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職場 > 關注東北 > 正文
 
東北振興遭遇人才困境:本地難留 外地難引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2月24日 07:17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記者董偉

  “如果東北固有的人才繼續流失,外面的人才又不能夠吸引過來,那么東北振興肯定會成為一句空話。”正在召開的遼寧省“兩會”上,有政協委員說。

  有人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比喻成一場新的遼沈戰役,而這場戰役勝敗的關鍵因素
是人。

  一位最早參與沈飛集團建設的葉姓老工程師告訴記者,1956年,他和其他100多名南航畢業生來到“荒寒”的東北,以圖“航空報國”。他們中大部分人來自廣東、上海、江浙一帶,剛來的時候不習慣吃窩窩頭加咸菜,組織上特別規定,給他們每人每月補貼5公斤大米。

  “5公斤大米就讓大家非常滿足,往后就實實在在地留在東北,一干就是40年。”葉老先生說。

  與葉老先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沈陽民營企業家,把自己的公司全都搬到北京和天津。“如果沈陽的投資環境和企業成長環境不改善的話,我是不會回去的。”他說。

  有評論說,這兩個人的選擇濃縮了兩個時代人們的行為方式,而它所暗含的問題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東北靠什么凝聚人心和“才”氣?

  從中央提出振興東北以來,東北各省在招人引才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優惠政策一條又一條,響亮口號一句又一句。

  在正提交給代表委員討論的《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遼寧省老工業基地振興規劃(草案)》中,關于建設人才強省的措施也格外搶眼———每年引進外省市優秀人才1.5萬人,實施海外留學人才回歸創業工程,每年引進高層次留學人員5000人次,引進國外專家7000人以上。

  遼寧省人事廳廳長趙國紅說,遼寧要健全人才配置和激勵機制,留住、用好各類人才,真正做到靠事業吸引人,靠待遇留住人,靠政策激勵人,靠情感溫暖人,激發各類人才的活力和創造力,為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最為有力的智力支持。

  趙國紅的說法帶著一種急迫,同時也列出了當前他們能想到的所有招攬人才的辦法。

  這也可以從遼寧最近對人事政策的調整中看出來:提高短缺人才的待遇,開辟引進人才“綠色通道”———到遼寧工作的海外留學人員和國內人才,可享受落戶、購房、辦照和子女入學等優惠政策;對特殊人才實行特殊工資,對作出貢獻的實行重獎,保證各類人才通過經營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得到應有的回報;對骨干人才或亟須的高層次人才采取提供住房、安家與科研費、工作用車、補充保險措施……

  顯然,遼寧的夢想就是通過這些措施,來構筑東北人才高地。

  不過,原遼寧省省長薄熙來看得很清楚,這個夢想雖然美麗,卻有個死穴:以當前東北的經濟發展狀況,不管怎么樣提高待遇薪酬,也無法與東南發達省市相比,孔雀東南飛是難以避免的。

  薄熙來當初設計的解決辦法是,利用當地充足的科技教育力量培養更多的人才,使之超過流失的數量,從而使一部分人留在當地。有意思的是,薄熙來此話說完不久,他本人也被調走了。

  與薄熙來的說法相印證的是遼寧省人事廳的一項統計:目前,遼寧全省人才總量為261萬人,列全國第四位;專業技術人員190.6萬人,列全國第六位;享受政府津貼專家7366人,列全國第四位。

  不過,有專家指出,相比其他省份,東北的人才總量從統計上也許還存在一些優勢,但其人才結構和發展態勢所具有的以下特點不容忽視:

  一是人才總量泡沫化。最主要的表現是,很多人才不在工作崗位上。東北人才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但是,一些國有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處于其中的人才也在下崗、待業。另外,東北是中國產業工人形態最為完備、人數最多的地方,而最新的統計顯示,遼寧技術工人的缺口已經達到50萬人。

  二是高素質的人才集中在機關和事業單位。有數據稱,專業技術人員74.31%在事業單位,只有25.69%在企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78.95%在事業單位,只有21.05%在企業;其中正高級職稱的人才96.9%在事業單位,僅有3.1%在企業。

  日前,遼寧省科協公布的公眾科學素養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單位負責人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僅為4.54%,列在離退休人員和商業及服務人員等之后。

  三是人才結構與經濟結構匹配性較差。文科性質的人才較多,企業家、工程師較少。理科人才中基礎性學科人才多,應用型人才較少。

  在2月21日沈陽春季大型招聘會上,應聘者不下萬人,而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沈陽中順汽車有限公司等企業,雖然斥高薪大舉攬才,但虛位以待的汽車設計師、汽車總布置設計工程師、產品開發工程師、工程管理工程師等崗位卻始終乏人問津。

  有人預測,在未來幾年內,與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密切相關的汽車、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與制藥、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裝備制造等10大領域,人才將面臨緊缺。

  從當地最近相繼出臺的人事政策看,各級政府已經認識到人才問題的迫切性。不過,正如沈陽市人才中心主任孟慶偉所說,東北要想人才茂盛,必須先創造一個適合人才存活生長的生態環境,而人才生態環境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本報沈陽2月23日電)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