個大問題。 李:對。雖然目前我們更加著重國內市場,但正往國際化這方向努力。現在我們在美國和歐洲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如何要管理一個全球化的企業? 韋爾奇:你們全球化怎進行的? 李:TCL分了兩個階段,從98年開始,先在發展中國家逐步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和市場基地,而現在我們主要通過并購的方式進行擴張。 韋爾奇:我覺得你們最艱難的競爭對手現在可能變成了三星? 李:確實如此,三星給了全球的競爭對手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我也非常佩服GE,因為它在全球樹立了一個很好的典范,而GE在中國更是贏得了尊重。 韋:工業用品是如此,但是在消費品行業不是,太難了(笑);我們的大眾化產品都賣掉了,比方電視就賣給了湯姆遜(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