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呂福明
2月1日,氣溫降至零下9攝氏度,這在青島是少有的低溫天氣。寒風中,沈陽路文化公園路段的馬路勞務市場依然人頭攢動。來這里找工作的民工人數很多,幾乎阻斷了交通。而相隔僅幾十米遠的青島市外來從業人員職業介紹中心,卻顯得有些冷清。
馬路市場留下用工隱患
記者在沈陽路馬路市場看到,來此找工作的多數是外地人。由于這里離長途車站較近,一些民工下車后便直奔馬路市場,行李便堆放在路邊。因為民工們身上帶的錢不多,他們急于尋找到新年后的第一份工作。
據記者觀察,來此招工的十有八九是餐館。招工者可就地花1元錢找人寫張簡單的招聘廣告,看好有意干活的民工,就約好到餐館看一下。月工資一般在400元至600元,包吃住。
一位面食店老板說:“此前我也在正規場所登了招工信息,可到現在也沒招到人。這幾天不好招,農民工剛回來身上還有點錢,還可以在用人單位間挑選一下。等到他們帶的錢花得差不多了,找個活干就算了。在這里招的人一般都干不長,有的農民工干幾天就不愿干了,而我們的活兒可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看得出來,店家在這里招的多是短工,雙方多不簽協議,這自然為今后農民工工資索賠留下了隱患。可為什么農民工還是愿意到馬路市場來找工作呢?
職介所重收費輕服務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職業介紹所重收費、輕服務的現象,直接導致了農民工對勞動部門辦的職介中心缺乏信任感。
一位東北籍農民工說,這幾天勞動部門幾乎天天帶車來宣傳動員,讓我們到正規的職業中介去找工作,勞動部門肯定不是騙人的,但職介所卻讓人不放心。有的職介所讓你交錢時說得挺好,當你不滿意介紹的工作回來再找他時,職介所就不耐煩了。一位來自濱州市沾化縣的小伙子說:“職介中心給人感覺不好,這個窗口那個窗口見了人就招手,像拉客的一樣。而且他們的收費也太高,像濱州、淄博等地都不收取求職者的費用,交錢的是用人單位。”
在許多農民工看來,政府辦的職介中心與馬路市場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一個收費一個不收費。因為對職介所來說,他們賺的就是介紹費。因為有了太多交錢而找不到工作的先例,更多的農民工自然就直奔馬路市場了。一位在馬路市場找工作的民工甚至說:“這不是黑市場,這叫自由市場!我們喜歡這兒。什么正規市場?全是騙人的,要交60元的介紹費,上百元的都有。說句心里話,只要是符合咱的利益,誰不想去!”
探訪職介所
2月2日,記者來到位于內蒙古路17號的青島市外來從業人員職業介紹中心。這里雖然沒有寒風,但一樓大廳內靠墻的幾排座椅上只坐著三三兩兩的求職者。告示欄上寫著,進場求職需辦理《求職登記證》,辦證工本費15元,并規定中介費最低50元;當工資收入600元以上時,職介所可以收取15%的中介費。
二樓并排有30家職介所,有的窗口顯得空蕩蕩的。記者被熱情招呼進一家職介所,一位男士介紹說:“我們這兒一次性收取服務費70元,可以提供就業面試機會。最多你可以面試4次,再不行保證退款。”據介紹,這家職介所每年要交給職介中心1.5萬元的場地使用費,職介所靠收取介紹費才能不虧本。2月1日,來這家職介所的人很多,他們共為20多人介紹了工作。
據記者了解,這里各個職介所收取的介紹費千差萬別。比如,介紹到海爾要收1000元,第一個月工資800元。要想到外資企業面試,有的要收到兩三千元。出門時,正碰到一位來自濟寧嘉祥的小伙子,他剛交了100元介紹費,拿到一個到海爾配件廠的面試機會。他苦笑著說:“太黑了!”(據新華社青島2月5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