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什么可以使財富十年裂變逾一萬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11日 10:40 中國經濟時報 | ||
“就36歲的郭廣昌而言,即使和你肩并肩走在大街上,也分不出個你我”,一位在某證券公司謀事的朋友談起復星系的郭廣昌,多少帶有幾許嫉妒和羨慕。 出生于1967年的郭廣昌,浙江東陽人,1989年畢業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現系上海復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其創辦和領導的上海復星實業有限公司是上海現代生物醫藥領域首家民營上市企業,其市值已超過40億元人民幣。復旦實業的控股股東——上海復星高科 1992年以10萬元起家的廣信演變成今天的復星,已經發展成為一只企業恐龍。據說起家時僅10萬元左右,而且還是和別人合伙的。那么,財富是如何裂變的?業界比較認可的話是,“郭廣昌,可算是中國資本市場上真正的機會主義者”——即潛伏深淵,靜待時機者也,要么不出,出則一劍封喉,一刀斷魂。 1992年,畢業后留校做學生工作的郭,因為利用學校的信封寄送其私人搞的市場調查問卷,受到學校批評,郭是否因此一氣下海。 次年所創公司“小試牛刀”,賺到了第一個100萬元。 在之后的幾年里,他認識到,民營企業發展必須以高科技為內涵,現代醫藥是下一世紀國際競爭的制高點,而高科技的重要主攻方向是生物工程,他最終確定了以基因工程為主體的現代生物醫藥這一含量極高但風險很大的高科技產業方向。郭廣昌決定將公司最初積累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基因工程檢測產品的開發上。 1993年,廣信更名復星,復星“五劍客”中的汪群斌、談劍、范偉也在這時陸續加入。后來搞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為復星賺到了第一個1億元,時為1995年。 1998年,改制后的復星實業上市,一次即募集資金3.5億元。郭由此認識到資本市場魅力無窮,開始思索如何將產業與資本對接。 收購豫園商城可以看作是復星借用資本鏈條進行產業擴張的一個典型。2001年8月,復星集團與豫園商城第一大股東上海豫園旅游服務公司草簽股權轉讓、托管協議,11月22日該協議中止。6天之后,即2001年11月28日,剛剛成立不到一個月的復星投資與豫園商城簽署了控股權轉讓托管協議,轉讓價為3.8元/股,轉讓總金額為2.34億元,復星投資成為豫園商城新的第一大股東,持有豫園商城6166萬股,占總股本的13.25%。豫園商城雖是上海的老商業股,但在兩年前已涉足生物醫藥領域,并擁有上海童涵春制藥廠53.33%的股權。通過收購豫園商城,復星投資間接控制了童涵春。總資產6億元的復星投資似乎是專為此次收購而成立。在復星,這是收購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復星副總梁信軍表示,在復星集團,公司往往就是一種手段,是一個項目投資的工具。 郭以幾乎如出一轍的手法運作了對友誼股份600827的收購:先和友誼股份大股東友誼集團出資4億元合組上海友誼復星控股有限公司,友誼集團占新公司的52%,復星集團占48%,隨后,友誼復星與友誼集團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受讓友誼集團部分股份,占總股本的29.98%,友誼復星成為友誼股份第一大股東。友誼股份持有上海聯華超市51%股權,友誼復星也就順理成章成為聯華超市的股東,2001年,復星集團將友誼復星股份轉讓給復星實業,復星實業遂成為友誼股份第一大股東,對友誼股份運作至此宣告完成。與對豫園商城的運作一樣,同樣達到了一石二鳥的目的。 復星產業擴張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精巧的資本運作。復星做產業擴張有一個特點,即能買的不租,能租的不建。復星現有20多家藥廠,只有一家是由復星自己投資建設的,其余均為合資擁有。這樣做的好處是,兼并成本不高,卻能產生很大的協同作用。復星做產業擴張還有另一個特點,即看上的企業一定要有行業領先的位置,同時有一支合適的管理團隊,否則,復星就會堅決退出。復星旗下曾有一家中藥廠,注冊資本金600萬,復星占60%,每年稅后利潤300多萬,連續5年都在分紅,但復星還是力圖提高它的銷售額,5年換了三任總經理,教授、賣藥大王、跨國公司的營銷總監都有,始終未能奏效,復星就將它賣給了一個做保健品的企業。 2002年,郭廣昌將視線更多地收回到了上海,因為上海的機會來了:從醫藥制造介入醫藥流通;從介入報刊發行,到加大媒體投資;從最早做房地產銷售策劃,到在上海房地產上獲得豐收;從進駐聯華超市,到打進豫園商圈……復星已經越來越接近上海國有機構控制的一些核心和壟斷性業務。 復星現已擁有復星實業、豫園商城、天藥股份、羚銳制藥和友誼股份5家相互關聯的上市公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復星系”,但即便是一些股市老炒家,談起復星系,至今仍會有些驚愕的感覺,“有這樣一個系嗎?”這是郭的高明之處。郭做資本運作,從來不像仰氏的華晨一樣,張海們的凱地一樣,事情還沒做就制造出萬般動靜,最終因為動靜過大,導致萬眾矚目,輿論嘩然,從而成為監管部門的重要目標。 (姜業慶整理)
|