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 王峻濤拒絕重演8848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3日 11:33 《中外管理》 | |||||||||
本刊記者 王小燕 王峻濤,中國電子商務的旗幟性人物,同時也是互聯網泡沫破滅時的著名出局者。而今,他正在北京的一間地處鬧市、卻清雅安靜的辦公室里,與志同道合的團隊伙伴一起進行著新的創業征程。與本刊記者一起反思過去,他坦然率性,百無禁忌。
王峻濤其實已經做過至少三家企業了,但真正被大家關注的,還是在電子商務行業內的兩次創業。談起“初次”和“再次”的異同,他講了很多:一般頭一次進入一個行業時,人也不熟,干這件事哪里有困難、哪里有竅門,心里面都沒譜,要靠摸索。但在二次創業時就有了很多優勢:比如說人脈,比如說對行業的了解,比如說手里面掌控的資源(像技術和錢),碰到了什么困難該向誰或不向誰求助,都心里有數。 而“二次創業”中最寶貴的優勢,就是明白了自己過去什么做對了,什么做錯了,然后亡羊補牢,未雨綢繆。 投資人:不坐班的“創業伙伴” 《中外管理》:第二次創業時,我們發現不管是王志東還是你,對于資本的控制都要比第一次創業時嚴格得多。 王峻濤:首先我要聲明:控制這個詞用的是不對的。資本和創業者根本就不是控制的關系,而是互相適應的關系。對于我來說,第二次創業學到了很多跟資本合作的竅門、體會和經驗,這也是第二次創業中資源優勢的一個方面。 對于一個在創業期的企業來說,最好是把向你投錢的這些投資人也看成是創業伙伴。我們現在跟投資人談話,就跟我準備在做二次創業的時候與這些創業同事們談的話、看的東西是完全一樣的,把他們也當成創業團隊里面的一分子。你要是接受我們的計劃、我們的觀念,同意了我們這些具體的做法,你就加入;如果你覺得有問題,我們再談。一般以這種方式團結在一起的人,誰控制誰的問題好像就沒有了。如果投資人里面有人老想著要控制別人,就如同創業團隊里面一開始就有人老想著要控制別人一樣,這個合作就會有問題。 《中外管理》:我們是否能夠把創業團隊從更廣泛一些的含義去理解,把股東、投資人都包括進來? 王峻濤:我覺得創業者本來就應該這么想,尤其是在初創階段。只不過投資人在創業團隊里面所能發揮的作用可能跟別人不一樣,比如:在創業團隊里面有些人可能管技術、管業務,有些人管公司今后進一步發展的策略、戰略,包括業務發展之外的公司發展戰略,例如:接下來是兼并好還是融資好?是上市好還是私募好?這些我就愿意聽投資伙伴的建議。他們在這方面的專業經驗可能要比我們強得多。 《中外管理》:你選擇投資伙伴的標準是不是和選擇其他團隊伙伴一樣呢? 王峻濤:有一點不一樣:不要求他到公司來上班。除此之外都是一樣的。 尤其是對于創業型的企業,其實我很推薦我的做法。別把投資人看成給你一筆錢,然后就什么都不管的人,那是不可能的。創業期時投資人也愿意參與得多一些,你不應該排斥,應該抱一種歡迎的態度、合作的態度。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你錢要得并不急。如果企業根本沒錢,錢不到賬明天就干不成事了,那就另說了。不過你真要辦出這么個企業,我看也太懸了吧……反正這種企業我是不會辦的。 《中外管理》:那么投資人本人的價值觀呢? 王峻濤:我覺得他本人的價值觀其實還很次要。投資人所代表的一般都是一個投資機構,比如某個基金。這個投資機構是什么樣的,要比單個投資人本身更重要。而一個投資機構是什么樣,看它過去都做過什么事心里也就基本上有數了。如果一個投資機構過去做投資的時候特別喜歡干預別人的管理,或者特別容易與所投資企業的創業者發生矛盾,這種投資機構我們也就不一定急于考慮。 《中外管理》:以前8848的那些投資有一些是投機資本對嗎? 王峻濤:當然是,不過我覺得這沒有什么好說別人的。資本本來就是兩種:一種是用來投資的,一種是用來投機的,人家本來干的就是這一行,我覺得是很自然的事。 《中外管理》:那你現在是不是就盡量少引進投機資本呢? 王峻濤:創業開始的時候你根本就不要它。等到快上市的時候再另說。IPO的時候,那資本到底是干什么的你就不用管了,反正它買了之后自己能賣得掉。 《中外管理》:會不會發生這種狀況:這個投資機構現在很認可你的想法、你的計劃,但當發展一段時間以后,行情不是特別好的話,他們的想法就變了? 王峻濤:我覺得這種情況跟其他合作伙伴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是一樣的,所以你在考慮合作的時候就要考慮這些問題。說句很世俗的話,我們國家的法律在允許結婚的同時也允許離婚嘛,而且結婚和離婚的規矩都定得很清晰。所以這沒有什么關系,只要把結婚和離婚的規矩定好了,到最后真的感情不合了,要離婚就離吧。怕的就是不講規矩,離婚一鬧好幾年,這事兒就煩了。其實創業的合作伙伴也可以走嘛,誰也不是說一開始我們愿意做了就永遠會做下去,讓別人做這么一個承諾也是錯誤的。 融資:絕非多多益善…… 《中外管理》:你現在的情況應該和第一次創業不太一樣,那時是需要錢的,所以可能會比較大幅度地去融資;但現在可能融資的節奏、融資的幅度都和以前不太一樣。 王峻濤:對,我們現在融資有個很現實的角度:第一是為了證明公司的價值。因為你每融一次資,公司的價值就會有個數——你是依據公司值多少錢來融的資。從來都沒融過資的企業就說不清楚你公司的價值,除非你上市。實事求是地講,對于辦企業的人來說,公司的價值是個很重要的事。如果有個企業家說我根本不關心我的公司市值多少,我只管把我的業務做好,那肯定是騙人。第二就是確實需要錢的時候再融資。這是融資的兩個最基本的原則。 但是第二次創業在融資的時候,我其實考慮更多的是我融這些錢合不合算。什么叫合不合算?沒有人會白給你錢,否則就成慈善事業了。給你錢是有一定的條件的,別的創業伙伴跟你一起干也不是白干,在回報方面除了有一些精神上的因素外,也有別的,像工資給多少錢?有什么福利?一定是事先要談好的,要不然誰給你干呀!所以要想清楚,他給你這么多錢,你要付出什么東西,然后會反復地算合不合算。 有些你付出的東西是能夠計算的,比如說你的股份。別人給你投了錢你肯定要讓出來一部分股份,如果給你兩三百萬美金,你是讓10%合算,還是15%合算呢?一定要想清楚。對于這樣的問題肯定要比第一次創業時考慮得更精一些。心里面也不會那么急了。因為你肯定不是很缺錢吧,錢多了能夠做得快一些,錢少了也不過就是做得慢一些唄。 一方面是要算能夠計算的,另一方面心里面也要掂量那些可能很難數量化的東西,比如說:整個投資機構的性格怎么樣,是偏向于創業投資?戰略投資?策略投資?還是什么別的?這些都要想好,算不好很吃虧的。 我第一次見楊致遠,就聽他開了句玩笑。我們本來都認為軟銀一開始投了2000萬美元給雅虎,換走25%的股份是楊致遠占了很大便宜。但轉眼10年過去,楊致遠說:“哎呀,那時虧大發了,如果是現在才不給他那么多呢!”當然這可能是一句玩笑話,但卻是一句很典型的話。我現在回過頭去想,8848那時根本用不了那么多錢,干嘛要融那么多資呀!8848創立的時候連邦公司占80%,我占20%,還是實際出資的,我根本就沒還價。要是現在,這事得好好談談了。 那時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第一次創業你自己占得少,投資來了一定會稀釋原有的股份,但是比你大的股東一定稀釋得比你快,所以你可能對這個問題的投入程度沒有現在那么高。現在自己做大股東,一稀釋肯定自己稀釋得快,所以就要算清楚了。第二方面,對于這個產業、對于自己做的事業和在產業中的地位也比過去心中有數,對自己企業未來發展的判斷肯定會比過去要準,所以對于公司價值的把握度也比過去要高。 模式:至少相對控股! 《中外管理》:你現在反思以前走過的路,如果你覺得自己那時有什么不夠完善、不夠成熟的地方的話,這些東西是否可以避免? 王峻濤:我覺得可以呀!如果8848讓我重新干一次的話,打死我也不會采取那時的股權合作方式了。我肯定干脆就自己干了。 《中外管理》:這個模式是不是也正是8848沒有走下來的原因? 王峻濤:我覺得是最主要的原因。8848的模式先天就不足。這是一個制度的問題,制度本身就沒設計好,這跟新浪前幾年的狀態蠻像的。反倒是后來網易、搜狐完全不理這一套、股權結構簡單、從零開始干干凈凈地做的企業很穩定。我很鼓勵今后的創業者也這么做。我們那時跟連邦合作,連邦本身歷史上的資本關系就已經很復雜了,后來又來了國內上市公司、海外風險投資,最后股東花名冊上有57個個人或法人。我作為一個小股東,哪里管得了!我們又是干一件未來發展風險很大的事,所以那種投資結構很不適合,我看更適合做一個成熟企業。 《中外管理》:那你現在在做6688的時候不會讓股東花名冊上有這么多人了吧? 王峻濤:人數多少沒有關系,但在運營最開始的創業階段,我們的創業團隊至少要相對控股吧。我覺得:創業團隊相對控股,應該是在我們國內做風險較大的高科技型創業公司,不應該放棄的一個模式,起碼在最開始要這樣,除非你本來辦個企業就是為了賣掉它。等你把企業做得很成熟了,隨便誰來管理都能很穩定地運行,那就是另外的話了。 CEO人選:保姆不如父母 《中外管理》:說到楊致遠,雅虎就是請了外面的CEO來管理企業。 王峻濤:其實并不是創始人自己沒有管,而是請了一個協調人。很多網絡公司創業的時候都是這個樣子,甚至有些高科技公司同樣如此。我們回顧雅虎歷史的時候有一個細節一定不要忽視:雅虎創立的時候,創始人楊致遠和費羅兩個人持有同樣的股份。他們倆創業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倆誰管誰?是我管你好還是你管我好?如果公司發生了事要做決定的時候到底誰說了算?到時候誰也不服誰的話,公司就完了。于是他們決定:那好,咱們誰也不管誰,咱們請一個人來。所以他們請來的這個CEO庫格爾除了有很大的管理權力外,另外還有一個本事,就是在楊致遠和費羅間起一個緩沖的作用,建立一個非軍事區。微軟創立最早期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我們國家的歷史上也有這種故事,但是最后結局和他們完全不一樣,這就是用友。用友創立時王文京和蘇啟強持股是完全一樣的,我自己猜想:如果當時他們找一個兩人之外的CEO,可能用友今天的發展會比現在更快。分手不一定是個好事,因為它把一個公司的資源分成了兩塊。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情況:我創業者持股最大,那當然就我管就是了。蘋果公司就是個極端的例子。我們公司現在我是董事長兼CEO,每天大多數情況是在判案子:有很多事情是這么干也行,那么干也行,所有人都會把事實和他的想法擺出來,如果沒有人反對就這樣做了;如果有人反對,我可能就要出來說:“公司是我的,如果出了事有什么損失也是我的,不用怕,就這么干吧。”這種情況就得有一個人出來這么說話,可能我就是那個位置。當然,一個新創立的公司,又有這么多默契的合作伙伴一起干事,真到了要那么說話的時候也是很少的。那么你在大多數情況下就成了公司的一分子,做些自己喜歡的業務,而這時你就不再是CEO了。網易也是這樣,千萬不要以為丁磊不當CEO就真的什么也不管。丁磊也是有這種運氣,找了個CEO管那些他不愛管的事,像行政事務、上班考勤等等。可是對于他感興趣的事,比如說游戲呀、社區呀,其實他管得很多的,但他會跟CEO兩個人協調好,把他管的事和公司整個業務融為一體。 《中外管理》:像雅虎、網易都是創始人自己請來的CEO,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風險投資給創業者派CEO…… 王峻濤: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在中國大部分都很不成功。因為這種方式在一個成熟企業里可以接受,也很自然,但在一個創業型企業里蠻難的。創業型企業像一個成年以前的小孩,最了解他脾氣的肯定是父母,不是保姆。你找一個保姆或老師來,搞不清楚他;等你搞清楚他了,這個小孩早就變了。但等到這個人長到18歲以后,你把它交給社會、上那些技術學校,關系就不大了。 一般來說,對一個創業企業,如果外來的管理者很主動地融入這個企業的文化的話,不容易出問題,可是這種情況很少見。大部分情況是外來的管理者會要求企業文化改變成他期望的那樣,對一個創業型企業來說,我看這種事基本上是成不了的……好像還沒有成功的例子。 《中外管理》:是在中國沒有,還是世界上都沒有成功的例子? 王峻濤:世界上投資人向企業硬派CEO的事本來就很少見,只有我們國家才有,但我們國家發生這種事一般都不成。3721最開始的時候是IDG派了一個CEO來,但那段時候是3721經營最不好的時候。后來一生氣把那個CEO趕跑了,3721不是就做得挺好嘛!那些做得相對來說比較成功的企業,像金蝶、慧聰、百度,都是創業者當CEO,最后才成功的。凡是空降CEO,最后很少有成功的。 在口若懸河的同時,其實王峻濤并不鼓勵大家都去第二次創業,不到萬不得已還是繼續在“處女地”上堅持比較好。他希望所有的創業者,都能從一開始,就盡量避免未來的“萬不得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