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讓“海歸”變成“海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31日 10:19 中國新聞網 | |||||||||
“海龜”、“海帶”本屬海洋生物,但它們的諧音“海歸”、“海待”由于比較形象地描述了中國海外留學歸國人員的現狀而成為新的中文名詞。 一度倍受用人單位歡迎的“海歸”為什么蛻變成被市場冷落的“海待”?人們自然能分析出諸多原因,像“海歸”自我定位過高啦、有學歷缺能力啦、觀念不適應中國國情啦……一句話,“海歸”成“海待”,主要責任在“海歸”。
毫無疑問,“海歸”變“海待”與“海歸”自身的種種不足大有關系。“海歸”們確實應該如專家建議,按照中國市場的需求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期望值。 但對整個中國經濟、文化甚至政治而言,“海待”數量劇增絕對不是一個好現象。 盡管“海待”們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和改進,但他們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接受過高等教育卻是不爭的事實(極少數“野雞大學”混文憑的除外)。在中國,他們的專長應該也完全可能得到發揮,否則,就算不說“報國無門”之類的大話,單是他們在海外求學時付出的高額投入也無以回收。 事實上,除了“海歸”自身的原因外,中國社會也沒有為容納“海歸”提供完全平等的條件。例如,“海歸”們只能在企業、學校和科研機構尋找就業機會,而黨政機關和權力部門的大門仍沒有向“海歸”們開放。 甚至,社會輿論對“海歸”變“海待”有時還流露出某種幸災樂禍的心理。認為“海歸”是“假洋鬼子”的想法仍有市場,“海待”在求職中無論要求高薪還是低薪也可能成為媒體揶揄的話題。 中國的人才還遠談不上過剩,無論是什么原因讓“海歸”變成“海待”,都不僅是“海待”和他們家人的損失,也是整個國家的損失。 作者:于澤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