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消費”數額驚人 怎樣降低求職成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11日 11:05 中國經濟時報 | ||
尹衛國 從報上讀到,2002年大學生求職費用總共花了10億人民幣。去年全國高校畢業生145萬,除一除人均費用高達6800多元,著實驚人。而一些大城市的求職成本則遠遠高于這個平均數。教育專家戲稱這是“畢業消費”,而商家則稱之為“畢業經濟”。 “畢業消費”究竟消費些啥呢?主要用于形象包裝、請客送禮等。據說,如今畢業求職通常要過三道“坎”,一是自我包裝,男生要包裝得彬彬有禮,具有紳士風度。女生要打扮得高雅靚麗、溫柔多情,許多女大學生還花大價錢拍攝寫真集作為求職的“敲門磚”。這里里外外、從頭到腳的一身“行頭”都是靠人民幣“裝飾”的,假如不包裝,一副寒嗆相,即便你的能耐再大,用人單位也很難看得上;二是請吃請喝。離校前,同窗數年的同學相互請吃,天天杯盤狼藉,頓頓酒足飯飽。你若不愿掏錢請客,就會被別人視為小氣,自己也覺得低人三分;三是打點送禮。如今就業形勢嚴峻,找個好工作不易,無論是通過關系就業的,還是憑本事應聘的,都得給自己提供幫助的人送錢送禮,表示一下。 這三道“坎”成了求職就業的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似乎也成了一種“時尚”,大學生幾乎人人難于“脫俗”。然而,居高不下的求職成本卻給許多家庭增加了經濟負擔,也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滋生和助長著求職中的腐敗,同時造成大學生應該享有的平等的就業權變成實際上的不平等,有錢有關系的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貧困家庭子女找工作則非常艱難。 求職成本迅速攀升主要源于:需要就業的大學生太多,而被大學生視為理想的崗位太少,滿足不了需求。今年高校畢業生比去年又增加67萬,總數達到212.2萬人,就業形勢無疑更加嚴峻。供需矛盾突出,就業競爭加劇,極有可能拉動求職成本的再次攀升,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警覺。 過高的求職成本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家長們對此反映強烈,筆者以為降一降求職成本非常必要,也是完全可能的。如何降?關鍵是要端正就業市場的風氣,崇尚節儉的求職觀,摒棄過度包裝的奢侈風。求職就是找工作,不是相親找對象,適當的包裝未嘗不可,但不可過度。用人單位首先應該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真才實學,千萬不能只看外表以貌取人,因為華麗的包裝只是“曇花一現”,你招聘的是人才而不是花瓶。大學生則應該用才智和能力去應聘,而不是靠包裝去取悅對方,因為真才實學才是你的立足之本,是你干事業出成果的資本。同時,學校要加強對畢業生的教育,杜絕離校時大吃大喝,鋪張浪費。有關部門要強化對求職市場不正之風或腐敗的監督查處。如此“三管齊下”,我相信求職成本一定能降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