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京指標標準難尋 要回了錢丟了指標學生終受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14日 15:16 21世紀人才報 | ||
本報記者 范彧銘 北京報道 自本報第35期刊登《留京指標值萬元,北廣竟發“學生財”》一文后,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劉洋等學生現在境遇如何?北京廣播學院是否對自己的收費行為有了明確的說法?教育部門又是如何處理此事?記者對此事件進行了跟蹤采訪。 當記者撥通劉洋的電話表示要作后續報道時,出乎意料的,他再沒有先前報料時的熱情,更多的是無奈與不愿合作。“現在校方已經把1萬元錢退還給我們了,但是我們的留京指標也沒有了。”劉洋十分沮喪。如此一來,那就意味著北京廣播學院綜合排名在50%之后的學生都無法得到留京指標了,他們在北京就業的愿望不是泡湯了嗎?當記者提出疑問時,劉洋說:“我還好辦,我和那幾位披露此事的同學都簽了‘新科’公司,戶口檔案比較好解決,留在北京也有可能。但是另外幾個準備簽約事業單位的同學就慘了,沒有戶口檔案,留在北京是肯定不行了。” 如此看來,校方已經是在承認自己的錯誤,或許正因為他們無法自圓其說收費的事實,所以只能以退錢來堵住學生們的嘴巴。之后,他們又以“公正嚴明”的姿態出現,將所有綜合排名在50%之后的學生攔在了北京城的門外。 事件曝光后,校方由始至終都做得很“得體”。犯了錯誤就及時改正,亂收了錢財就及時退回,制度擺在了臺面上——誰在規定的50%以內,誰就有資格留下,否則,請你走人。 表面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可我們的心隱隱作痛。從頭到尾,不論學校怎樣做,受害的始終是學生。 留京指標標準難尋 回過頭來,事件的導火索就是留京指標。然而,記者經多方采訪發現,這個敏感的話題,其具體衡量標準既沒有量化,也沒有具體的條款闡述,這使得各個學校的政策標準千差萬別。也就是說,即使學生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為自己辯護。 當記者就此問題采訪北京市教委學生處陳處長時,他說:“當然有。現在省會以上的城市都要限定本科生留在在讀城市的指標,更何況北京。關于留京指標,每個學校都有一定的比率,但是名額可能會有些變動,因為會出現出國、考研等情況。但是一般來說,我們都是按德、智、體、美、勞多方面標準來評優秀學生,然后將之留下來的。”當記者追問“德、智、體、美、勞”具體如何量化時,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留京指標到底標準如何?校方又掌握了多少留京指標的決定權?如果留京指標有了明確的標準,作為學校是否能夠堅決執行?作為教委,他們又靠什么來監管學校的行為?顯然這些問題還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 北廣不是亂收費? 對于事件一方的北京廣播學院,其行為是否屬于亂收費?陳處長是這樣回答記者的:“關于北廣的問題,我們還沒有深入調查,所以現在還沒辦法進一步評判。如果你問我指標可不可以出賣,我當然說那是亂收費。但是我們必須對‘北廣問題’調查之后才能定性,否則我沒辦法評定此事。”陳處長還告訴記者:“雖然不排除有些學校搞小動作,但是公司自愿捐助是可以的,捐助的錢學校是可以收的。”顯然,他對學生們的說辭持保留態度,并未完全相信。如果真是如此,或許北廣退了學生的錢,就與“亂收費”劃清界線了。更有甚者,也許這件事從此略去不提。 但是,作為事件另一方的學生們,他們怎么辦?“難道當初我們不應該為這個‘亂收費’上訴?難道為了‘留京指標’,我們就應該忍氣吞聲交上那1萬元錢?”劉洋的聲音久久在記者耳邊回旋。北廣50%的留京指標政策以公平、公開的姿態擺在那里,但這樣的公平、公正學生們無法接受。他們仍然是最終的受害者,學生的利益究竟誰來維護? 免費注冊上網開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