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原罪是個偽命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27日 15:44 中國經營報 | ||||
目前,似乎人們對富裕階層的評價越來越有爭議。一些中國富豪成為“問題富豪”,要么一查他們的財富,就有些不青不白,有所謂的“原罪”問題;要么為富不仁,缺乏社會責任感;要么因攀附權貴而富,總之中國富人是難以取悅于公眾,那么中國到底有沒有陽光富豪? 關于原罪問題。我以為是個偽命題。所謂原罪,是《圣經》中所指示的,即人本來是 關于財富是否清白問題。我以為是一個惡法是否成為法,以及法是否能追溯既往的問題。在極度僵化的計劃經濟之下,幾乎民營企業家早期的第一桶金都有一些問題,但這樣的問題是錯綜復雜的,第一種問題是這些富豪當時的舉動是和計劃經濟下的種種惡法相背離的,或者說,連養幾只雞鴨都會成為資本主義尾巴時,任何早期起碼的資金積累都有違惡法。這是一些出道較早的富豪所具有的問題。第二種問題是,中國的社會經濟變遷過于急劇,許多商業活動在無法可依,在合法和違規之間的灰色區域進行,那么在法律法規逐漸建立起來后,現在的法律能否追溯既往的問題?第三種問題是,的確有相當一批富豪的財產來源,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都是骯臟的。但一棍子將民營企業家統統列入到問題富豪之列,實在有些言過其實。 關于富人是否為富不仁的問題。我以為是一個道德問題。在討論關于富人的問題時,一般只要指望他們合法經營、納稅和給付員工的工資福利就可以了,至于他們是否富而有仁心,不應是強求的事情,而要看這些富豪自己。拿歌星影星等等來和問題富豪相比,其中有多少是為富而仁的呢?當然如果能夠為富而仁,那么善莫大焉。 也許關于上述三個問題的闡述,不同的人會見仁見智,但至少消滅富人,并不是解除貧困的辦法。至少因有錢而有勢的社會,似乎不如因有權而有勢來得更為可惡。希望中國多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富豪,也希望這些富豪能夠回憶起當年的艱辛不易,不是以積斂財富或揮霍財富為樂趣,而是以實業回報社會為樂趣,希望未來中國,多一些陽光富豪。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