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言敗的“少帥”張慶偉 上天攬月實力說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09日 15:32 《中國經濟周刊》 | |||||||||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賈俊 記得第一次采訪張慶偉是在2003年12月28日舉行的“2003CCTV北京年度經濟人物”揭曉現場。42歲的“航天少帥”張慶偉成為“年度人物大獎”得主。 在盛大的頒獎典禮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慶偉滿臉笑意,頻頻舉杯,
作為中共中央委員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此時的張慶偉顯出難得的輕松來,往日的疲累、緊迫感也隨著大家的舉杯暢飲一掃而光。 張慶偉在現場接受記者采訪談到獲獎感受時說,獲得“年度人物大獎”是個人的驕傲,更是整個中國航天事業的驕傲與自豪。 從航空“聯姻”航天 張慶偉27歲時與中國航天結緣,15年來,他參與并見證了中國航天的許多重大事件,在一次次攻關與成功之中,這位“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盡情抒發著自己的青春豪情。張慶偉同時也是擁有十幾萬名員工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總經理,作為這個中國最大航天集團的掌門人,張慶偉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航天少帥”。 1978年,高中畢業的張慶偉懷著當飛機設計師的夢想,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西北工業大學飛機設計專業。在這所以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學科為特色的全國重點高校里,張慶偉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涯。經過四年的系統學習后,1982年9月,張慶偉大學畢業來到航空工業部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603所)。 1985年,渴望“充電”的張慶偉再次回到母校,攻讀飛行器設計控制理論及應用方向的碩士研究生。西工大的飛行器設計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不僅師資力量雄厚,科研與教學設備精良,還能為學生提供新概念、新思想、先進的設計和評價手段。通過在西工大兩年半的研究生學習,張慶偉打下了深厚的科研功底。 1988年3月,在國務院進行的政府機構改革中,航空工業部和航天工業部合并成立了航空航天工業部。同年4月,張慶偉碩士畢業,也許是受航空航天“聯姻”的影響,他做出了影響自己一生的選擇,來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在火箭總體室開始了參與火箭的研制。 書寫航天輝煌 張慶偉是同代人中的幸運者,但他的幸運始終建立在他勇于承擔責任和能夠承擔責任之上。 1988年,剛剛碩士畢業的張慶偉就趕上了要用長征三號火箭發射美國休斯公司的“亞洲一號”衛星。這是一次夢寐以求的機會,也意味著中國將開始進入世界商務衛星發射市場。但是,休斯公司對發射“亞洲一號”提出了苛刻要求—衛星必須在起旋后脫離火箭。在論證會上,坐在后排的張慶偉突然冒失地說了一句:“可以用計算機先計算一下。”就這一句話,使本來只在地面干著“擰螺絲釘”活兒的他一下子挑起了大梁。他憑借在計算機輔助設計方面的過硬功夫,很快推導出數學公式,編制好程序,并在計算機上建立了仿真模型。解決了用長征三號火箭發射美國休斯公司“亞洲一號”衛星時星箭分離方面的重要瓶頸。1990年4月,“亞洲一號”發射成功,張慶偉脫穎而出,被破格晉升為高級工程師。3個月后,中國第一枚大推力捆綁式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1991年,張慶偉作為主要起草人之一,執筆起草了關于我國進行載人飛船試驗的論證報告,得到中央批準,30歲的他被任命為發射載人飛船的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 1992年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正式批準實施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對于這一長期的、需要創新的大型工程,組織上決定給予年輕人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于是,早已嶄露頭角的31歲的張慶偉,被任命為長二F火箭的副總設計師,在當時航空航天部里他是最年輕的副總設計師。敢于拍板、信心十足的張慶偉在成功中樹立了權威,并將其轉變為下一次的成功。從1997年到1998年,他負責的火箭發射任務都取得了成功。 永不言敗 1996年,中國航天發射衛星連續數次失敗,元氣大傷。關鍵時刻,張慶偉臨危受命,擔負起長征三號甲火箭發射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責任人和發射隊隊長的重任,他帶領全體研制人員,團結一心,負重拼搏。1997年5月12日成功地將我國新一代通信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接著,他又擔負了長征三號乙火箭發射亞太二號R衛星發射隊隊長。他與其他研制人員一起,克服長征三號乙火箭首飛失利帶來的巨大壓力,在現場指揮協調,與火箭發射點600米近距離接觸,夜以繼日奮戰32天,高質量地完成了總裝任務。1999年5月12日,張慶偉和全體參試人員不負祖國人民的厚望,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為長征系列火箭在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上打贏了翻身仗,為祖國增了光。 1999年4月,張慶偉被任命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籌備組成員。同年7月1日,38歲的張慶偉成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副總經理。至此,張慶偉從一個技術管理型干部迅速成長為一名執掌現代高科技產業集團的企業家。上任以后,他著力于考慮把航天技術轉化為市場份額和企業利潤,用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來降低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用信息化推進產業化進程,培育核心企業做大主導產業,利用航天品牌開展資本運營等,并實施人才戰略,使許多曾流失到外企中的人才又回到了航天系統,他用真摯的感情凝聚人才,用傾斜政策穩定人才,用一定的待遇留住人才,為航天高科技產業繼續躋身于世界前列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2001年11月被任命為總經理。 2002年11月29日,在第十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頒獎典禮上,張慶偉將一面隨“神舟”號試驗飛船繞地球14圈,行程60萬公里的團旗展現在舞臺中央,全國人民一片歡騰。2003年1月,中國最后的無人飛船—神舟四號成功發射,2003年10月,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實現成功并返回地面,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載人航天夢想。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都有著張慶偉的雄才大略。 2002年11月8日~14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張慶偉作為中央企業系統代表團的代表出席了盛會。在大會的選舉中,年僅41歲的張慶偉成為新一屆的中央委員會委員。進入中央領導機構的張慶偉,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他說,中央委員的頭銜絕不是個人的榮譽,而是黨中央對航天事業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張慶偉認為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具有獨特的作用和地位,其所承擔的任務和取得的每一次成功,對鞏固國防、維護世界和平和國家安寧,對壯國威、振民心,增強中華民族的自豪感,提高綜合國力,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和促進力。 經過15年的拼搏奮斗,張慶偉成長為航天界的歷史上最年輕的掌門人。衛星發射的“疑難雜癥”,張慶偉治了不少;荊棘密布、前途未卜的風險場面,他更是歷經多多。他曾先后獲得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全國勞模稱號…… “上天攬月”實力說話 張慶偉向記者談起航天來如數家珍:我國航天領域在10月15日至11月15日一個月內,實現了“四星一船”成功飛天。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發射密度最大、發射次數最多、發射成功率最高的一個月。這表明我國航天技術日趨成熟,科研生產能力逐漸增強,系統工程管理日臻完善,中國航天目前正在制定登月計劃。談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未來,張慶偉躊躇滿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一家有著47年歷史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曾打造兩彈一星。現在已經是一家市場化的企業,集團銷售收入的三分之二來自市場,麾下已擁有五家上市公司,衛星和航空機電等技術的應用正在以40%到50%的速度增長。我的目標是建設國際一流的宇航公司。我預期,2005年集團整個銷售應該在1000億人民幣以上。” 談到對未來如何打算時,張慶偉直言不諱地表示:“不斷發展才是硬道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獲得成功之際,一項名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測計劃目前已正式啟動。這個計劃的第一步是要向40萬公里外的月球發射一顆繞月科學探測衛星,實現對月球的地形地貌的探測,然后還將實現機器人月球表面軟著陸和采樣返回。未來的打算就是讓中國人上天攬月,并努力在2020年建立中國的太空站。” 張慶偉意味深長地告訴記者:“這也是我后半生要做的具體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